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精彩看中超和最近一些國青隊比賽成績的人,基本上都知道這次世預賽沒有什麼機會,甚至輸越南隊很正常,輸阿曼隊也是很正常,但實際上國内球迷大部分可能就國家隊比賽的時候能出現,至于聯賽和國青隊的比賽,基本上沒有人關注,這也是這次世預賽能發現的問題,這應該是每一次世預賽都能發現的問題,當然我也知道很多人壓根也不關注這些事情,這是國足世預賽結束後的第二個總結,國足沒有球迷,隻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
其實很多次比賽都發現了,中國球迷最多的時候在世界杯、歐洲杯和世預賽

這能說明什麼呢?看熱鬧的人多,但基本上這些人都沒有關注過平常的中國球員表現,其實這個看起來也是讓人無奈的事情,因為如果隻看國家隊的比賽,大部分人還是感覺國家隊的水準很高,至少在亞洲可能打不過南韓、伊朗和日本,但可以打敗其餘的對手,畢竟男足水準很強,但實際很多人沒有發現,現在國家的球員大部分是30歲以上的,理論上這個年齡段的球員是上一屆世預賽的主力,但不是這一屆世預賽的主力,這就能說明問題了,球隊還是沒有年輕人能站出來。而且現在一直有一個傳說,那就是韋世豪這批球員曾經在亞洲青年比賽戰勝過日本隊,這個是事實,但也就那一場比賽赢了,其實大部分時間中國隊都是輸球的,這就類似當年中國隊戰勝南韓隊的時候,很多人都知道這種比賽隻可能發生一次,不可能發生第二次。都是自己欺騙自己,認為自己很強。
是以湊熱鬧的球迷多,這就是問題了,因為這意味着大部分人隻會看成績,雖然競技體育确實需要看成績,但對一支青年隊就不斷創造最差成績的球隊,現在的批評真的沒有實際意義,但這也是這次能發現的問題,很多人都在批評這支國足,但基本上沒有發現這些球員已經是國内最好,亞洲三流的球員了。
第二個,什麼時候不是以世界杯和奧運會為目标,也許男足就真的能出成績了
現在的男足問題麻煩在于,四年一個周期,隻看這個周期内的事情,不看四年後的事情,這種目标也許對單人項目好一些,但對于足球這樣的項目,四年一個周期顯然是胡扯的,因為理論上一個踢球的小孩子最後成為國家隊的球員,最少需要10年左右,是以現在足球的目标是短視的,每一次都是以世界杯為目标,每一次都是四年的準備周期,這個真的應該反思了,足球真的不适合這樣的思路。
但如果沒有成績就沒有關注度,這個也是足球的問題,是以這次世預賽結束後,應該聯賽就是要面對問題了,很多人可能真的不會關注聯賽了,尤其是賽季開始階段是不可能主客場制的,這意味着聯賽要出現更多的問題了,是以足球現在真的不适合以進入世界杯當目标,尤其是每四年就以世界杯當目标,應該改為到哪一年進入世界杯才對。
最後,這次世預賽最大的問題是能發現年輕人是一代不如一代了,但這個真的不光是青訓的問題
其實光說青訓的問題也不對,現在和2002世界杯周期最大的差別是什麼?那就是校園足球基本上完全消失了,這個才是需要思考的問題,不是說校園足球能給國家隊培養多少人才,而是說到底有多少人能在學校期間喜歡足球。如果當鍛煉的話,足球還是一個不錯的團隊運動,能讓人學到很多東西。是以問題就是這個,2002年後,基本上校園足球文化沒有了,很多小孩子踢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這個才是需要反思的,但這個也沒有辦法解決,校園足球不是需要多少人才,是需要看到很多人喜歡足球才行。
王曉龍曾經應該就是校園足球出現的人才,周海濱和崔鵬應該也算校園足球出現的人才,這些球員進入魯能青訓的時候其實都年齡很大了,但現在好像很少聽見誰是校園足球出現的人才,現在的青訓就是兩個平行線永遠不相交的思路,男足成績相對好的時候,這兩個是互相合作的,到底是哪裡的問題,已經10多年了,這個問題看起來是一直沒有解決。
是以輸是正常的,但每一次總結都沒有意義,總結後沒有人去真正的解決問題。然後看熱鬧的人就是把國足當成流量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