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年一球未進,仍拿頂薪的前鋒楊旭再批鞏漢林:蹭流量不能無底線

兩年一球未進,仍拿頂薪的前鋒楊旭再批鞏漢林:蹭流量不能無底線

近來引發争論的足壇“馮鞏大戰”,依然餘火未熄,曾加上戰團、力挺隊友馮潇霆的申花前鋒楊旭,再次站出來回怼鞏漢林們了。

所謂的“馮鞏大戰”,源于獨幕喜劇演員、委員代表的鞏漢林,在面對媒體談及其提案時,舉了三個例子:腐敗、娛樂圈偷逃稅和國足高薪低能——關于足球,鞏漢林大緻說的就是:某球隊薪酬高、成績差、丢了臉雲雲。

于是,先是前國足隊長、現申花球員馮潇霆回諷道:“我退了,讓鞏漢林上”,這種“你行你上”的可笑言論一出爐,所謂的“馮鞏大戰”就此開演了。

球迷與公衆顯然絕大多數持力挺鞏漢林的态度,而一些足球圈内人,則是站出來硬扛,比如,解說員、搞青訓的董路不斷跳出來怒罵道:“不懂球,你批個屁啊;球盲、二極管、二X、傻X、一粒屎”等污言穢語也紛紛噴将而出,一場論戰,卻就此成了“罵戰”。

兩年一球未進,仍拿頂薪的前鋒楊旭再批鞏漢林:蹭流量不能無底線
兩年一球未進,仍拿頂薪的前鋒楊旭再批鞏漢林:蹭流量不能無底線

這其中,楊旭也力挺國家隊和俱樂部的雙重隊友馮潇霆,他第一次的發聲是這樣的:

“中國足球可以罵嗎?馮潇霆們、楊旭們一直被罵,我們習慣了。但是,我們還沒有麻木!在中國足球如此低谷的時刻,如果連我們這些足球從業者都保持沉默,那這個行業才是真正的寒冬”。

“大家都說‘菜是原罪’,可是,為什麼中國足球幾代人的努力,換回來的卻是一代又比一代的成績差呢?——隻有建立中國足球正确的生态鍊環境,和科學進階的青訓體系,才是核心,才是王道”。

“懇請大家在留言噴我們的同時,還願意送自己的孩子踢球,還願意跟我們一起反思,才是真正的愛之深、責之切”。

兩年一球未進,仍拿頂薪的前鋒楊旭再批鞏漢林:蹭流量不能無底線

“另外,兩會是我們國家莊重的會議,各代表們有着分量極重的提案權,提出問題的同時,請嚴謹地調研評測,拿出解決的方案;慎用自己的權利,而不是利用提案的權利,給自己提供發洩情緒的機會,因為這對中國足球毫無意義”。

到了3月30日,楊旭嘴中的“菜”,再次兌現得淋漓盡緻——國足末輪0比2完敗于阿曼, 12強賽10戰1勝3平6負,僅積6分出局,且其中竟有4場比賽是0射正,而其他對手卻無一場是0射正,如此足壇罕見之尴尬紀錄下,楊旭再次發聲了:

“作為現役球員,包括之前發的言論,我覺得有點過了,如果球員再發聲,這事兒就大了”。

“中國足球确實挺臭的,我也能了解大家想去洩憤的感覺。但是洩憤的方式,應該是大家能接受,你可以罵,但不是你每個人都來吐一口,吐完就走了,走了又回來吐一口。”

兩年一球未進,仍拿頂薪的前鋒楊旭再批鞏漢林:蹭流量不能無底線

“可能大家都有自己熱愛的行業,我盡量把自己做到中國最好,但确實能力有限,跟國外比,跟頂級球員比,我的差距還很大”。

“我付出了努力和艱辛,我不會說我怎麼樣,别人看不到,但是希望大家能了解我們,我也能了解他們的心情,輸球了,熬夜看了比賽,我也生氣,我鼻子都長泡了,因為大家都想他好,但他不好,肯定就會有指責和謾罵。”

“包括現在,中國足球在我看來就是流量密碼,任何人都可以過來插一腳,任何人隻要說上中國足球就有流量,現在雖然說是一個流量為王的時代,但這種流量不能蹭得沒有底線,我作為一個從業者,這是當時發聲的一個最大原因。”

……

從這兩次楊旭的發聲中,首先,我們确實也有可以了解球員之處:

兩年一球未進,仍拿頂薪的前鋒楊旭再批鞏漢林:蹭流量不能無底線

比如,楊旭承認:我們水準不行,我們菜,也了解球迷在輸球後罵人;楊旭還稱需要互相了解,比如了解球員也努力了;以及我們還沒有麻木,被罵的時候,如果球員都不發聲,才是中國足球真正的寒冬——因為這會影響足球環境,對未來青少年從事足球不利雲雲。實事求是地說,楊旭的這些表達裡,确實還是有不少合理的成分。

不過,楊旭兩次的發聲中,雖然都表達了“我們菜,輸球可以罵”的意思,但他兩次談話的最後,其實都說到了他最想表達的重點——那就是“鞏漢林不該在作為代表的平台和場合批評國足,要批也得做出研究,給出對策”;以及最後一次談話中,楊旭更稱:“這種流量不能蹭得沒有底線”。

而對于球迷的批評,楊旭則稱:不能吐來吐去,即不能無休止地嘲諷、批評和謾罵。

兩年一球未進,仍拿頂薪的前鋒楊旭再批鞏漢林:蹭流量不能無底線

其一,楊旭認為球迷們“洩憤的方式,是要可以接受的”,即不能吐來吐去——這一點上,确實值得檢討,因為這樣對中國足球的吐槽,确實存在着很多無意義的東西。

隻是,在這個世界上,可以說,很多東西就是沒有多少意義,甚至是無意義的,比如閑侃逗樂,鬥雞遛狗……

而足球本身,其實它就是一種娛樂,球迷大多是如此;當然,其中也有少數的熱愛者,拿足球當“聖物”,這當然可敬,但大多數球員拿它當掙錢的職業,也無可指責。

球迷,也包括很少關注的足球圈外人,絕大多數隻是拿足球當作一種娛樂和發洩情緒的出口,也是很正常的現象——這其實是所有文體項目都多多少少具有的一種社會功能。

而楊旭所稱“要用可以接受的洩憤方式”,其實,隻要不違反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這就是可以接受的底線!

兩年一球未進,仍拿頂薪的前鋒楊旭再批鞏漢林:蹭流量不能無底線

比如,球迷在輸球後對于“中國足球或國足”的謾罵,其實這在一定程度上,仍是可以容忍和接受的範圍——隻要不是惡意攻擊和謾罵球員個人,且具體上升到人身攻擊,其實球迷這樣的發洩,仍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内。

在這方面,中國球迷其實應該算是全世界“最溫柔的”了——最近,在非洲的世預賽中,球隊輸球後球迷紛紛湧進場内,追着球員打的現象看到了嗎?這當然不可接受!是以相比較而言,讓中國球迷罵幾句,也不過是撓撓癢癢的感覺,又有啥言之鑿鑿地稱“方式不可接受呢?”。

其實,像楊旭當年不也一樣回罵過球迷:“穿拖鞋吃泡面,玩你的鍵盤去吧”嗎?——楊旭這樣的發洩,事實上跟普通球迷的發洩,并沒有多大差別吧?但也都在可以接受的方式中。

兩年一球未進,仍拿頂薪的前鋒楊旭再批鞏漢林:蹭流量不能無底線

其二,楊旭兩次發聲的真正重點,顯然仍都是針對鞏漢林而來的:

第一次,楊旭認為:鞏漢林不應在那樣的身份和平台上批評國足,“要慎用權力,要拿出方案,不能借此發洩情緒”雲雲。

其實,足球這樣的“第一大運動”,國家和社會每年投入如此巨大,收效卻多年來這般甚微,成了給國人添堵的一大心病,怎就不能在提案中提及了?這正是人家的自由和權利!

且鞏漢林隻是描述了一個事實,作為圈外人的楊旭要求人家拿出方案,那還要你們這些圈内拿着上千萬年薪的人幹嗎?

楊旭将鞏漢林在提案中舉例國足,當成“無底線發洩情緒”,這本身就是一種想當然、莫須有的惡意潑污水行為了。

兩年一球未進,仍拿頂薪的前鋒楊旭再批鞏漢林:蹭流量不能無底線
兩年一球未進,仍拿頂薪的前鋒楊旭再批鞏漢林:蹭流量不能無底線

而第二次,楊旭說話的重點,仍是最後的那句:“這種流量不能蹭得沒有底線,我作為一個從業者,這是當時發聲的一個最大原因。”——顯然,楊旭此時仍在認為,鞏漢林的批評,就是一種“沒底線的蹭流量”。

“蹭流量”的說法,其實基本上是中性的,“流量熱度”本身,其實也代表着這是“社會熱點”。

像足球的“高薪低能”當然是流量中的熱點了,比如在足球的“金元時代”,楊旭這樣的國腳,拿着可以高達1200萬的年薪,還有各種豐厚的獎金,有的國腳轉會時簽字費也能高達上千萬——近十年來個個成了千萬、甚至億萬富翁,人們當然不必羨慕嫉妒恨,可中國足球的水準、能力與成績一直這麼糟糕,“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之下,就不能被人們怒批和吐槽,就不能被代表提及了?

假如,楊旭不是像現在這樣,将近兩個賽季裡,竟一球未進,卻仍拿着申花的頂薪——稅後660萬,或還能在國家隊不斷進球擷取勝利,甚至沖進世界杯,則楊旭的反怼,是不是就很有力了?

兩年一球未進,仍拿頂薪的前鋒楊旭再批鞏漢林:蹭流量不能無底線

可是,自身如此的“菜”,卻以各種借口拒絕外界批評,甚至戴上“蹭流量無底線,發洩方式不可接受”的帽子——這并不是真心為了自己熱愛的足球事業,更多還是在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吧?

因為,眼看着因各種原因,當然也有輿論的原因,楊旭們本來平均高于南韓聯賽近12倍,高于日本聯賽近6倍的薪酬,現在開始被腰斬了一半還多,顯然,這才是包括楊旭、馮潇霆、董路這些足球圈既得利益者們,最難受、最痛苦也是以最想站出來,不停回怼批評的核心原因吧?

當然,但願這是以小人之心腹诽楊旭們了,真是這樣的話,中國足球才會真正有希望,而不是仍被既得利益者一個輪回又一個輪回地玩弄于股掌之中!【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兩年一球未進,仍拿頂薪的前鋒楊旭再批鞏漢林:蹭流量不能無底線
兩年一球未進,仍拿頂薪的前鋒楊旭再批鞏漢林:蹭流量不能無底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