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銅版畫中的晚清,歐洲人眼中的“想象與真實”

版畫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因其内容表現的強烈感染力備受魯迅推崇。近期,“想象與真實——十九世紀歐洲銅版畫中的晚清帝國”展在上海魯迅紀念館“奔流藝苑”專題展廳展出,呈現了1843年出版的托馬斯·阿羅姆銅版畫集《中國:那個古代帝國的風景、建築和社會風俗》中的銅版畫,帶領觀衆一窺歐洲人在銅版畫中描繪的“想象與真實”的晚清。

澎湃新聞了解到,此次展覽由上海魯迅紀念館與甯波中國港口博物館共同舉辦。展覽精選甯波中國港口博物館所藏1843年出版的托馬斯·阿羅姆銅版畫集《中國:那個古代帝國的風景、建築和社會風俗》中的銅版畫90件,以及上海魯迅紀念館藏與魯迅相關的9本歐洲銅版畫書籍。主辦方希望通過展現這些層次豐富、線條細膩、輪廓清晰的銅版畫,帶領觀衆領略歐洲銅版畫精準細膩的技法、疏密有緻的構圖。

銅版畫中的晚清,歐洲人眼中的“想象與真實”

展覽現場

銅版畫中的晚清,歐洲人眼中的“想象與真實”

7至19世紀,歐洲掀起了一股“中國文化熱”,在一些歐洲人眼中,中國是“理想的國度”。早期到訪中國的傳教士們,在書信中大力宣揚:中國的城市富庶而繁華,統治者高尚而仁慈,人民誠實而有禮貌。歐洲人對這個東方國家着了迷,思想家如伏爾泰等人贊美中國擁有最高的道德,貴族們競相追逐中國的藝術品,商人們則對中國的财富充滿向往。

銅版畫中的晚清,歐洲人眼中的“想象與真實”

托馬斯·阿羅姆,《北京圓明園正大光明殿》

銅版畫中的晚清,歐洲人眼中的“想象與真實”

托馬斯·阿羅姆,《中國長城》

銅版畫中的晚清,歐洲人眼中的“想象與真實”

托馬斯·阿羅姆,《中國北京西直門》

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著名建築師及畫家托馬斯 阿羅姆創作了一套描繪中國景象的水彩畫,由倫敦的費賽爾公司于1843年制成銅版畫出版。版畫内容包羅萬象,從巧奪天工的皇家宮殿到精緻優雅的南方古鎮,從揮霍無度的達官顯貴到艱難度日的平民百姓,從繁忙熱鬧的生産活動到真摯虔誠的參拜圖景,從靜谧安詳的海港風光到緊張激烈的戰争場面,無一不被阿羅姆細膩的筆觸描繪下來。該畫集一經面世便受到了大力追捧,不曾到過中國的歐洲人希望透過這本畫集真實地了解這個東方古國。然而遺憾的是,阿羅姆本人也從未到過中國,他筆下的中國,一半來源于那些遊曆過中國的畫師 “真實可靠”的素描稿,一半來源于其自身,或者說歐洲人集體對中國的想象。

在托馬斯·阿羅姆銅版畫集《中國:那個古代帝國的風景、建築和社會風俗》中,觀衆可以看到西方畫家對于清代的描繪,包括長城、北京西直門、圓明園正大光明殿等,也有對于當時民俗、節日活動等描繪,如端午龍舟會、媽祖廟祭壇等。

銅版畫中的晚清,歐洲人眼中的“想象與真實”

托馬斯·阿羅姆,《五月端午龍舟會》

銅版畫中的晚清,歐洲人眼中的“想象與真實”

托馬斯·阿羅姆,《定海媽祖廟祭壇》

銅版畫中的晚清,歐洲人眼中的“想象與真實”

托馬斯·阿羅姆,《古運河上的中國漁民用魚鷹捕魚省時省力》

銅版畫中的晚清,歐洲人眼中的“想象與真實”

托馬斯·阿羅姆,《瓜島水車》

版畫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因其内容表現的強烈感染力備受魯迅推崇。魯迅費盡心力收集了歐洲和日本等國的版畫作品,并将珂勒惠支、梅斐爾德等歐洲優秀版畫家的作品推介至中國,他認為這些歐洲版畫家的作品“是很值得美術學生和愛好美術者的研究的”,由此推動了新興木刻運動在當時中國的蓬勃發展。記者了解到,此次展覽的舉辦也是對魯迅大力提倡新興木刻運動的一種回顧與傳承。

銅版畫中的晚清,歐洲人眼中的“想象與真實”

托馬斯·阿羅姆,《茶船裝貨》

銅版畫中的晚清,歐洲人眼中的“想象與真實”

托馬斯·阿羅姆,《中國貓販子》

此次展覽以銅版畫為主,不同于木刻版畫,銅版畫是用金屬材料(一般是銅)制版印刷的版畫。制版時,作者用金屬刻刀雕刻或酸性液體腐蝕等手段把銅闆版面刻出所需圖樣。印刷時,先用油墨塗布版面,使所有凹線都填滿油墨,揩去凹線以外的油墨後置于銅版機上壓印,紙受壓後将凹線内油墨吸附随後形成凸起的線條。由于凹線有粗細、深淺、疏密,所附油墨多少不一,是以銅版畫層次更豐富,基調變化也更複雜,可以表現出非常細膩的畫面效果。

銅版畫中的晚清,歐洲人眼中的“想象與真實”

凱綏珂勒惠支《犧牲》,版畫,上海魯迅紀念館藏

銅版畫中的晚清,歐洲人眼中的“想象與真實”

梅菲爾德版畫《勞動者》,上海魯迅紀念館藏

銅版畫中的晚清,歐洲人眼中的“想象與真實”

梅菲爾德《小紅旗》,上海魯迅紀念館藏

此外,展覽亦展出了上海魯迅紀念館藏的9本館與魯迅相關歐洲銅版畫書籍,其中就包括古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é)的銅版畫作品。

多雷是19世紀法國著名版畫家、雕刻家和插圖作家,他為《拉伯雷文集》《聖經》《神曲》等做過銅版畫插圖,魯迅也曾經關注過多雷的插圖。展覽也是魯迅紀念館對古斯塔夫·多雷銅版畫插圖的集中展示。

銅版畫中的晚清,歐洲人眼中的“想象與真實”

多雷銅版畫《神曲》

銅版畫中的晚清,歐洲人眼中的“想象與真實”

多雷銅版畫《堂吉诃德》

銅版畫中的晚清,歐洲人眼中的“想象與真實”

展廳現場,多雷銅版畫《聖經》

銅版畫中的晚清,歐洲人眼中的“想象與真實”

展廳現場,多雷銅版畫《十字軍東征》

銅版畫中的晚清,歐洲人眼中的“想象與真實”

展廳現場,多雷銅版畫《失樂園》

展覽将展至4月5日。(因疫情原因,目前展館暫停開放,恢複開放時間可查詢展館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