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要買00175得看吉利年報,更要看2025戰略

文 | 江小花

前天,吉利汽車(港股代碼00175)釋出了2021年度公司财報,報告顯示:在2021年,吉利汽車核心财務名額持續改善,上市公司收入再破千億,同比實作兩位數增長;整體平均單車收入8.8萬元,同比增長9%;全新業務闆塊方興未艾,技術服務和授權服務營收同比增長245%;總現金達280億元,創公司新高。

從去年4季度開始至今,中國汽車行業在資本市場進入了一個漫長的調整期。多數基本面穩健向好的汽車企業,股價卻表現低迷,出現了30—60%的巨大跌幅。以至于在汽車行業人士中流傳一個段子,汽車人不敢買汽車股,因為漲停的都是垃圾股,暴跌的都是績優股。

在前天的年報釋出會上,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悅表示,吉利汽車上市公司的股價與公司實際價值有明顯的差距,并且吉利汽車未來長期具備充足的向上增長動力,相信市場表現終将回歸與公司實際價值相比對的水準。

桂總這話當然不是在鼓勵大家現在就去買吉利汽車的股票,多年的老法師面對嚴厲的港交所不會犯這麼不矜持的錯誤。隻是以現在吉利汽車的顯性價值來看,千億港币的市值,确實存在肉眼可見的低估。

不過,在我看來,要堅定持有00175,最關鍵理由并不是公司眼下的實際價值與市值的差異,而是這家中國汽車一哥的未來,也就是桂生悅在發言中提到的,吉利汽車未來長期具備充足的向上增長動力。

這種持續的動力從何而來呢?我想以市場進展似乎一日千裡,但吉利汽車發展的并不算最心急的新能源闆塊為代表,來給鄉親們聊一聊。

要買00175得看吉利年報,更要看2025戰略

去年三四季度之交,吉利汽車在杭州灣的汽車研究院,隆重釋出了他的2025戰略,今年年報釋出會上,吉利各位上司的發言基本上也是對2025戰略的重申。其實即便對于吉利本身而言,這個戰略的釋出也比預期要晚了一些。不難推斷,原本這應該是一個完整的5年規劃。

但是對于整個行業而言,一點也不算晚。相反,這份以智能電氣化為核心的戰略規劃,是目前我所看到的第一份,對這一輪汽車産業革命全過程,最完整,也最有大型車企轉型參考價值的戰略,展現了吉利對産業變革路徑的全面思考,以及基于這樣的思考,對自身優勢的充分發揮。

相比于大衆正在進行的壯士斷腕一般決絕的電氣化,以及豐田有點意氣用事的一口氣甩出幾十款純電車型的做法,我認為吉利的2025戰略,有以下幾個更值得細品的特點。

要買00175得看吉利年報,更要看2025戰略

其一、絕不因循一時的政策,以及市場的高分貝幹擾,放棄對多元化新能源路線的追求。這主要展現在今年吉利将要開始集中投放的油電混動和超級電混,在2022年,我們就将看到多達10款新能源領域産品上市。

油電混動從來都在工信部列出的新能源陣列中,但除了一些地方支援本地企業,油電混動從未得到過任何說得過去的補助。随着新能源補貼的不斷退坡,很多地方也逐漸取消了對插電混動的幫扶。

但是吉利自始認為,在以零排放為終點的汽車節能化發展軌迹上,混動是繞不開,也不該繞開的重要中間環節。這是市場的真實需求。

對于激進的消費者,直接純電當然是可以接受的選擇。但是新能源闆塊要絲滑順暢的完成對燃油車的革命,那麼提供多層次的選擇,而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是必然之路。

然而,要在豐田已經強勢,歐美基本放棄的狀态下,打出自主混動的存在感,并且切實的把這類産品做成未來一段時間内的支柱型産品,吉利認為必須做出在節能性、無打擾電氣化教育,以及智能化等多個次元上都有引領優勢的技術。

要買00175得看吉利年報,更要看2025戰略

是以,我們看到吉利做出了熱效率達到43.32%的全球最高混動汽車熱效率水準,他帶來了超過40%的燃油經濟性,同時車輛的加速和操控性能也同步實作突破。

要買00175得看吉利年報,更要看2025戰略

我們馬上就會看到,純電續航全面超越100公裡,高功能版超過200公裡的插電混動車型。在今年之内就會從帝豪産品系覆寫到售價超過40萬的領克旗艦車型。這意味着你選擇的是一輛完全沒有裡程和補能焦慮的汽車,但同時,你在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純電駕駛。這才是對“沉默大多數”的消費者進行電氣化教育的最佳選擇。

同時,吉利的新能源化,還有一個特質,就是在新能源化的程序中,從來不因為一類産品是否代表最前沿的新能源技術,而忽視其消費者的核心期待,比如安全性和智能化。

要買00175得看吉利年報,更要看2025戰略

即便是燃油産品,如中國星系列,也從來力求在智能化方面颠覆同級,這是這個吉利旗下的高端系列能迅速擴大市場佔有率的關鍵。吉利的油電混動和“超級電混”系列更是如此,全部産品都按照吉利4.0時代的智能架構進行配置。在混動車型中,吉利雷神智擎Hi·X第一次實作了動力系統的FOTA。并且車輛都配置了自适應、自學習的能量智能管理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中國星系列,經過幾款颠覆市場的強勢産品的沖擊,已經形成了對于吉利品牌的燈塔效應,通過中國星系列,一個中國品牌,第一次依托現有品牌本身,而不是新締造一個品牌,完成了一次大幅突破售價天花闆的突破。

這種燈塔效應,在吉利的超級電混時代,乃至在純電時代,會發揮得更加突出。中國星的成功閃耀,是吉利4.0時代開局的最亮眼手筆。他打開了吉利品牌廣闊的發展空間,終結了吉利在3.0時代隻能在狹窄的價格空間内,推出多款産品的低效發展架構;并且必然整體提升吉利品牌的市場形象和市場容量,這是在今年财報中顯示出吉利汽車單車實作收入大幅提升的根本。

在吉利的新能源時代,随着超級電混、浩瀚平台下支援的純電技術的加持,中國星的上方空間已經被拓展至30萬級别。吉利品牌作為吉利汽車旗下閱聽人面最廣、普及度最高的汽車品牌,向上之路被中國星一舉鋪平。

今年元旦,我寫的2022年開年稿件中,就預測過,油轉電的能源疊代,無論從哪一個方面,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其中可能發生反複的環節大到國策、外交,小到産業參與者的明争暗鬥,絕無可能如一些加電大佬們說的那樣一帆風順。開年電車市場的走向,以及産業鍊的各種狀況也印證了這個判斷。

而包括插電混動在内混合動力産品,将在電氣化的第一階段,最大規模的承接傳統燃油車的使用者轉型。這是最符合市場邏輯的市場路徑。

這句話成立的前提,就是吉利雷神智擎Hi·X混動給出的答案:企業必須為市場提供在智能化、節能性和汽車本身性能上都符合時代期待的産品。而不是說,僅僅把混動車造出來就好。就好像很多企業說的電氣化,似乎隻要把油改了電就算是轉型完成了一樣。這樣的産品邏輯是不符合時代要求的,轉型更新也定難建功。

我在跟幾乎所有嗷嗷轉型中的規模車企聊未來聊理想的時候,第一句話永遠都是,我們必須立足于發揮自身優勢。什麼叫立足自身優勢,吉利的雷神智擎Hi·X混動就是。

對多元化新能源政策的堅持,既是對新能源路徑多向性的全面審視,也是對市場需求決定企業方向思路的笃定和忠誠。多個産業的變革告訴我們,大型企業面對變革的轉型,隻有忠誠于市場需求,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事實上,在2022年,我們看到了一批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不約而同地在混動和插電混動領域發力,之前甚嚣塵上的電氣化大躍進路徑,會從今年開始回歸應有的路徑,而在這些産品中,吉利的雷神智擎Hi·X混動軍團無疑是市場引領者。

要買00175得看吉利年報,更要看2025戰略

其二、吉利不因為市場的波動而改變自己的節奏,更不會放棄自己的原則。吉利的原則,也就是這家企業作為中國第一家民營整車制造商能發展至今的根本,就是他在精神上永遠追求制造最多人喜愛并使用的最好的汽車;在行動上,就是永遠把已經掌握的最好的技術,以最快的速度投入量産。

把已經掌握的最好的技術,以最快的速度投入量産,或許這在某些人眼中,依然還是慢的。因為更容易被接受的邏輯,是無論如何要取得先機,殺進去再說。比如,吉利在過去幾年裡經常面對的诟病,就是藍色吉利行動沒有如期實作,尤其是純電領域,發展遲緩。

但是,對于吉利而言,在純電領域的規模發力,必須要等他最強的架構ready,盡管吉利已經為此準備了八年,長于大多數新勢力的建立時間。吉利的理念不接受像很多企業那樣,造一批迎合性的電車先卡位。吉利的位置就是中國汽車工業的代表企業,是以面對新時代,吉利需要的一樣是代表中國汽車工業最高水準的産品。

去年,吉利同步迎來了純電品牌幾何的大幅增長和純電高端品牌極氪的釋出和傳遞。極氪是吉利汽車新能源王炸,他既是浩瀚架構和GEEA 2.0電子電氣架構兩大王牌架構的産物,又是對企業轉型賽道的選擇。

盡管在最初的傳遞過程中,極氪出現了使用者抱怨等問題,但是,從兩個方面,我們看到這個品牌可以迅速的擺脫起步的羁絆,走上高速發展的軌道。其一、所有出現的問題,都是一個新型汽車企業在初期經驗不足産生的階段性忙亂所緻;其二、極氪産品的核心環節,沒有出現問題,并且産品力在同價位上中明顯出類拔萃。

極氪在短暫的蹒跚過後迅速的找到自己最舒服的節奏。汽車企業全新技術、全新生産線的投産,在初期難免有一些問題,但是吉利從來沒有出現過關鍵技術上的死結。這就是吉利在企業進化中,苛求技術完善方能投産的成果。

是以,前天的釋出會上,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信心滿滿的強調,極氪2025年達成年産銷65萬輛的目标不變。這是産品自信帶來的信心。

對吉利來說,其需要的新能源化,是落地就完善的,并且發展邏輯上能代表未來産品方向的産品和解決方案。市場的期待和産品的完善,是吉利決定新能源節點的根本,而不是資本的喧鬧和機會主義的想法。

同時,幾何作為吉利汽車普及型電動車産品,經過了2021年的大幅增長之後,産品已經調整到适銷對路的頻道,2022年吉利将開放他的G網和L網,為之賦能增量。

此外,此前吉利方面就表達過,在吉利汽車内部,每一個品牌都是智能電氣化時代的參與者,吉利和領克作為吉利汽車的核心品牌,肯定不會止步于電混,而是會跟随清潔能源的趨勢一路行遠。也就是說,吉利與領克會各自根據自身品牌的特性和發展需要推出各自的智能電氣化産品。

在我看來,吉利與領克的純電宜早不宜遲。領克獨特的品牌定位成功,已經證明,現在的使用者購買汽車産品,個性化的力量遠大于從前。如今的吉利與領克完全做到了部分價格區間重疊,非但沒有互相争奪,相反卻是1+1大于2的理想局面。

是以,在人群更加細分,設計空間更加無界的智能電動車領域,極氪、領克、吉利三個個性鮮明的品牌,完全可以各自根據品牌的特色,以及發展的需要,各自同步發展純電智能産品。這也是浩瀚平台強大的定制化能力所能承接的。

是以,在吉利做好了架構和技術準備的當下,吉利純電和領克純電的快速落地,無論對兩個品牌本身,還是對吉利整個的新能源産品的布局,都會起到完全正向的作用。這一點,應該吸取領克推出時最初的經驗,當初吉利因循傳統的思路,害怕吉利向上與領克形成沖突,結果一定程度上遷延了吉利向上的步伐,導緻吉利在幾年裡在10—15萬區間低效重複出車;而領克本身也沒有在這種保護中獲益,直到領克03,領克才真正找到了自己應有的定位。

純電大機遇目前,這樣的經驗,吉利不可不察。既然準備好了,那麼就猶豫不得。以吉利和領克當下的品牌力,以及極氪帶動的對吉利純電的高認知度,三個品牌勢必能形成互相烘托的勢能。而這恰是吉利的架構優勢與品牌優勢結合而成的獨特優勢,是其他企業目前不具備的。

要買00175得看吉利年報,更要看2025戰略

其三、吉利對新能源化産業轉型的全過程審視最完整、清晰和理性。

在2025戰略中,雷神動力總成品牌釋出、全産業鍊清潔能源化和智能技術全棧自研,展現了這一點。

雷神動力的内涵非常豐富,這代表了吉利對未來市場對多種高效動力總成産品的豐富需要的判斷,也表達了吉利對選擇各種能源方式的使用者都提供最優質的産品的承諾。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傳統企業在電氣化的過程中,事實上采用的粗暴的轉型路徑。一些國際大企業也弱化甚至放棄了對純電以外技術和産品的繼續投入。當然,在進行這些選擇的時候,大公司們的措辭充滿激情和夢想,但這不是對使用者負責任的大企業應該選擇的态度。

吉利則不同,依托過去十年建立起來的領先架構優勢,吉利選擇在燃油、混動、純電等市場都還将長期需要的點位上同步研發、優化、推進的政策,從吉利3.0時代開始,到如今的4.0時代,吉利力求在所有動力形式中,提供同級别最出色的産品,并且確定各種動力形式都仍然保持高效化的持續發展能力。

這種出色的定義,不局限于動力總成,還展現在時代需求的同步上,吉利的智能應用,從高端産品向全系配置的周期的最短的,這是吉利在産品思路上對時代需求的回應。

要買00175得看吉利年報,更要看2025戰略

吉利控股集團CEO、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及執行董事李東輝在年報釋出會上提到,吉利在2021年,技術服務和授權服務上取得的進展是喜人的。這就是對吉利這樣的大企業,堅持為所有客戶提供優質、可持續産品思路的明确回報。

随着很多企業對有内燃機産品技術的戰略放棄,吉利在未來十到二十年内,技術服務和授權服務的業務闆塊還将快速擴大。吉利汽車集團進階副總裁、吉利動力研究院院長王瑞平所說的吉利技術供應全球,絕非異想天開。

智能技術全棧自研,是智能2025戰略的核心。這同樣是吉利面對汽車産業革命明确回答的一個靈魂命題。至今而言,還少有其他汽車企業作出如此明确的回答。這種明确不隻是言辭上的,更加是行動上的。

要買00175得看吉利年報,更要看2025戰略

比如,吉利所說自研的内涵,明顯包括了頂級晶片設計、大資料分析與應用、衛星網絡覆寫等關鍵方面。說得明白一點,當汽車乃至出行行業走入智能産業階段,吉利沒有打算在未來決定産業方向的核心命題上,把脖子交給别人,并且吉利認定智能自主本身在未來是産業的關鍵增長點。

盡管很多網際網路、通信技術企業,為了給自己打氣,都把它們進入汽車業的決策視為降維打擊,核心意思就是它們在科技、大資料群組織形式方面顯然要優于汽車企業很多個身位。沒錯,它們會遇到很多選擇把自己的智能化後背交給它們的車企,但他們同樣也會面對吉利這樣的車企,來硬剛它們的傲慢。

而吉利汽車實作智能全棧自研的底氣從何而來?其實就八個字,無界融合、自我革新。

我們跳出吉利汽車的範疇,來審視整個吉利,在過去的這麼多年裡,吉利控股集團,以及吉利科技集團,通過并購、投資、技術合作、共創、自研自建等多種形式,以罕見的包容開放的全球化企業姿态,為吉利積攢了大量的前沿科技家底,這些項目從科技、通信技術、金融、大資料等各個方面持續推進發展,正在并将不斷反哺吉利汽車。回過頭來你可以看到,吉利的所有投融項目,都是為了拱衛吉利汽車這個主體而來。

而自我革新的核心,是吉利汽車對内部文化和人力資源的改造和激發。

2021年春節,安聰慧就對内發出了吉利汽車對人才不設限的宣言,表達了打破傳統企業架構,對科技吉利需要的人才進行扶持、培養。今年春節,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在此基礎上,對全體吉利員工發出了“讓每個吉利人發出光輝”的倡導。一個企業不可能每個人都是科技型人才,但一家科技企業的所有人都應該按照科技企業的精神來發出自己的光輝,這是吉利對自身最深刻的革新。這也是很多大型企業難以完成的自我革新。

按照淦家閱的說法,兩三輪人員積累下來,隻要自己做好了,不存在彌補不了的差距,也不存在掌握不了的核心技術。

要買00175得看吉利年報,更要看2025戰略

對于這些關鍵問題的回答,展現了吉利對産業演變路徑的完整認知,而把這種認知落到行動上,必不可少的兩個前提是領先并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技術實力,以及企業在建立共識的基礎上的自我進化能力。

吉利是在把産品新能源化、企業科技化和産業革命的彼岸與階段、使用者的情感期待與現實需求等多個時代命題融合在一起審視,形成了2025戰略,也就是吉利的智能電氣化戰略。

概括而言,我認為這是我目前看到的最展現大型汽車企業思考的一份戰略。也是我認為00175值得做中長期價值投資的原因。

因為原本吉利最讓人覺得放心的一點,就是這家企業的戰略定力和與之比對的執行力。

如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所說:吉利汽車從建立開始,企業戰略就沒有偏差過,企業的起落無非是我們執行做的好壞。自從2007年甯波宣言之後,吉利就找到了執行與戰略之間的同步,并且堅持至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