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汽車團隊解散,8年造車夢碎了一地,為啥這車這麼難?

文/王俊良

蘋果汽車,好像又要涼了。 最近,著名分析師郭明錤爆料,“蘋果汽車項目團隊,早就解散了!”即便蘋果現在就立刻組建團隊,并且一切順利的話,最快也要2025年才能量産。

算起來從 2014 年傳出蘋果立項造車至今,已經八年了。八年前,中國還沒有造車新勢力,八年前,馬斯克還是汽車行業的無名之輩,但是現在,特斯拉年銷量已經逼近百萬台,蔚來、小鵬這樣的中國新造車已經逼近了年銷十萬台,而蘋果汽車八年後,傳出的卻是團隊解散的消息。蘋果造車究竟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它的車遲遲造不出來?

蘋果汽車團隊解散,8年造車夢碎了一地,為啥這車這麼難?

在我看來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蘋果太想給大家一個“驚喜”了。

蘋果手機啊,确實很有震撼力,每次釋出會幾乎都能轟動業界。于是在造車上,蘋果也希望能推出一台“跨時代的車”。是以我們看到2014年蘋果立項的時候,對這款車的預期是非常高的,據說要造的車不僅沒有方向盤,也沒有油門踏闆,完全不需要使用者幹預就能駕駛。不僅要“更好的硬體、軟體和服務整合”,而且要定位“高端”,“明顯優于普通電動車”。

對于蘋果來說,如果拿不出颠覆式創新的産品,如果不能引領行業,那便意味着失敗。

可問題是,颠覆式創新這個詞,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在蘋果身上見到過了。不客氣地講,今天的蘋果小創新不斷,但颠覆式的産品幾乎沒有。庫克是一個優秀的商人,但絕不是天馬行空的産品經理。他能否帶領團隊将一個跨時代的産品從零到一地做出來呢?這裡就要打一個問号。

蘋果汽車團隊解散,8年造車夢碎了一地,為啥這車這麼難?

而蘋果面臨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在供應商的尋找上,一直困難重重。對于蘋果來說,它一直希望把它在手機領域的研發生産模式複制給汽車,自己全權把控技術,将生産交給代工方。但這個“代工方”的尋找一直不那麼順利。

到目前為止,蘋果至少與寶馬、戴姆勒、豐田、大衆、現代等6家汽車廠商展開過談判,但是這些汽車廠商無一例外都拒絕了合作。可能是他們不甘心淪為蘋果的代工廠。

而另一邊呢,老牌的供應商卻是熱臉相迎。就比如富士康,去年,富士康一口氣釋出了三款電動車,今年年初又與吉利成立合資公司代工整車和零部件,公司還表示自己正在美國和墨西哥尋址建廠,并計劃 2023 年在北美生産電動車,這個意思就很明顯了,你看看我呀,我也可以生産汽車。和富士康同樣想法的還有立訊精密,它同樣是蘋果在中國數一數二的供應商。上個月,立訊與奇瑞建立合資公司,正式進軍造車,并且自稱有輸出産品設計和研發的能力。

蘋果汽車團隊解散,8年造車夢碎了一地,為啥這車這麼難?

可問題是在造車這件事上,富士康和立訊精密都是行業新人,雖然在汽車供應領域都早有涉獵,但在整車制造層面經驗匮乏,而蘋果需要的則是像現代一樣的傳統廠商。

目前來看,蘋果在找代工夥伴方面的表現,就和一個大齡剩女一樣。願意給蘋果代工的吧,蘋果看不上;蘋果心儀的大廠,又看不上它。

當然了,除了這兩點,蘋果在項目本身上也存在問題,具體表現就是研發方向不确定,目标反複橫跳。2014年,“泰坦”計劃剛剛公布的時候,第一任負責人也就是蘋果産品設計副總裁,希望開發一款有進階輔助駕駛功能的汽車。但是蘋果首席設計師不同意,他希望打造一個全自動駕駛平台。甚至公開放話,蘋果要搞車,就得沒有方向盤。

這其實是兩條路線之争,一個重軟體,一個則是蘋果擅長的軟硬結合,或者說,一個是要做自動駕駛軟體公司,另一個要做車企。兩個人吵來吵去,2016年兩個人就都離開了,蘋果又派了一個退休的前高管來負責項目,他的方向也是走軟體開發這條路,可問題是不到兩年,他又離開了,主導Model 3量産的前特斯拉進階工程副總裁,又成為負責人。于是,蘋果又回到了整車制造的路線。此後蘋果又換過好幾個負責人,方向也一直在變來變去,明顯影響項目進展。

蘋果汽車團隊解散,8年造車夢碎了一地,為啥這車這麼難?

目前看來,蘋果汽車的面世還遙遙無期,要知道新能源汽車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稍微慢一點都會被追上,連PPT造車的賈躍亭都搞了台像模像樣的FF91,而有錢又有技術的蘋果卻連個車殼子都沒造出來。喜歡憋大招的蘋果,這次是否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