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1年前人民日報“官宣”,71載文學的溫暖與力量

1951年3月28日,人民文學出版社成立。《人民日報》1951年8月17日刊發相關報道,這是人民文學出版社成立的“官宣”,展現了黨和國家對人民文學出版社寄予的厚望。2022年3月28日,人民文學出版社迎來71歲生日。當日,人文社舉辦了“你好,人文社——慶祝人民文學出版社成立71周年”直播活動,著名作家張炜、李洱、祝勇、江南,人文社的老編輯何啟治、文潔若、彌松頤、羅君策、張福生,與廣大讀者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彙聚一堂,共同感受文學的溫暖和力量,共同勾勒人文社的夢想與未來。

71年前人民日報“官宣”,71載文學的溫暖與力量

直播活動現場

名家與名編共結71年文學情緣

回望人民文學出版社71載春華秋實,層出不窮的優秀作品建構起璀璨的文學星河。璀璨星河背後,凝聚着作家的創造、編輯的努力與讀者的支援。

此次直播活動圍繞名編、名家展開,由“走進人文社名編書房”“文學對話——我與人文社”兩個分主題構成。

在“走進人文社名編書房”部分,線上讀者跟随着直播鏡頭走進了何啟治、文潔若、彌松頤、羅君策、張福生這5位平均年齡80餘歲的人文社著名編輯家書房。觀覽他們的書房,聆聽他們講述在人文社的工作與生活,汲取他們對于文學與人生的見解,讀者仿佛置身于人文社廣博與包容的文化氛圍、嚴謹與精深的學術作風和層出不窮的經典著作中。

71年前人民日報“官宣”,71載文學的溫暖與力量

“走進人文社名編書房”直播環節,圖中為文潔若

在“文學對話——我與人文社”部分,張炜、李洱、祝勇、江南等人文社作家代表分别講述了自己與人文社的文學情緣,回顧了作品難忘的出版故事,更與廣大讀者分享了對文學與寫作、文學與生活的感觸,他們的分享充滿暖意、予人啟示。

71年前人民日報“官宣”,71載文學的溫暖與力量

張炜、李洱、祝勇等作家在直播中分享與人文社的文學情緣

活動結束前,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率人文社全體上司班子成員向所有人文社的作家、讀者朋友表達了感謝,對人文社的未來發展作出了展望。臧永清表示,在這71年裡,人民文學出版社始終與國家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一道成長。人文社用她出版的古今中外文學經典,滋潤了幾代中國人的心田,人文社作為中國文學出版的國家隊,出好書是唯一選擇。

人文社71載使命與創造

1951年,在北京東四頭條的文化部大院裡,首任社長兼總編輯馮雪峰與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學家、翻譯家和出版家聚集一堂,筚路藍縷,為開創和發展新中國文學出版事業開始跋涉。

71年前人民日報“官宣”,71載文學的溫暖與力量

人文社首任社長兼總編輯馮雪峰

據了解,人文社71年間共出版中國當代文學、現代文學、古典文學、外國文學優秀作品以及文學理論、高校文科教材、人文科學著作等各種圖書近兩萬種,發行總量近13億冊,形成了高品位、高品質、包容古今、囊括中外的文學圖書體系,進而形成聚合“名家、名作、名譯、名注、名刊、名編”的著名文學圖書出版品牌。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東西的《回響》、範穩的《太陽轉身》、鐵流的《靠山》、王安憶的《一把刀,千個字》、梁曉聲的《我和我的命》、周大新的《洛城花落》、黃永玉的《無愁河的浪蕩漢子:走讀》、康震的《康震古詩詞81課》、邵麗的《金枝》、李蘭妮的《野地靈光》、李修文的《詩來見我》、馬未都的《背影》、葛亮的《瓦貓》、蘭曉龍的《冬與獅》、老藤的《北地》、止庵的《受命》、龐餘亮的《小先生》、老藤的《北地》、托馬斯 亞瑟 畢森的《1937,延安對話》《建黨百年百篇文學短經典》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優秀圖書,入選了“中國好書”“書映百年偉業推薦書單”等榜單。

2022年,人文社還将出版一大批國内當代著名作家的新作,以及君特·格拉斯、J.M.庫切、大江健三郎、伊莎貝爾·阿連德、安妮·普魯等外國知名作家的作品。

71年前人民日報“官宣”,71載文學的溫暖與力量

今年3月22日至4月底,人文社還與北京圖書大廈聯合舉辦“人民文學出版社71周年社藏名家手迹展”,展示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馮雪峰、葉聖陶、豐子恺、錢锺書、朱光潛、丁玲、季羨林、魏巍、周立波、啟功、嚴文井等23位現當代大家的親筆書信,信函的内容多為作家與人文社編輯在圖書出版方面的交流。這一封封作家信函展現着一本本名家著作誕生前的完善之路。(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