星二代是娛樂圈的幸運兒,靠着父母打下的江山,一出道起點就比别人高。
靠着人情關系,他們輕而易舉就能進入不錯的劇組。有演技的還好,沒演技的簡直是人間災難。
比如老牌演員嶽紅的女兒嶽以恩,在《急診科醫生》裡面飾演一位歸國醫療志願者,樣貌一般,擠眉弄眼、強行表演,滿屏尴尬。

比如闫妮的女兒鄒元清,在《演員請就位》舞台上,飾演《最好的我們》中的耿耿,面對七年未見的初戀,她臉上沒有一絲情緒表達,陳凱歌總結為“讓人無動于衷的表演”。
性格和容貌會遺傳,唯獨演技不遺傳。靠着與生俱來的資源,在演藝圈橫行,成了扶不起的阿鬥,丢的是父母的臉。
當然星二代并非都一無是處,有一小部分刻苦努力、天賦異禀,在演藝圈靠自己的能力占據了一席之地,比如董子健,楊玏,郭麒麟等。
這篇文章愈姑娘就重點來分析這些星二代實力派演員的演技,看看董子健的痘痘,楊玏的眼淚,扯下了多少娛樂圈“星二代”的遮羞布。
第一位:董子健——平平無奇的臉足以刻畫許多故事
父親:動作演員董志華
母親:内娛第一經紀人王京花
代表作:《青春派》《山河故人》《大江大河》
從外形上看,董子健完全稱不上是帥哥,身高一般,五官一般,但恰恰是這種“一般”讓他如同一張白紙,可以描繪上任何顔色。
大多數好的演員都不是特别好看的,太好看的演員,容易讓人關注到他的外表,進而忽略了角色。
董子健長得一般,但是有記憶點的,他臉上那顆痣,讓人聚焦在他面部,小而深邃的眼睛又常常直擊人心。
在鏡頭面前,董子健靈氣十足,舒展、自如、接地氣,這是一個演員的天賦。
2013年,20歲的董子健,在青春片的浪潮中,乘着《青春派》的風出道。
他飾演男主角“居然”,一個聯考失利表白失敗的高三生,為了追逐愛情而複讀。
董子健的長相自帶少年感,穿上校服,扮演高三生毫無違和感。
看得出,他在裡面是全素顔出演,臉上的痘痘和毛孔,呼之欲出,格外真實。
鏡頭一開始就是居然摔斷尾椎骨躺在醫院治療,滿頭大汗,青筋暴起,滿目猙獰,死抓床單,每一個細節都将“疼痛感”拉滿。
聯考落榜後,居然在複讀班又遇到了之前的班主任,面對老師的指責他的早戀過往,倔強的他滿臉寫着不服氣,即使表面上認輸,眼神裡也散發着堅毅的光芒。
和秦海璐、詠梅等實力派演員對戲,初出茅廬的董子健也能接得住,他的表演自然無痕迹,仿佛就如我們青春時期班上某個叛逆又努力的高中生。
在《山河故人》裡面,董子健又變成缺失母愛的張到樂,父母的離婚讓他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他變得放蕩不羁,與這個世界疏離又陌生。
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莫過于董子健和張艾嘉上演的“忘年戀”,當Mia問起張到樂母親時,張到樂先是掩飾,當回憶湧入腦海時,一滴淚落下,緩緩說出一句話“我沒見過她”,這一瞬間,他哭得像個孩子。
董子健和張艾嘉相差40歲,毫無CP感,但董子健用老道的演技,将角色對愛的渴望展現出來,那種平靜外表下的孤獨格外動人。
到了《大江大河》,董子健飾演的楊巡更具感染力,一個苦出身的農村孩子,渴望用雙手改變命運。他卑微、渺小的身體裡,有着大大的力量,這種力量是從他眼睛裡傳遞出來的。
楊巡想靠一張嘴和雷東寶進八千捆電線,這是一筆不對等的買賣,但為了賺錢,他抱着試試的心态找到雷東寶。在酒桌上一段簡單的對話,楊巡忐忑不安的内心活動全寫在肢體語言上了。
和平日裡的迎合假笑不同,這一次,他雖然嘴巴上說着寒暄的話語,但僵硬的臉部肌肉、無處安放的雙手,都在透露着他内心的緊張。
當雷東寶表示出和楊巡的某些想法相同時,他立刻舒展開了,内心深深的松了一口氣。
有了前面的談話基礎,楊巡提出先給貨的要求,這時候他試探不安的情緒重新湧現。
雷東寶識破楊巡的目的後,眨眼、加快語速、眼神飄忽,處處都寫着心虛。
董子健在诠釋角色時是有層次感的,人物的每一個心理活動,他都用細節展示出來。
從《青春派》到《大江大河》,不到10年的曆練,董子健完成了稚嫩到成熟的蛻變。
他的演技與其說是專業技巧,不如說是渾然天成。
一張平平無奇的臉,遠離了聚光燈和人群,在故事裡綻放着最大的光芒。把他放在充滿煙火氣的人間,總能有扣人心弦的故事。
賈樟柯曾稱贊董子健:“不多見的,在鏡頭前非常自由、自在的演員,毫無拘束感,有與生俱來掩蓋不住的潛質和天賦。”
第二位:王骁——甘當綠葉,鋒芒畢露
父親:舞蹈劇導演王群
母親:金雞影後王馥荔
代表作:《巡回檢察組》《流金歲月》《我們的婚姻》
王骁走演員這條路,母親王馥荔是不同意的,奈何他在加拿大學了6年動畫,還是決定回國進入演藝圈。
王骁出道的時候,已經27歲了,大多數演員到這個年齡都在圈内摸爬滾打好幾年了。
非科班出身,沒有漂亮的履曆,一切隻能從頭開始。在最初的六七年,王骁沒有姓名,隻是跑龍套。
2012年,有了一定曆練後,他簽了楊幂的公司,成為嘉行傳媒的黃金配角。不過像《盛夏晚晴天》《三生三世枕上書》這樣的流量劇,并不足以讓王骁施展演技。
直到最近兩三年,在一些熱播劇裡看到王骁的身影,大家才突然發現這個星二代的實力。
王骁的長相很有記憶點,單眼皮小眼睛,帶有棱角的面部輪廓,整體偏“鈍感”,塑造角色可以多樣性。
董子健是天賦型演員,王骁不是,他是屬于勤能補拙的類型,出道十幾年,一直遊離在各種配角中,不管什麼角色,他都紮紮實實的完成。
在《巡回檢察組》裡面,王骁飾演飽受生活摧殘的沈廣順,面對“弟弟殺死自己女兒”的事實,他内心憤懑又糾結,一邊要安撫母親,一邊要直面殘酷現實。
沈廣順是複雜的,他有着沉默暴躁的極端個性,又有着作為兒子的溫情和隐忍。
王骁外形,天生适合這類粗粝的角色,那雙透着光的小眼睛在傳遞緊張、恐懼、糾結的情緒時十分到位。
那場“為了保守秘密不惜咬舌”的戲,王骁隻露出一隻眼睛,觀衆能讀到沈廣順被逼上絕路的無奈和決絕。
在《今生有你》裡面,王骁也飾演了一個類似的角色——孫志軍,暴躁野蠻和窩囊可恨的人格特質都寫在嘴角和眼睛裡。
隻要王骁站在那裡,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小動作,整個人物就立住了。
在《流金歲月》裡,王骁完全颠覆了“暴躁老哥”的形象,他變成了朱鎖鎖的暖心上司楊柯。
一個非帥哥演員,如何演一個受大家喜歡的角色,王骁給出了答案。
溫柔堅定的眼神,配上緩緩道出的台詞,帶上一點幽默感,讓說教變得有趣起來。
王骁沒有接受過正統的演員教育訓練,但是他的台詞功底一流,字正腔圓,中氣十足,在闡述大段台詞時格外有感染力。
不管正派還是反派,抑或是底層人物、社會精英,王骁是一人千面的。
前段時間的熱播的《我們的婚姻》,王骁的表演依然出彩。
他飾演的霍連凱是一位海歸精英,學曆高,資曆高,能力一般,不婚主義,有些懦弱,有些八卦。
王骁的表演很克制,但在細節上處理得恰到好處,讓整個表演變得豐滿了起來。
有一場戲,霍連凱和黎小田發生關系後,霍連凱再次找到黎小田,準備把這件事翻篇,他和往常一樣給黎小田做飯,但黎小田說自己有心儀的相親對象了,讓他别再來了。
霍連凱臉上露出一絲尴尬和心碎,但還是假裝鎮定,轉過身去後,他輕輕的歎了一口氣,臉上瞬間出現落寞的情緒。
整個情緒轉變,十分符合霍連凱糾結、死要面子的人設。
這部戲有白百何、佟大為這樣口碑不錯的演員,但王骁自帶鋒芒,不會被觀衆忽視。
如今王骁已經年過四十,沒有迎來中年危機,倒是戲路越來越寬。
出道這麼多年,他一直在配角的位置上,但他是最亮眼的綠葉,沒有小角色,隻有小演員。
要知道,戲份不多的角色往往更考驗演員,因為人物的前因後果沒有交代,需要演員用細節增加角色的厚度。
王骁做到了,把配角熬成精,他是當之無愧的好演員。
第三位:張若昀——漸入佳境,未來可期
父親:内地出品人、制片人張健
繼母:影視女演員劉蓓
代表作:《法醫秦明》《麻雀》《慶餘年》
張若昀的長相在娛樂圈極具辨識度,臉型小,線條流暢,上鏡自帶優越感。眼距近,三角眼,下搭的眼皮,有種喪而不悲的感覺。鼻子立體感強,弧度好看,正臉精緻,側臉貴氣。
嘴巴小,嘴唇厚,向下的嘴角和眼睛形成呼應,流露出一種無辜感。
這樣一張臉放在鏡頭裡面,初看不驚豔,但是很耐看,也可随意雕琢,呈現出不同味道。
張若昀16歲就出道了,一直在偶像劇、民國劇、革命劇中來回穿梭。
10年曆練,4年科班學習,讓張若昀演技“漸入佳境”,在2016年一觸即發。
那一年,張若昀有兩部劇熱播,分别是《法醫秦明》和《麻雀》,一部是刑偵劇,一部是諜戰劇。
在《法醫秦明》裡面,張若昀飾演的秦明,邏輯能力強,經驗豐富,個性内斂,天生自帶一種傲嬌感。
想要表演出這種霸道又複雜的人設,十分考驗演員的“聲台形表”基本功。
在外形上,西裝筆挺,一絲不苟的發型,配上張若昀高挑幹練的身形,氣場逼人。
在聲音上,張若昀用的是自己的聲音,語速适中,音調低,用語氣表達情緒,這種低沉的聲音,豐滿了人物性格。
在表演上,有觀衆吐槽張若昀“面癱”,其實這是人物設定,一個嚴肅的法醫必然不會流露出太懂表情,是以要呈現角色的層次感隻能靠語氣和眼睛。
他的眼睛裡是有戲的,面對下屬的遲到,他眼睛裡寫着不耐煩和嫌棄,這是符合秦明做事嚴謹風格的。
在《麻雀》裡面,張若昀是潛伏在76号的卧底,特殊身份注定他無法和普通人一樣表達情感,他内心強大,遇事坦然,但夫妻是他唯一的軟肋。計劃失敗後,他和夫妻告别臉上是決絕,眼裡是不舍。
被活埋的時候,他有一種“視死如歸”的大氣,那是對世界的絕望,對死亡的從容。
這兩個内斂、克制、深沉的角色,奠定了張若昀的實力派演員之路。
到了《慶餘年》,張若昀完全把範閑演活了。範閑是多面的,既世俗又天真,既心機又可愛,亦正亦邪,張若昀诠釋得很生動。
郭保坤借題發揮,請奏慶帝将範閑革去功名,逐出京都,範閑一聽,先是笑了一聲,擺明看穿了小人心計。
緊接着範閑不緊不慢地反問,語氣中是輕快和不屑,臉上是無奈和嘲諷。
面對郭少的狡辯,範閑立刻變得嚴肅起來,語氣嚴厲,表情凝重,勢必将真相辯個水落石出。
這種“快速變臉”的演繹,需要演員深入體會角色,才能展現出層次感。
和陳道明這樣的老戲骨對比,張若昀自然還有不足,但是在同年齡段的演員中,他的實力和天賦不容小觑。
當許多演員輾轉綜藝收割流量時,張若昀沒有過度曝光和消耗自己,他低調沉穩,默默修煉,将來定能成大器。
第四位:楊玏——穩紮穩打,循序漸進
父親:國家一級演員楊立新
代表作:《匆匆那年》《小丈夫》《三十而已》
楊玏完美繼承了楊立新的長相,濃密的眉毛,清晰的棱角線,溫潤如玉,全身散發着天然的陽光氣質和親和力。
這樣的楊玏注定很有觀衆緣,弊端是在角色塑造上有局限性,若沒遇到好劇本,容易被埋沒。
不過楊玏注定能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他從小就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氛圍中成長,徐帆、宋丹丹、濮存昕等老演員都是看着他長大的。
在藝術的耳濡目染下,楊玏從高中就決定要走演藝之路,為了精進自己的專業知識,他先進入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戲劇系學習,之後,他轉到杜克大學戲劇系進修。
楊玏的表演自然,不亮眼,但細細品味,自有一番功底。
2015年,在劇版《緻青春》裡面,楊玏飾演男主角陳孝正,這個人物複雜多變,因為貧寒的家境和母親施加的壓力,讓他性格變得孤僻冷清,自卑敏感。
在愛情裡,陳孝正總是被動、隐忍,明明那麼渴望愛,卻像刺猬一樣把對方推開。
楊玏版的陳孝正,比趙又廷版本的多了一些煙火氣,陰冷的外表下湧動着溫情和驕傲。
那種“土帥”“老實”的感覺,往往讓人心生愛憐。
比如鄭微動了陳孝正的東西,陳孝正一氣之下推了她一下,面對鄭微的指責,他臉上的委屈大于怒氣。
這個處理的高明之處在于,展現出了陳孝正對自己心愛之物的愛憐,和内心的執着。
在《小丈夫》裡面,楊玏是“魔王少年”,性格開朗陽光,面對比自己大9歲的姚瀾,他義無反顧,窮追不舍。
追愛過程中,陸小貝時不時的小表情,格外有代入感。
比如陸小貝給姚瀾過生日,姚瀾還未答應他的追求,但是兩人在片刻的舞步中,陸小貝心裡很甜,瞥一邊的目光裡寫着得意二字。
俞飛鴻在這部劇裡有些端着,但楊玏卻顯得輕松自如了許多。
面對鏡頭能足夠打開自己,毫無顧忌地走入角色,這也是演員的天賦。
到了2020年的爆款劇《三十而已》中,楊玏的演技成熟了很多。
他飾演的陳嶼前後反差很大,最開始是典型的“直男”,看不見妻子的需求,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沉默寡言,但内心柔軟;到後面和鐘曉芹離婚後,他逐漸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開啟了“追妻”模式。
這種反差很大的角色,在表演上最考驗演員表演的自然和克制,轉變太大讓人物失真,轉變太小又不符合人設,要恰到好處的拿捏才能讓觀衆信服。
鐘曉芹痛失孩子後,顧佳上門安慰,聽着老婆的哭泣,在書房的陳嶼眼眶濕潤了,但很快就把情緒收了回去。雲淡風輕之間,将一個已婚男人的克制和心酸展現了出來。
鐘曉芹失望透頂過後,提出了離婚,看着她摔門而去,陳嶼極力克制情緒,眼淚劃過臉龐,急促的呼吸,看得出他對剛剛的争吵有了内疚,對鐘曉芹提離婚感到不可思議,他還在細細思考所發生的一切。
離婚後,看到鐘曉陽送鐘曉芹回來,陳嶼心裡不是滋味,他試探鐘曉芹時,眼睛盯着地闆,面部肌肉緊張,嘴角微動,都是對鐘曉芹的不舍和愛意。
出道10年,楊玏的存在感不強,或許是和自身不争不搶的個性有關,但在演員這條路上,他卻保持着熱忱。
不過他發展路上最大的絆腳石莫過于角色單一性,不斷演同一類型的角色,容易臉譜化刻闆化。
希望未來的楊玏能拓寬戲路,走出舒适區,诠釋更多類型的角色。
第五位:曾國祥——“竭盡全力證明我不靠我爸“
父親:影視圈大佬曾志偉
代表作:《戀人絮語》《七月與安生》《少年的你》
在曾志偉的影響下,曾國祥從小就有電影夢,不過他的夢是想當導演。
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畢業後,曾志偉就把他安排進了陳可辛的電影公司,雖然是“關系戶”,但是該幹的活一點都沒少。
從最簡單的場記開始做起,他在片場負責記錄拍攝内容和拍攝時長,還得觀察鏡頭會不會穿幫。
隻是當幕後還無法觸及電影最核心的部位,于是曾國祥成了配角,在《夢工場》《飛虎出征》《老笠》等影片中跑龍套。
在片場摸爬滾打近10年後,曾國祥終于拍出了第一部電影《戀人絮語》,他請來陳奕迅、林嘉欣、範曉萱等人講述了五對男女之間糾纏不清的愛情故事。
這個劇本是曾國祥和尹志文一起寫的,兩人籌劃了好幾年,在資金上摸石頭過河,才有了最終成片。
首次執導,曾國祥就獲得了金馬獎提名,但在拍攝手法和故事叙述中還是稍顯稚嫩。
6年後,曾國祥攜《七月與安生》再度亮相,在泛濫成災的清楚片中,打出了一幅王炸。
曾國祥劍走偏鋒,弱化了青春電影的狗血橋段,将目光聚焦在女生與女生之間的情感。
整部電影欲說還休的暧昧氣息,将人物的情感宣洩到極緻。
和原著相比,熒幕上的内容豐富了細節,加上唯美的畫面感,刻畫出了女性情感的拉扯和牽絆。
這部電影把周冬雨和馬思純送上了影後寶座,“第11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年度新銳影人獎。
在男性導演中,曾國祥顯得尤為細膩,尤其是在女性主義色彩的刻畫上,他顯得格外老成,又不走尋常路。
2019年上映的《少年的你》,讓曾國祥又一次驚豔了大衆。
和以往展現“校園暴力”的電影不同,曾國祥聚焦在社會和少年、成人和少年之間的思考和互動。
超過15億的票房,引發了現象級的讨論,讓“校園暴力”事件不再是個人問題,而是社會問題。
曾國祥在接受芭莎電影采訪中提到:
“希望一些人的想法和價值觀可以在觀看過電影之後有一點小小的改變,至少不會覺得别人的命運與自己完全無關,不會對他人受到的傷害保持漠然。有時候我們在别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手扶一把,這個世界就會稍微好一點了。”
顯然,曾國祥的格局、視野很大,他将兩個少年的命運延伸到整個社會的議題,這是具有曆史意義的。
在拍攝手法上,曾國祥仍然細緻入微,如鮮血一般的紅墨水、破亂的小屋、陰冷的色調,都在将故事緩緩道來。
每一個布局,每一個道具,都發人深省,豐滿人物。
《少年的你》比《七月與安生》還要成功,拿到了金像獎、百花獎、金雞獎。
這一年曾國祥40歲,他用20年的努力,擺脫星二代的光環,證明自己是誰,而不是誰的兒子。
總結
這5位星二代,都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不拼爹的人生。
他們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漫長歲月中,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了。
演員這條路,在外人看來很光鮮,但是在鏡頭面前,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和露怯。
很多人吐槽娛樂圈的星二代,認為他們才不配位,歸根到底還是缺乏沉澱的耐心和毅力。
從董子健到曾國祥,他們走出了一條讓人心服口服的星二代之路,沒有摳圖,沒有敷衍,隻有竭盡全力和低調務實。
希望娛樂圈能多一些這樣的好演員,讓整個演繹生态得到良性發展。
(全文完)
【愈姑娘】記錄娛樂圈的風雲驟變,感謝大家的點贊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