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漲一萬多都不好意思叫自己“造車新勢力”

如果到現在還沒官宣漲價的品牌,那就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了。目前已經有超過20家車企宣布旗下新能源産品漲價,漲幅最高的已經超過3萬。在這股浩浩湯湯的漲價潮中,最少的也漲了幾千,最多的甚至漲了3萬。

而且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共性,越是标榜自己是造車新勢力的品牌漲的越猛。一萬塊錢是進入造車新勢力的“入場券”。

這下一下就打破了大家對造車新勢力“唯唯諾諾”定價的印象。因為在大家概念裡,造車新勢力還都是燒錢賣車,就算成本價格補貼這些有個變動,都屬于那種打碎了牙得往肚子裡咽的角色。

為什麼這次漲價潮大家都這麼沉不住氣?

首先确實新能源材料漲價是個火燒屁股的事情。

作為電池正極材料的電池級碳酸锂自2021年以來持續上漲,2022年3月其均價更是超50萬/噸,較年初增長近7成,達到了曆史新高。

不漲一萬多都不好意思叫自己“造車新勢力”

前幾天鎳的期貨價格也是被市場給拉爆了。作為電池必備金屬的鎳到底瘋狂到什麼程度?中國最大,也是全球最大的鎳生産開采商青山控股,擁有天量的鎳資源。在期貨市場日常套保,開出了20萬噸鎳的空單。

結果2天的時間,鎳價被推高了247%,要知道期貨可是自帶十倍杠杆,做多鎳的炒家有多爽可想而知。

不漲一萬多都不好意思叫自己“造車新勢力”

最後大空頭青山控股連保證金都交不起。青山控股這個世界500強排名第279位的鎳大佬,差點被多頭打的粉身碎骨。最後國家出面幫助,倫交所又出台新規。這才保住了青山沒有被打的元神消散。

由此可見電池原料市場的瘋狂。

但即使是這樣,漲價也能漲出來身份差距。就是傳統車企的漲價幅度,要遠低于新勢力車企。

而包括奇瑞、比亞迪、長城等幾家的新能源品牌,漲價幅度基本都控制在3000-6000的範圍内。而造車新勢力普遍都漲價過萬。

特斯拉漲價1-3萬;小鵬漲了很多次,加起來也有1-3萬了;就算是隻配備了40kwh小電池,增程式的理想ONE,還漲了11800。

不漲一萬多都不好意思叫自己“造車新勢力”

這幾乎不存在供應商把控的問題,國内一共就兩家電池供應商,甯德時代和比亞迪。大家新能源車的銷量除了特斯拉以外,幾乎都差不多,也幾乎不存在漲價厚此薄彼的情況。

是以現在新能源車漲價已經被炒成了一個熱門話題,似乎變成了誰長的多,誰的新能源含量和科技含量就越高。

甚至在一些社交媒體平台上,某些造車新勢力的粉絲,會以漲價多而自豪。

但是從車企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是一次造車新勢力的抗風險的測試。其實這些造車新勢力完全可以不漲這麼多錢。但是就算不漲價,退補等等政策的沖擊近在眼前,未來也面臨着消費者購車需要多繳費的問題。

是以這次電池的漲價,是各大造車新勢力對于自己溢價能力的一種壓力測試。

而且傳統車企複合能力強,新能源對銷售基本盤的影響非常小。但是造車新勢力不同,全部銷量來自于新能源産品的銷售。是以這對于造車新勢力是一種考驗,也可以測試出,其面對未來風險波動時候的抗壓能力到底有多強。

這個測試結果兩個月以後就會在銷量榜單上見分曉。

不漲一萬多都不好意思叫自己“造車新勢力”
不漲一萬多都不好意思叫自己“造車新勢力”
不漲一萬多都不好意思叫自己“造車新勢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