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媽媽不越位,爸爸不缺位,孩子不錯位

作者 | 喬智大叔

來源 | 喬智大叔(ID:qiaozhi-dashu)

曾有人問我

什麼是好的家庭教育

我認為

好的家庭教育

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在一個家庭中

媽媽學會放手,不越位

爸爸悉心陪伴,不缺位

孩子順應規律,不錯位

一家人各就其位

教育才會事半功倍

1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媽媽不越位,爸爸不缺位,孩子不錯位

知乎上有一位媽媽

為了支援孩子的興趣

為了讓孩子勇敢地獨立面對未來

她不僅陪伴孩子挑戰了單闆滑雪

還開始刻苦訓練跑步

在首次馬拉松比賽的起跑線上

這位媽媽賽出了自己最出色的成績

她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

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

而是敢于迎難而上

在媽媽的言傳身教下

兒子漸漸變得勇敢

也勇于面對失敗

最後順利渡過了中考

愛不是亦步亦趨

不是緊抓不放

更不是一味的說教

愛是學會放手

是撤掉溫室的保護

是做好榜樣

是和TA一起大步朝前走

2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媽媽不越位,爸爸不缺位,孩子不錯位

前段時間

一則“爸爸接送日”的話題

沖上了熱搜

武漢的多所幼稚園、國小

相繼成立“好爸爸聯盟”

提倡每個月逢8的日子

讓爸爸接送孩子

想以此形式告訴爸爸們

工作再忙

也要多抽時間陪伴孩子

我們也經常發現

在公衆号的背景留言和私信中

很多時候都是媽媽

生活中也不難發現

很多家庭中

媽媽永遠是育兒主力

心理學家格爾迪說

"父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

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别的力量"

爸爸的位置

在孩子的成長中

永遠無可替代

在家庭角色中

媽媽代表的是細膩的愛

它能幫助孩子生根發芽

爸爸代表的是勇敢的規則

它能幫助孩子更高更壯

一個“往裡抱”

一個“向外推”

二者合力

才能讓孩子收獲成長的力量

3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媽媽不越位,爸爸不缺位,孩子不錯位

兒童在兒童的階段

就應該是兒童的樣子

每一個孩子

都有着屬于自己的成長節奏

放眼現下

教育處處充斥着焦慮

越來越多的家長們

被牛爸牛媽們的雞娃教科書一葉障目

隻顧往前奔,來不及思考

這個年齡段、這條路是否适合孩子

多重壓力早早施加在孩子身上

已讓孩子們不堪承受

蒙台梭利曾說過

“想要幫助兒童成長

成人在行走時就要

放棄自己的步速和節奏

放棄自己追逐目的地的需求

去适應兒童的行走節奏

适應兒童的需求”

孩子成長的節奏和力量

都在于他自己

任何無視其生長規律的催熟、搶跑

對孩子來說

都是一種“錯位的負擔”

養育就像孵一顆蛋

從外打破是食物

從内打破是新生

我們應該給孩子一點時間和空間

讓他們按照自己的節奏長大

一個家庭中

每個人都是修行者

媽媽修的是“退出”

爸爸修的是“歸位”

孩子修的是“獨立”

每個人修得

都是一路成長的自己

養育是一場修行

育兒亦育己

你的每一個在看,

我都當成了喜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