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勢力”叫苦 二季度不樂觀

“新勢力”叫苦 二季度不樂觀

作者 | 賈衛中

來源 | 選車網

1~2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繼續大漲,有人持樂觀情緒,有人認為是“虛火”。

近期,有“新勢力”車企負責人公開表達了對電池漲價的擔憂,如同點燃了導火索,預計新能源汽車的各種不利因素或将在二季度集中爆發。

勢頭向好

近期,A股大幅反彈。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動力電池龍頭甯德時代股價上漲,部分投資機構更加看重新能源汽車以及上遊相關企業。

東吳證券稱:“電動車核心公司一季度業績亮眼,估值已回落至底部,2022年高景氣度延續,預計增幅80%~100%,繼續全面看多電動車龍頭。”

對于A股新能源汽車相關闆塊這波上漲行情,部分人士認為:“盡管受到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因素影響,但新能源汽車銷量依然向好。”乘聯會資料顯示,2022年1~2月新能源汽車累計批發73.4萬輛,同比增幅162%。

同時,專家對資料解讀和對市場的判斷,讓業界對今年充滿期待。

“新勢力”叫苦 二季度不樂觀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撰文稱:“2022年新能源車在非雙限城市的表現極其優秀,1月份銷售17萬台,2月份銷售13萬台。1~2月份累計達到31萬台水準,同比增長183%,呈現了強勢增長特征。整體來看,全國各類地區對新能源車都有強勢需求增長的特征。”

此外,今年以來持續上漲的油價,更加堅定了部分投資者看多新能源汽車的信心。

對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積極态度的人士,他們樂觀情緒來自于宏觀銷量的持續增長。

沖突初現

從資料看,今年新能源汽車勢頭向好,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很有可能是部分廠商瞞報去年銷量+‘長期進補’形成的虛火。”理由是新能源汽車上牌數與廠家提供的批發銷量存在較大差距。

根據公安部上牌數顯示:“1~2月份新能源汽車合計上牌量為55.9萬輛。”上牌數僅占批發數的76.2%,意味着有将近25%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要麼沒有出現在今年,要麼沒有傳遞到消費者手中。如果乘用車大盤批發和實銷出現如此大的差距,那将是了不得的事情。

“新勢力”叫苦 二季度不樂觀

同時,近期來自供給端的不同聲音,值得行業高度關注。

有媒體報道稱:“理想汽車CEO李想表示,目前來看,和電池廠商已經合同确定了二季度電池漲價幅度的品牌,基本上就都立刻宣布了漲價。還沒有漲價的,大部分是漲價幅度還沒有談妥的,等待談妥後也普遍會立刻漲價。二季度電池成本上漲的幅度非常離譜。”

“新勢力”叫苦 二季度不樂觀

電池成本上漲的原因,是電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除了行業皆知的電池級碳酸锂一年價格上漲9倍之外,近期央視财經報道稱:“鎳是三元锂電池的重要原材料,近期鎳價的大幅波動,使得三元材料價格每噸上漲16~25萬元,三元锂電池每千瓦時價格上漲31~47元,一輛電動車近期的電池成本上漲幅度達到2000~3300元。”

此外,有消息稱剛果金提高對钴礦的特許權使用費,并且取消了某中資企業的钴礦開采權。剛果金钴金屬儲量占全球總儲量的48%~50%,大陸的钴約70%來自于剛果金,剛果金的做法同樣會導緻動力電池成本上漲。

簡言之,認為應當謹慎看多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人士,他們綜合了補貼退坡、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飛漲等不利因素,因而給出了保守的判斷。

集中爆發

除了電池成本上漲外,晶片短缺的問題有可能因為俄烏沖突的原因再度蒙上陰影。

去年以來,全球汽車行業都面臨“芯荒”的問題。盡管多數業内人士認為這一問題有望在今年逐漸緩解,但也有專家提出:“晶片是受俄烏戰争影響較大的品種之一。”

“新勢力”叫苦 二季度不樂觀

專家給出的理由是:“氖氣是晶片制造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氣體,而目前烏克蘭兩家主要氖氣供應商暫停了氖氣出口。這兩家供應商供應了全球一半的氖氣産量,這可能進一步加劇晶片供應緊張的問題。”

按常理,零部件企業對上遊原材料價格上漲更為敏感,而作為主機廠的理想汽車,該公司負責人公開發聲對二季度電池價格表示擔憂。一方面反映出占電動車成本最大頭的電池價格上漲,已經讓主機廠難以接受了;另一方面,二季度電池價格繼續上漲,意味着今年以來有包括特斯拉、比亞迪、小鵬在内的20多家新能源汽車廠商雖然已經釋出了産品提價公告,但電動車價格後續繼續上漲仍是大機率事件。

“新勢力”叫苦 二季度不樂觀

從供給端看,主機廠對毛利率、銷量規模更敏感,電池價格上漲、晶片短缺提價都直接導緻毛利率下降,“新勢力”造車企業率先跳出來叫苦,一方面原因是他們的銷量規模不足盈虧平衡點較高,另一方面原因是缺乏傳統燃油車對沖消化新能源車的虧損。

從消費端看,理論上講油價六連漲利好電動車,但網上的資訊越來越透明,消費者越來越理性。一部分電動車大幅提價,消費者願不願意為水漲船高的電池買單?後期更換電池再度背負更高的成本?一部分電動車通過暗中減配的方式少提價或者不提價,消費者雖然看似得到實惠,實則用車安全或将受到影響。

整體看,造車“新勢力”率先發聲反應二季度電池不确定性,釋放了利空信号,今年新能源汽車發展或許不如年初預計的那麼順利,後續高速增長面臨較大挑戰。

(圖檔來源:網際網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