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編按】市面上關于故宮的圖書琳琅滿目,如何将這一選題做出創意是每個出版機構、出版社思考的問題。對于樂樂趣來說,最大的優勢是原創能力和新穎書品形式。樂樂趣團隊發揮自身優勢,推出《揭秘故宮系列(套裝4冊)》,成為揭秘翻翻書系列的又一重磅作品。從選題的誕生,到最後圖書的出版,策劃編輯郭曉宇記錄下整個過程,也讓讀者得以了解,優秀作品背後,每一位參與人員追求完美和極緻的做書态度。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定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定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闆
《揭秘故宮系列(套裝4冊)》
出版社:未來出版社
作者:王志琳 鄭玉涵 何佳瑗 鄭甯娜
出版時間:2022年03月
擁有600餘年曆史的故宮,是當之無愧的中華傳統文化代表性大IP。創意設計與文化底蘊的相得益彰讓“故宮熱”持續升溫。在少兒出版界,各家出版機關或以精彩圖畫或以知識科普,呈現着故宮的顔值與内涵。
盡管故宮題材的少兒圖書花樣百出,主打産品互動性的樂樂趣再度另辟蹊徑演繹“紙上功夫”,其新近推出的“揭秘故宮”系列四冊圖書,每本書設定近80個翻翻頁,在動手動腦中為小讀者生動上演一堂“故宮裡的傳統文化課”。

參與“揭秘故宮”項目的編輯們和設計師們
面對這部号稱“帶孩子遊遍故宮的曆史人文寶典”的火熱出爐,策劃編輯郭曉宇在編輯手記中卻稱該書是一份遲到兩年的答卷,這個選題經曆了怎樣“做不下去”的周折,這部科普翻翻書又是如何寓教于樂盡現故宮六百年歲月的傳奇故事,這些都将在她的字裡行間找尋到答案。
續寫王牌産品優勢,
呈現一座有溫度的“城”
2019年的春天,那時的郭曉宇在做一個傳統文化方向的策劃案時對“故宮”提起了興趣,聯想到故宮即将于次年(2020年)迎來600歲生日,這個好時機無論哪個編輯都不想錯過。
回歸現實,一個選題的誕生絕不是頭腦發熱的結果,知己知彼地仔細分析才是穩紮穩打推進的堅實基礎。
原創能力和新穎書品形式一直是樂樂趣的最大優勢。“如果把大陸優秀又多樣的文化魅力,用我們樂樂趣的王牌産品——‘揭秘系列’講給小朋友,那豈不是一件美事。”揭秘翻翻書系列是樂樂趣一支口碑與銷量雙豐收的長青産品線,其包羅萬象的豐富内容既涉及硬科普和學科類知識,也将展現中華傳統文化魅力作為落腳點。這就要說到備受小讀者和家長青睐的“揭秘華夏”系列,雖然隻推出了兩輯,卻引發了一股“國風熱”,其中“揭秘四大名著”更是取得了月銷量5000餘套的好成績,足以證明家長和小讀者對其的認可。有了成功經驗的打底,讓郭曉宇信心倍增,一個“不成熟又看起來很靠譜”的策劃方案應運而生。
那時它的名字叫“我們的故宮”
明确自身優勢的同時,也要對市面上書品有清晰了解。為了迎接第二年的“故宮六百年”,市面上相關書品已經漸漸多了起來,人們對于故宮的關注熱度也在不斷上升。圖書種類百花齊放的另一面,是對于消費者而言,選書成了一道挑花眼的難題。如何做出樂樂趣自己的特色,避免同質化,就成了擺在郭曉宇面前的第一個考量要點。
這時,她想起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文物修複專家穿越百年觸摸先人制造、使用過的物品,盡心盡力修補和還原的匠人精神令郭曉宇敬佩不已。她這樣寫到:其實,人們在努力維護的不僅是文物和建築本身,也是在守護一代又一代人生活過的家,更是在守護一段跨越了六百年的活生生的曆史。
去采風,用雙眼雙手感受真實的故宮
“揭秘故宮”系列的核心理念已在郭曉宇心中浮現——讓孩子明白故宮不是活在過去的曆史,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博物館,它就在身邊,一直在無言之中告訴我們它曾經的故事。
全新角度講述故宮文化,
廣泛涉獵把好知識選取關卡
曆史、建築、文物、禮儀、服飾、制度、宮廷文化、藝術……“揭秘故宮”系列中涉及的知識涵蓋近十個領域,一氣呵成看盡600歲紫禁城的方方面面。然而,如何選取串聯故宮人事物的主線呢?對此,郭曉宇放棄了從時間線、建築或人物等常見角度出發,而是選擇了通過四冊圖書,以四個由小到大的視角來解讀故宮的盛大。
四冊書的主題從“古代故宮人普通的一天”,到“在故宮裡過節、參加典禮”,再到“體驗在故宮中穿越一年四季”,最後落腳到“六百年”這個最為宏觀,也是最為難講的一個主題。這樣一個不斷擴大的視角,通過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延展,讓小讀者了解一個有溫度的故宮更為輕松“接地氣”。
另外,樂樂趣的創作團隊還在這裡埋下了一個“彩蛋”,也就是這四個主題之間還存在一個巧妙的互補關系。例如,《揭秘故宮的一天》的内容會非常具體和細碎,它所展現的不隻是皇家人,還有太監、宮女、臣子等普通人的日常,希望這樣的呈現能更貼近小讀者的生活,是以書中還包括吃飯、睡覺、上課、玩樂、工作等等生活化的子主題。而像《揭秘故宮的四季》就比較傾向節氣、習俗、服飾和飲食等與季節相關的内容,《揭秘故宮的節慶》講述的更多是禮儀、制度等凸顯皇家風範的知識。至于《揭秘故宮的前世今生》,正如其名凝結着時間的厚重感,但是畢竟用短短八個頁面濃縮600年曆史實在太難了,是以這本書挑選了最有代表性的八個時間點/段,把内容重點放在古代和近現代曆史、文物、古今演變等層面。這樣一來,既解決了無法将故宮這麼大量級的主題放進一本書講述的困擾,又用四個視角不同、各有側重的主題增加了豐富程度,擴充了趣味性的施展空間。
《揭秘故宮的一天》是隻看标題就能感受到有趣的程度,插畫中藏着很多“小心機”
《揭秘故宮的節慶》《揭秘故宮的四季》兩種不同的風格
《揭秘故宮的前世今生》每一頁所對應的不同曆史階段
故宮悠久曆史的背後所涉及的知識體系非常龐雜,不僅有人們所熟知的曆史、建築、宮廷文化、文物等方面,還包括服飾、禮儀制度、政治、藝術、民俗、科技等意想不到的層面。怎樣的知識點才會被納入到這套書中呢?郭曉宇這樣寫到:在有限的頁面裡更多元地展示出故宮的風采,是選取知識點時的一個重要标準。
(左圖)投壺:古代禮儀文化活動,擴大孩子知識面
(右圖)石鼓:故宮文物南遷中的“最重”國寶,激發孩子對曆史的興趣
宮廷樂舞、體育和休閑活動:
不同曆史階段有不同的社會環境,對藝術的展現形式有很大影響,提升孩子對藝術和社會學的感覺力
(左圖)節日習俗:了解各傳統節日不同的講究和活動,有些甚至傳承至今
(右圖)飲食文化:由故宮引出的各類美食,其實都大有講究
事實上,這對于創作團隊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隻有擁有豐厚的積累和廣泛的涉獵,才能從中過濾出适合講給小朋友的資訊。從此,看紀錄片、逛官網、看文獻、買書和期刊成了團隊成員不分上下班時間的“家常便飯”,甚至休息時的“網上沖浪”都在時刻注意收集素材。
部分常用參考書和同主題書品
最初一版大綱,知識點的挑選不僅範圍廣,更要有趣
場景設計踢館故宮刻闆印象,
“完美主義”當道不懼反複修改
翻翻書的特色是以畫面為主、文字為輔,精緻圖畫與翻翻頁的搭配,讓小讀者在動手揭秘中體會發現知識的樂趣。全套書共計320多個翻翻頁、700餘個知識點,孩子們在手腦互動的快樂閱讀中,也将盡情領略故宮的精彩與傳奇。“揭秘故宮”系列的出爐對于創作團隊而言,像是一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打怪更新”,如何設計每一頁的場景就成了創作團隊遭遇的又一大難題。
郭曉宇介紹到,最開始的設想是每一頁的内容盡量挑選不同宮殿和區域來展現,避免一個地方反複出現,改變大小讀者提到故宮隻能想到“金銮殿”和“中軸線”的刻闆印象。但實際創作中發現,困難遠比想象的更大。常常是合适的内容所在場景難以呈現,或者有了合适的畫面卻找不出與主題比對的知識。是以,從最初的大綱到最後的完美呈現,時間跨度幾個月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最初策劃中的設想
“毫不誇張地說,幾乎每一頁都經曆過大綱推翻、文稿大改、知識點重新梳理的步驟,進行到畫面設計和插畫階段,更是一版又一版的不斷更新和修改。可以說,是把樂樂趣編輯們的‘完美主義’屬性展現得淋漓盡緻。”
檔案名見證了每一頁稿子的修改曆程
談及圖書的顔值擔當也就是封面,她說關于插畫其實還暗藏了一個小心意。“揭秘故宮”系列并沒有像正常系列圖書一樣,采用相同的插畫風格或直接與同一名插畫師合作,而是比對每本書的主題和氣質,大膽采用了四種不同的風格,讓插畫師和内容産生美妙的化學反應。“我們希望這些埋藏在書中的小小‘心意’,能給每一位讀者帶來一些‘新意’。”
(左上)一天:童趣、細緻(右上)四季:色彩鮮亮
(左下)節慶:古樸、大氣 (右下)前世今生:輕複古、曆史感
緊跟研究成果確定内容準确,
有苦有樂終成好書
少兒科普圖書除了極具吸引力的畫面,當然還要考究每個知識點的準确性。在創作中,為了盡可能還原真實曆史,創作團隊力求每個細節都有據可依、準确無誤,有時為了求證一個知識點,編輯們會在鋪天蓋地的文獻資料中大海撈針一般尋找“蛛絲馬迹”,而文物和古畫照片也是權威的一手資料,樂樂趣更是特邀故宮相關學者對本書進行内容稽核。
取材《弘曆觀馬技圖軸》《高宗圍獵圖》《弘曆射獵圖軸》繪制的“木蘭圍獵”場景
根據文獻記載,繪制出萬壽盛典上各式各樣的建築物
郭曉宇還透露了在創作中經常會遇到的“坑”,也就是那些還處在研究中的知識。由于研究成果在不斷更新,創作團隊查閱到的許多資料,經專家的指導下才明白有些已是“過期食材”。全書内容就這樣在不停修正和更新中確定更加真實、準确。
《揭秘故宮的一天》第一版文稿和專家的修改建議
最令人頭大的當數《揭秘故宮的前世今生》中試圖重制明朝紫禁城剛建好樣子的那一頁。想法總是美好的,但具體操作時編輯們卻發現,能查到的資料屈指可數。當查遍資料和文獻,完成插畫後,卻被專家提出了密密麻麻的意見。原來,業内對于明宮建築史一直處于持續研究中,未有定論的内容非常多,隻能盡量按照學術研究已經有定論的來修改。
《揭秘故宮的前世今生》第一版畫稿的修改意見
“提出質疑-求證-判斷-修改”的心路曆程幾乎貫穿了每個日夜,“三年磨一劍”,曆經推翻、重塑、打磨才使得作品最終面世。郭曉宇在編輯手記中坦言,過程中其實很多次想要放棄,“實在太難做了,做不下去了”的這種想法每個人可能都有過。但也許是不服輸、不甘心的心态作祟,讓創作團隊排除萬難堅持了下來,困難再多,也樂在其中。
在這套書創作的兩年多時間裡,創作團隊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于這個項目的十幾位成員均來自樂樂趣的不同部門,每個人既要負責自身所在部門的書品,同時還要花費大量精力和心血在這套書上。郭曉宇寫到:更讓我們難以相信的是,參與項目的人員中有四名同僚和一位插畫師先後更新做了媽媽!我們時不時戲稱道“娃都出來了,書還沒出來”。
編輯們互相鼓勵的日常
編輯手記的尾聲,她還這樣寫到:距離“故宮六百年”這個超級話題已經過去了兩年,也有人說:“這書還出嗎?”“那陣風都過去啦。”……但對于我們來說,好飯不怕晚,好書更不怕。故宮的魅力和話題度不應該隻是聚焦于某一年,它伫立在曆史長河之中,穿越時間而來,永遠美麗鮮活。而樂樂趣對于故宮的所有解讀和情緒表達,都凝聚在這份遲到兩年的試卷之中了,希望大小讀者們審閱愉快!
(本文根據郭曉宇題為《抱歉,這是一份遲到兩年的答卷》的編輯手記改寫而成,在此表示感謝。)
作者:王冉
編輯:道之
終審:令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