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營收5年來首次暴跌,淨利潤卻增長75%,華為是怎麼做到的?

從近日華為公布的2021年年度财務報告來看,在營收方面出現了5年以來首次下降,下降幅度超過28%。而在淨利潤方面,卻出現了5年以來的最高漲幅,漲幅超過75%。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營收5年來首次暴跌,淨利潤卻增長75%,華為是怎麼做到的?

1、營收減少的三個原因

從财務報表裡也可以看到,華為三大主要業務闆塊中,隻有企業業務的營收微弱增長了2.1%。消費者業務直接下降了49.6%。而營運商業務也下降了7%。為什麼會造成這個局面呢?原因也有對應的三個:

營收5年來首次暴跌,淨利潤卻增長75%,華為是怎麼做到的?

、美國打壓

從營收數字看,消費者業務下滑是華為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而消費者業務下滑主要是受美國打壓的影響。2019年,美國為了限制華為的發展,以各種理由将華為及其子公司列入了出口管制的“實體名單”。2020年,美國對華為的打壓進一步加強。禁止華為使用美國的晶片設計軟體,禁止台積電等晶片加工企業為華為生産晶片。雖然華為囤積了不少晶片,但随着時間的推移,庫存逐漸減少。2020年還沒有那麼明顯,2021年越發明顯。

營收5年來首次暴跌,淨利潤卻增長75%,華為是怎麼做到的?

、疫情影響

2019年年底爆發的新冠疫情,讓全世界的經濟都按下了暫停鍵。雖然中國抗疫工作做得非常到位,但奈何不了西方國家的放縱,最終導緻疫情一直蔓延至今。受疫情影響,各個國家的各個行業手頭都不寬裕,對華為來說也是一樣,訂單的減少導緻了收入減少。這也是企業業務增長微弱的一個原因。

營收5年來首次暴跌,淨利潤卻增長75%,華為是怎麼做到的?

、5G建設需求減弱

在中國,5G通訊網絡在2018年開始建設,到2020年已經基本覆寫了大中城市。到2021年,三大營運商對5G的建設已經進入邊營運邊建設的階段。需求量沒有那麼大,也沒有那麼迫切,加上疫情的影響,市場需求自然就沒有那麼大了。同時,在海外市場因為美國的打壓,西方很多國家不僅不再采購華為的5G,甚至還拆除了現有的華為5G。

營收5年來首次暴跌,淨利潤卻增長75%,華為是怎麼做到的?

2、利潤增長的原因

根據華為的财報顯示,2021年華為的淨利潤主要來源于出售部分業務的收益、經營品質的改善和産品結構的優化。出售部分業務在财報上主要展現為處置子公司及業務的淨收益,總金額達到574億元。這裡應該包括了:2020年出售榮耀品牌手機給深圳智信和2021年出售X86業務給超聚變。如果刨除這部分的收益,華為銷售利潤是虧損84億的。

而經營品質的改善和産品結構的優化主要還是指:華為重視與生态圈的合作,打造更多的解決方案,同時注重軟硬體研發來幫助客戶創造價值。在2021年艱難的時刻,華為投入研發的費用依然高達1,427 億元,約占全年收入的 22.4%。

營收5年來首次暴跌,淨利潤卻增長75%,華為是怎麼做到的?

總結

華為營收減少是真的減少,是華為艱難時刻的表現。而利潤增加是業務華為斷臂求生的結果,是迫不得已的方式。但這種方式無法持續下去,是以華為除了強調要“活下去”,還特别強調要“有品質地活下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