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于大寶散步?京媒:人無完人,别摳細節,别拿球員的瑕疵瞬間放大

于大寶和戴偉浚的處理球,到底誰對誰錯?京媒BTV在《足球100分》中進行了分析,認為可能是大寶和戴偉浚沒想到一塊。針對于大寶散步的說法,節目提出了多種解讀,包括李霄鵬一定不會安排于大寶進行前插。另外節目還呼籲外界不要拿球員的瑕疵瞬間放大。

于大寶散步?京媒:人無完人,别摳細節,别拿球員的瑕疵瞬間放大

節目在點評國足對陣沙特隊的表現時,談到于大寶散步這球,認為“小将戴偉浚跟老将于大寶一次欠缺默契的畫面,給了各路媒體和廣大恨鐵不成鋼球迷們又一次在網絡上肆意消費的機會。”

說到所謂于大寶散步這球!到底誰對誰錯呢?是“保護性接應”合理,還是戴偉浚的突破更具威脅?節目中特别針對這點進行了解讀。

于大寶散步?京媒:人無完人,别摳細節,别拿球員的瑕疵瞬間放大

王長慶率先“發難”!他提到一個現象,就是隻要國足比賽結束,評論說啥的都有,輸球了說不拼,作風好了又要求内容。他認為球員都有缺點,不能從每個畫面來摳細節,比如說球員走路啊,每個人找缺點的話會非常多。

對此梁言認為别拿球員的瑕疵瞬間放大。他表示人無完人都有缺點,一般普通人都有瑕疵的地方,現在是外界把球員的瑕疵都集合起來還放大,都盯着這一瞬間。

于大寶散步?京媒:人無完人,别摳細節,别拿球員的瑕疵瞬間放大

梁言認為,外界不知道球員在處理球時的想法是怎麼樣的,不應該去代替球員進行揣測。“是以我覺得,我們現在沒必要就某一個畫面,某一段比賽,某一場比賽再去要求中國足球了。”

王長慶則談了自己的觀點,認為戴偉浚帶球向前時,于大寶是進行了提前觀察的。

他詳細地解讀了于大寶在這個過程中的心理狀态。并談了兩點:一是于大寶可能想在後方策應。二是年輕球員跟老球員對足球的了解不同。

于大寶散步?京媒:人無完人,别摳細節,别拿球員的瑕疵瞬間放大

1)關于第一點,王長慶表示戴偉浚當時是1打3的狀态,“(于大寶)覺得向前的話可能又輕易地讓球權丢失。是以他可能是想在斜後方策應。但丢球後他也是一個攤手啊,我覺得可能是技戰術層面兩人沒想到一塊去。”

【擔心丢失球權?王長慶這個解讀恰恰就算中國足球的症結——前怕虎後怕狼。一邊又想進攻赢球,一邊又擔心攻上去被對手反擊。當絕大部分人都懷着這種心态的時候,就很好解釋為何國足球員在比賽中頻頻回傳了。贻誤戰機啊!】

2)關于第二點,王長慶認為年輕球員和老球員踢球的方法,以及對足球的了解可能不一樣。“(球員)年輕的時候積極出戰,多跑。但随着年齡增大,一是體能問題,二是對足球的了解,(于大寶)可能更願意去接應,去傳球。”

【老球員體能不好?但于大寶剛上場2分鐘,不可能是體能問題。對足球的了解不同?有可能,但不一定出現在年輕球員和老球員之間,更可能是出現在落後的足球思維和先進的足球思想之間。我們要承認我們的足球思想已經遠遠落後于現代足球。】

魏翊東則提出反問:為何李霄鵬要派于大寶上去打中鋒?對此,他也有2點解讀。

1)第一點!魏翊東說道:“(李霄鵬)一定不是讓于大寶上去利用速度沖擊,不是讓他插到對方的身後,因為這不是他的特點。那用他是不是用他策應這下?我們考證過,也沒有證據顯示,但是我們相信這個時候教練用于大寶上去打中鋒,肯定是有一些戰術上的交代和安排。”

【魏翊東這個解讀看似有理,但又不合理。因為即便是教練安排于大寶上來接應傳球,也不等于有得分機會時你不能射門吧?!同理,當比賽走勢需要你前插的時候,你必須前插,就算是你的速度慢點。一位隻能按部就班完全地按照教練的安排來踢球,不能随機應變的球員一定不是好球員。】

于大寶散步?京媒:人無完人,别摳細節,别拿球員的瑕疵瞬間放大

2)第二點!魏翊東認為在防守時怎麼協防是有标準的,但進攻卻是沒有标準的。“每個人的了解不一樣,踢法不一樣,決策不一樣,你不可能讓36歲的伊布跟21歲的姆巴佩做出同樣的進攻動作。對吧?這是肯定不同的。”

【進攻套路雖然沒有标準,但進攻講究效率,反擊要求速度,進攻速度越快越有可能進球是世界公認的标準。而恰恰在這球上,國足做得是遠遠不夠的。】

最後,魏翊東認為這事根本不值得一辯,沒必要弄得這麼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