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居》:海清和童瑤兩個女人一台戲,為什麼海清更能讓人共鳴

《心居》:海清和童瑤兩個女人一台戲,為什麼海清更能讓人共鳴

最近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心居》,應該有不少人都看過了吧!

在電視劇的第一集中,就有一個鏡頭專門特寫了海清的獨白,她的台詞也說出了整部劇的核心:房子。

《心居》:海清和童瑤兩個女人一台戲,為什麼海清更能讓人共鳴

劇中兩位大女主分别是45歲的海清和37歲的童瑤。兩人在劇中角色反差很大,一個是買房難一個還想再買一套房,先來說說海清吧:

外地媳婦馮曉琴

海清在劇中飾演的是馮曉琴,馮曉琴是一個在上海打工,然後嫁給上海人,在上海生活的外地媳婦,奮鬥一輩子的目的就是能在大城市安家。

在她看來,“房子是一個人的臉面”“内環中環外環,商品房經濟房拆遷房”買什麼樣的房子就是什麼樣的人。

《心居》:海清和童瑤兩個女人一台戲,為什麼海清更能讓人共鳴

馮曉琴當初認識了上海老實男人顧磊,大着肚子嫁到條件還不錯的顧家當家庭主婦。

家裡一共住着六口人,馮曉琴和老公兒子,顧父和顧老太太,馮曉琴妹妹。一家老小全是馮曉琴一人在照顧,馮曉琴自從10年前嫁到顧家,就給顧家當了10年的“保姆”。

《心居》:海清和童瑤兩個女人一台戲,為什麼海清更能讓人共鳴

每天的生活就是圍繞顧家三代人,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準備一家人的早餐。

然後挨個喊顧家人吃飯,吃完飯就是送兒子上學,回到家還要打掃屋子洗衣服,總之是有忙不完的家務。

《心居》:海清和童瑤兩個女人一台戲,為什麼海清更能讓人共鳴

在看電視劇的時候,相信很多女人會在馮曉琴身上找到很多共鳴,這也是為什麼馮曉琴後來渴望買房也更容易被觀衆了解。

因為生活中有很多女人在婚後選擇為家庭做出犧牲進而當起家庭主婦,她們身上有很多共同點那就是都省吃儉用,攢下錢來未來給自己乃至兒子買房。

《心居》:海清和童瑤兩個女人一台戲,為什麼海清更能讓人共鳴

劇中馮曉琴在看到公公的眼鏡腿壞了,她沒有說是重新給公公買副眼鏡赢得一個好兒媳的美譽,而是想辦法用萬能膠粘上然後給公公湊活用。

馮曉琴這麼操持家她圖什麼?不就圖老公在外打拼能夠事業有成,然後一家三口換一個大一點的房子搬出去住嘛。

《心居》:海清和童瑤兩個女人一台戲,為什麼海清更能讓人共鳴

但老公顧磊一點也不争氣,工作也是靠着阿姐幫忙找,财會證也是在馮曉琴的催促下考了幾次都沒有過。

事業上沒有任何上進心;生活上更像是一個巨嬰沒有一點獨立能力,凡事都得馮曉琴操心。

《心居》:海清和童瑤兩個女人一台戲,為什麼海清更能讓人共鳴

想指望老公買房也是遙遙無期,雖然在上海生活了10年之久,但想要在上海買個差不多年的房子也非易事。

但對于“買房一事”馮曉琴執念很深,在她看來,上海房價水漲船高一點也不等人的,早買早劃算,即便自己和老公顧磊連房子的首付都交不上。

《心居》:海清和童瑤兩個女人一台戲,為什麼海清更能讓人共鳴

還有什麼辦法呢?問家人最好借錢呗,在馮曉琴地施策下,讓顧磊問自己的阿姐顧清俞借錢。

借錢買房的事情,馮曉琴和顧磊已經醞釀好長時間了,就差一個合适的時機。

恰逢顧清俞生日,平常工作繁忙一向很少回家的顧清俞也在顧父的催促下回家吃生日宴,夫妻倆為了計劃成功,馮曉琴當天還專門送上了一份禮物,“貼着LV貼紙手織的圍巾”。

《心居》:海清和童瑤兩個女人一台戲,為什麼海清更能讓人共鳴

按常理來說,姐弟之間幫忙也是情理之中,但顧清俞卻當衆表明态度不借錢理由是自己即将也要買房着急用錢。

在馮曉琴看來,雖然是老公顧磊張口借錢被親姐拒絕,但實則是小姑子打的是自己的臉。

《心居》:海清和童瑤兩個女人一台戲,為什麼海清更能讓人共鳴

因為自從馮曉琴嫁到顧家,整個家中處處提防自己的就是這個比自己年齡要小的阿姐顧清俞。

顧家一遇到問題,就會把最有本事的顧清俞叫回家主持大局,然後一家人避開馮曉琴關在一個房間内開小會。

《心居》:海清和童瑤兩個女人一台戲,為什麼海清更能讓人共鳴

比起外來媳婦馮曉琴,顧清俞上海長大又見慣了大場面,在她看來,馮曉琴當初挺着大肚子嫁給自己弟弟顧磊當媳婦就是别有目的,如今還要撺掇顧磊問自己借錢買房出去單過。

顧清俞不借錢的目的也有自己的考慮,畢竟馮曉琴照顧一家老小這麼多年,倘若她一旦搬出去住,家裡長輩便無人照顧,到時候她再翻臉不認人豈不是更嚴重。

《心居》:海清和童瑤兩個女人一台戲,為什麼海清更能讓人共鳴

俗話說,兩個女人一台戲,而這個阿姐同樣不簡單。下面說一說童瑤飾演的阿姐顧清俞:

上海女人顧清俞

如果說海清飾演的馮曉琴嘗盡人間煙火,每天的打開方式就是在廚房做飯;那童瑤飾演顧清俞則有點不食人間煙火,每天的打開方式就是聽音樂做瑜伽美容護膚。

馮曉琴買房追着中介要房源,而顧清俞則是中介主動給自己打電話已經預留VIP房源,兩個人的生活差距一目了然。

《心居》:海清和童瑤兩個女人一台戲,為什麼海清更能讓人共鳴

就是這樣兩個看似毫無交集的人卻因為顧磊的原因而不得不相交,成為了水火不容的姑媳關系,互相不了解和瞧不上。

童瑤在劇中飾演的是顧家長女顧磊的姐姐顧清俞,有顔值有能力會賺錢,在投行公司擔任高管,身邊從不缺乏追求者,但36歲至今未婚,也是馮曉琴不能了解的“大齡剩女”。

《心居》:海清和童瑤兩個女人一台戲,為什麼海清更能讓人共鳴

在馮曉琴還在想辦法為公公修補眼鏡腿的時候,顧清俞轉頭就送給老爸一副大品牌的眼鏡。

而馮曉琴送給顧清俞的“LV圍巾”也轉頭戴在了家裡保姆的脖子上,畢竟顧清俞一眼就看出來是假貨,顯然不符合她的身份她更戴不出去,但是礙于面子她還是收下了。

兩人一直沒有捅破的窗戶紙也在互相表面客套下一直被隐藏着,但終究會被捅破。

《心居》:海清和童瑤兩個女人一台戲,為什麼海清更能讓人共鳴

顧磊的意外離世成為兩個女人的沖突爆發點,再也不用表面裝作客氣而是劍拔弩張,将顧磊的去世歸咎在對方身上。

還記得之前有說過顧家人喜歡開小會而避開馮曉琴嗎?無意間被馮曉琴聽到,顧清俞告訴顧磊馮曉琴心眼多,嫁給上海男人搞定上海戶口,接下來就是貪圖顧家房子。

馮曉琴聽到後一怒之下憤然離家出走,而顧磊追出去的時候卻滾下樓梯,頭撞玻璃,搶救無效離世。

《心居》:海清和童瑤兩個女人一台戲,為什麼海清更能讓人共鳴

在顧清俞看來,顧磊是因為追馮曉琴才去世的;在馮曉琴看來,顧清俞就是間接傷害顧磊的人,如果沒有顧清俞的一直猜忌,就不會發生後來的一切。

海清和童瑤兩位視後這一段的表演将劇情推向了高潮,也引發網友的激烈讨論。兩個女人在靈車前面面相觑一言不發,但打心眼裡都認為是對方導緻了顧磊發生意外。

《心居》:海清和童瑤兩個女人一台戲,為什麼海清更能讓人共鳴

是不是隻要顧清俞一開始就借錢給馮曉琴買房,顧磊就不會去世?看似合理實則不然。而顧清俞為何明明有錢卻遲遲不借給馮曉琴買房,一方面是提防馮曉琴,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的原因。

雖然顧清俞一直被暴發戶的男閨蜜展翔(張頌文飾)追求者,但卻遲遲忘不掉自己的前男友,而她想要買房根本不是自己沒房住,而是想要買下那棟曾和前男友回憶的房子。

《心居》:海清和童瑤兩個女人一台戲,為什麼海清更能讓人共鳴

還記得馮曉琴在開頭說的那句話:房子,從來不僅僅是錢的事。兩個女人無形中都被困在了“房子”裡,又因為房子而生活發生變化。

在我看來,兩個女人本身并沒有錯,隻是角度不同想法不同,馮曉琴不能了解顧清俞那麼有錢為何不幫助自己的親弟弟和自己,而顧清俞自始至終都沒有把馮曉琴當家人認為她别有目的。

往往都忽視了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都是為了一家人的生活變得更好。

《心居》:海清和童瑤兩個女人一台戲,為什麼海清更能讓人共鳴

《心居》心居何處?何為家,隻不過是生活讓我們如此活着!對某些人來說,房子就是生活的希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