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 科技袁人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 科技袁人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中國也有很多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主要集中在醫療健康領域,如上世紀90年代火遍全國的XXX神功元氣袋以及現在的打着“量子”“超弦”旗号的某癌症治療系統。更離譜的是,我們這裡還發生過醫生吐槽某藥酒企業、結果被跨省抓捕、企業還榮獲履行社會責任明星企業獎的故事。

視訊連結:

抖音視訊:

https://v.douyin.com/N59oYpC/

本視訊釋出于2021年11月17日,點贊量已達1.9萬

精彩呈現: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 科技袁人

我在中國見過許多“民科”,例如在我的微頭條下面就經常有幾位民科勤奮地留言。實際上,外國的民科也不少。我的朋友、應急管理大學(籌)副教授瞿立建博士寫了一篇文章(與“官科”硬杠的美國“民科”大咖 | 瞿立建),介紹了一位美國的硬核民科魯傑羅·桑蒂利(Ruggero Maria Santilli)的故事。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 科技袁人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 科技袁人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 科技袁人

之是以說他很硬核,是因為:一,這位桑蒂利先生是1935年生的,已經86歲了,仍然奮戰在民科的第一線;二,這位老人家是正宗的“官科”出身,1958年獲得那不勒斯大學實體學碩士學位,還曾經在邁阿密大學、波士頓大學、MIT和哈佛大學作過通路學者。本來看起來是很正常的經曆,但他不走尋常路,在哈佛搞了一套民科理論,被哈佛轟出去了。

這套民科理論叫做“強子實體”,他認為在原子核裡,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成立。後來桑蒂利先生變本加厲,搞出了“強子數學”和“強子化學”。比如說他預言存在一種磁性分子HHO,是一種不消耗氧即能燃燒的燃料,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破解氣候變化難題。如果真有這種好事,那真是颠覆性的!問題是,你信嗎?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 科技袁人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 科技袁人

桑蒂利推翻相對論的投稿一次次被學術期刊拒絕,令他非常憤怒。于是他出版了一本書《大尖叫:美國愛因斯坦追随者的道德調查》(Il Grande Grido: Ethical Probe on Einstein's Followers in the U.S.A, an Insider's View)。桑蒂利在書中“揭露”,美國頂尖科研機構裡有一個以猶太實體學家為主的陰謀團體,他們互相勾結,沆瀣一氣,打壓與愛因斯坦理論沖突的理論創新。這個“愛因斯坦教”團體的頭目,包括諾貝爾獎得主格拉肖(Sheldon Glashow)和溫伯格(Steven Weinberg)。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 科技袁人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 科技袁人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 科技袁人

桑蒂利不僅僅用筆做武器,與龐大的占據主流科學話語權的“愛因斯坦教”團體鬥争,還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聲譽。他多次提起訴訟,要求某些出言不遜的審稿人和編輯在學術期刊上道歉,并索賠數百萬美元。他的訴狀動辄長達數百頁,充滿數學公式、實體名詞,還有長長的參考文獻清單。他不請律師,親自上場與被告律師辯論。可惜,他從來沒勝訴過。

桑蒂利還宣稱發明了一種反物質望遠鏡,可以檢測反物質輻射的光,面向業餘天文愛好者銷售。2014年,他宣布用反物質望遠鏡發現了反物質星系。2016年,他發現了“不可見外星實體”在監視地球。然而,“官科”和軍方都對這些發現無動于衷。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 科技袁人

有一位荷蘭的科學部落客佩皮恩·範厄普(Pepijn van Erp),寫了一篇500字的短文對桑蒂利的反物質望遠鏡冷嘲熱諷,成了爆款文章,令桑蒂利大為惱火。他本期待他的望遠鏡能賣出上百萬架,結果被這篇博文一攪和,隻賣出了三架。于是他再次拿起法律武器,将範厄普告上法庭,控告範厄普損害自己的名譽,毀了自己的望遠鏡和磁性分子的生意,造成經濟損失。這場官司打了将近兩年,2018年,法院判決,沒有證據支援他的名譽和經濟損失,桑蒂利敗訴。不過桑蒂利有一樣訴求達成了,範厄普博文的辛辣标題換成了中性陳述句。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 科技袁人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 科技袁人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 科技袁人

最後,我們來想想,民科究竟是什麼意思?民科的本意是業餘科學家,是一個中性詞。确實有些人通過勤奮的學習與鑽研,尤其是跟主流科學界的溝通,成為了卓有成果的業餘科學家。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中國的古生物學家鄭曉廷,他投資興建的天宇自然博物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自然地質博物館,有一種恐龍以他的名字命名。另一個典型例子,是日本的上一任天皇明仁,他是國際著名的蝦虎魚分類學專家(日本天皇兼職做科研60年,發過《自然》和《科學》,被尊為領域專家 |  把科學帶回家)。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 科技袁人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 科技袁人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 科技袁人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 科技袁人

然而,像桑蒂利這樣的卻是另一個方向的演化,從官科變成了民科。說到底,要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民科”,不是看他是不是具有“官科”身份,而是看他做科學的方式。一個堅持科學方法的人,能夠正視與自己觀點不符的證據,能進行理性思辨。而民科不是這樣,他們隻是反複推銷自己的一套話語體系而已,從來不看反面的證據。

民科如果隻是孜孜不倦地進行所謂“科學研究”,問題倒還不大。但如果還要進行“科學成果轉化”,推出産品,就更有必要警惕了。桑蒂利的磁性分子和反物質望遠鏡就屬于這種。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 科技袁人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 科技袁人
比民科的“科研”更可怕的,是民科的“科學成果轉化” | 科技袁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