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摔倒後,為啥大人越哄越哭?了解原因後,媽媽學會狠心忽視

文|菁媽

孩子摔倒後,為啥大人越哄越哭?了解原因後,媽媽學會狠心忽視

浩辰一歲開始學走路,在小區裡面搖搖晃晃地像隻小企鵝一樣在前面蹒跚學步,奶奶就像個老母雞一樣護在後面,生怕孩子摔倒了。

那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奶奶擔心浩辰摔倒了,沒一會兒,小浩辰就真的一個踉跄摔在了地上。

小浩辰摔在地上的時候,沒有哭也沒有鬧,而是覺得很好玩,手還在地上摸來摸去,用手感受地闆是什麼感覺。

孩子摔倒後,為啥大人越哄越哭?了解原因後,媽媽學會狠心忽視

奶奶卻是大吃一驚,心疼得無以複加,趕緊跑過去抱起小浩辰說,呀,乖乖怎麼啦?摔倒了呀?疼不疼呀?不怕不怕,奶奶在這裡。

奶奶的大呼小叫讓浩辰感受到原來摔跤這麼可怕,馬上哇地哭了起來。

奶奶看到浩辰哭了就更心疼了,一邊摸着浩辰的小手小腳趕緊觀察有沒有哪裡受傷的,一邊說不要怕不要哭,奶奶在這裡,奶奶抱抱,都是地闆壞,害我浩辰摔跤,奶奶踩它。

奶奶用力地在地闆上踩了兩腳說,這個地闆壞,我們打它。

孩子摔倒後,為啥大人越哄越哭?了解原因後,媽媽學會狠心忽視

浩辰聽了反而哭得更厲害了,跟着奶奶說地闆壞壞……

這樣的場景你是不是也經常會看到呢?

孩子摔倒了家長很緊張,跑過去哄的時候卻發現,越哄孩子哭得越厲害?

反而媽媽如果在旁邊聊天,孩子走路摔跤了,媽媽沒留意到,孩子卻沒有哭,甚至會自己慢慢地爬起來接着走。

為什麼孩子摔倒之後,家長越哄孩子哭得越厲害呢?

孩子摔倒後,為啥大人越哄越哭?了解原因後,媽媽學會狠心忽視

孩子摔倒後越哄哭得越厲害,主要有三個原因,看完媽媽就知道

原因一:孩子想掙脫束縛

走路就是孩子的第2次分娩,孩子學習走路其實就是想掙脫父母的束縛,希望能夠自己做主,自己的腳自己做主,想去哪裡就去哪裡,自己的身體自己做主。

當他學走路的時候,孩子是非常開心的,而走路摔倒就是一個小小的挫折,孩子是能夠接受的。

但如果媽媽上去抱着孩子哄着孩子,就會讓孩子覺得,獨立實在是太難了!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受挫敗,想離開父母,結果還是離不開,是以孩子難過地哭了起來。

孩子摔倒後,為啥大人越哄越哭?了解原因後,媽媽學會狠心忽視

原因二:孩子摔跤不覺得疼,父母的安撫反而讓孩子感受到委屈

心理研究發現,孩子對痛覺的敏感度要比成人的要輕很多。

孩子摔跤的時候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疼。

我們覺得摔跤就非常的疼,痛徹心扉,但孩子經常摔這摔那的,他隻是哭了一下,他并沒有覺得這麼疼。

是以孩子摔跤的時候其實并不會覺得很疼,隻是父母去哄孩子的時候會讓孩子覺得,這個疼突然在父母的安撫之下變得更加尖銳了,變得更疼了,而且也覺得委屈了。

是以孩子就會哭了起來。

孩子摔倒後,為啥大人越哄越哭?了解原因後,媽媽學會狠心忽視

原因三:父母的情緒會感染孩子

父母的情緒、心情都會傳染給孩子,如果父母情緒良好或者是父母平時心情比較平和的,那麼孩子心情也比較平和。

孩子在摔倒的時候,如果媽媽大呼小叫,或者奶奶很緊張的表情和情緒,都會感染到孩子。

這會讓孩子覺得,本來我覺得摔跤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那父母這樣的表情是不是代表摔跤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呢?

父母都有這樣的情緒,我是不是要做出反應,而孩子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哭鬧。

是以孩子摔倒為什麼會越哄越哭,那其實孩子哭是父母的反應引起的,而并不是摔跤這件事情引起的。

孩子摔倒後,為啥大人越哄越哭?了解原因後,媽媽學會狠心忽視

孩子走路摔倒時,聰明的父母學會5步走,讓孩子更自信勇敢

第1步:裝着看不見

父母裝着看不見,如果孩子摔得不重,他就會自己爬起來繼續走,也就不會把摔跤這件事看得那麼嚴重。

第2步:如果孩子自己哭起來,父母走過去蹲下來

孩子摔倒之後會哭,可能是傷了,那父母要及時給孩子情緒上的安慰,是以要走過去,蹲下來跟孩子平視,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在你身邊。

第3步:讓孩子自己站起來

之是以不要抱起來,是擔心孩子摔傷了一些關節或者骨頭,是以這個時候父母鼓勵孩子站起來,就是為了确認孩子重要的關節有沒有受傷。

孩子摔倒後,為啥大人越哄越哭?了解原因後,媽媽學會狠心忽視

第4步:确認孩子有沒有受傷

如果孩子能夠自己站起來,那說明沒有什麼大的傷,再觀察一下孩子的頭部,如果沒有摔到頭,那沒有太大的問題。

摔到頭部的話,那要确認孩子有沒有精神恍惚,會不會想睡覺,如果有這樣的情況要及時送醫院,可能是腦震蕩了。

第5步:鼓勵孩子

孩子摔倒之後爬起來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需要處理傷口,那就要鼓勵孩子繼續走下去。

孩子摔倒後,為啥大人越哄越哭?了解原因後,媽媽學會狠心忽視

孩子摔倒之後,你的反應會決定孩子在走路這件事情上有沒有更順利,也決定了孩子以後會不會更獨立,更自信,更果敢。

(圖檔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