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營收變少,淨利潤卻提高?華為财報釋出會給了如下答案

3月28日下午,華為首席财務官孟晚舟在華為2021年财報釋出會上,公布了華為的最新一期财報。

據孟晚舟披露,華為2021年實作全球銷售收入6368億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6%;淨利潤1137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75.9%。2021年,華為經營現金流有較大增長,達到597億元人民币;資産負債率降低到57.8%。

為何營收變少,淨利潤卻提高?華為财報釋出會給了如下答案

孟晚舟表示:“我們的規模變小了,但我們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擷取能力都在增強,公司應對不确定性的能力在不斷提升。”

為何華為營收變少,淨利潤卻提高?未來,華為又将在哪些領域布局,哪些業務将成為華為新的增長點?上遊新聞在對釋出會進行跟蹤和整理後,給出了如下答案。

能否解決晶片問題?

短期内無直接辦法,或尋求替代方案

由于衆所周知的原因,華為在手機業務上已經大幅落後。2021年至2022年釋出的各項全球手機市場資料當中,前五已經很難看到華為。前三分别穩定在三星、蘋果、小米這三大手機廠商,其餘的國産品牌在第四和第五徘徊。

根據Omdia 釋出的資料顯示,華為2021年的手機出貨量已降至3500萬部,較2020年下降 81.6%,而其全球市場佔有率從2020年的15%下降至2021年的約3%。這直接影響了華為的整體營收水準。

為何營收變少,淨利潤卻提高?華為财報釋出會給了如下答案

在28日的财報釋出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直言,美國連續多年的制裁給華為帶來了非常大的困難,特别是華為的手機業務,因為手機晶片需要有強算力、低功耗和很小體積的需求,華為在獲得方面還有困難。

郭平說,“解決晶片問題是一個複雜的漫長過程,需要有耐心,未來我們的晶片方案可能采用多核結構,以提升晶片性能。”

分析認為,這表示華為沒有在短時間内直接解決晶片問題的辦法,但是華為已經在尋求用堆疊、面積換性能,實作“用不那麼先進的工藝也可以讓華為的産品有競争力”。

有記者提問,華為是否會自建晶片工廠?郭平回答說:晶片斷供對華為手機業務影響很大,但ToB業務連續性現在還有保障。華為在積極與有關各方探讨手機的可持續發展方案的同時,也在探索在可穿戴等領域發展的可能,公司可穿戴手表手環已有超過1億的使用者,公司會在若幹新的領域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包括拓展可穿戴裝置、全屋智能等新領域。

2021年财報顯示,華為終端業務為全球消費者帶來全場景智慧生活體驗,實作銷售收入2434億元人民币,其中可穿戴裝置和智慧屏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搭載HarmonyOS的華為裝置超過2.2億台,成為全球發展速度最快的移動終端作業系統。

未來增長點在哪裡?

專利費或将成為收入黑馬

C端業務承壓後,B端業務或将成為華為新的重要“糧倉”。

以煤礦為例,任正非曾表示,煤礦也許會成為華為很重要的一個業務增長點。華為可以通過ICT技術與煤炭開采技術的結合,幫助煤炭行業進行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實作“安全、少人無人、高效”的生産模式,也讓煤礦勞工以後工作可以“穿西裝打領帶”。

2021年财報也印證了這一點,資料顯示,2021年華為企業業務取得快速增長,實作銷售收入1024億元人民币。面向政府、交通、金融、能源以及制造等重點行業,華為釋出了11大場景化解決方案,成立了煤礦、智慧公路、海關和港口等軍團。全球700多個城市、267家世界500強選擇華為開展數字化轉型,服務與營運夥伴數量增長到6000多家。

華為的另一個重要賽道是智能汽車。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單元CEO餘承東在今年1月的一次采訪中表示,2022年華為将挑戰年銷量30萬輛汽車的銷售目标,合作車企一年的銷售額将達到1000億元。

而在雲業務上,比起過往的業務模型,華為從去年開始更加系統地面對垂直行業提供內建AI、5G等自研能力的整體解決方案。

根據2021年4月Gartner釋出的《Market Share: IT Services, Worldwide 2020》研究報告,華為雲全球IaaS 市場排名上升至全球前五。華為雲已上線220多個雲服務、210 多個解決方案,聚合全球超過3萬家合作夥伴,發展260萬開發者,雲市場上架應用超過6100 個。

财報資料顯示,2021年,華為在營運商業務領域實作銷售收入2815億元人民币。華為和營運商、合作夥伴一起,累計簽署了3000多個5G行業應用商用合同,5G在制造、礦山、鋼鐵、港口、醫療等行業規模商用。

此外,華為還有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利潤新增長點——專利費。

事實上,在2021年第一季度的财報中華為就表示:“淨利潤提高的原因是公司提升管理效率,并且收到了一筆6億美元的專利費”。

此前,華為在深圳總部召開的創新和知識産權白皮書(2020)釋出會上明确表示,從2021年開始将正式實施5G專利許可收費計劃。

華為知識産權部部長丁建新透露,華為預計2019~2021三年的知識産權收入在12億至13億美元之間,并公布了華為對5G多模手機的收費标準——對遵循5G标準的單台手機專利許可費上限為2.5美元,并提供适用于手機售價的合理百分比費率。

2021年财報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底,華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4.5萬餘族(超過11萬件)。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華為在中國國家知識産權局和歐洲專利局2021年度專利授權量均排名第一,在美國專利商标局2021年度專利授權量位居第五。

上遊新聞綜合自華為2021年财報、第一财經、華為官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