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夜讀|孟府的花

夜讀|孟府的花

主播讀經典,陪你說晚安。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鄒魯融媒主播楊飛。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花在開放,不出孟府我們就可以驗證一下,因為孟府就是一座大花園。今晚與您分享的是作家孫繼泉的文章《孟府的花》。

孟府的花

朋友說,孟府的流蘇開花了,你快去看吧。

流蘇這種樹,在鄒城隻有兩棵,生長在孟府賜書樓前。樹是大樹,每年四五月,它的花濃密、繁盛,為孟府一景。

進了孟府,就能看到流蘇醒目的花冠了,它通體潔白,像一片雲、一團霧或一股輕煙,在那裡凝住不動,讓人頓生遐想。即使走到樹下,也看不出獨立的花朵,更辨不清一片片花瓣。朋友找來梯子,豎在就近的一面牆上,以便讓我能夠近距離地觀看和拍照。但我攀上梯子,看到的依然是一片迷蒙。我們在樹下撿了一個早謝的花朵,發現它的形狀呈傘形,酷似破碎的雪花,難怪人們把流蘇稱作“四月雪”。

夜讀|孟府的花

這個時候,荼蘼也開花了。孟府裡有四棵荼蘼,兩棵白的,兩棵黃的。最大的一棵在世恩堂前,開白花。荼蘼又叫“十裡香”。有資料說,這棵荼蘼開花的時候,“半座城市都彌漫着濃濃的花香。”那是以前的事情。現在看,這是不可能的了。但是,若說進了孟府便能嗅到荼蘼的花香,是毫不誇張的。

宋代的王淇有詩曰:“開到荼蘼花事了”。我是一直不贊同的。實際上,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花在開放,怎麼能“了”呢?不出孟府我們就可以驗證一下,因為孟府就是一座大花園,春夏秋冬都飄蕩着花香。春天有連翹、杏、桃、紫葉李、木瓜、海棠、櫻花、牡丹、芍藥、丁香、紫荊、紫藤、玉蘭、五角楓、地黃、苦菜、蒲公英、貓眼草;夏天有薔薇、木槿、月季、紫薇、槐、石榴、睡蓮、海桐、水竹、石竹、石蘭、榕樹、棕榈、栾樹、女貞;秋天有枸杞、茑蘿、美人蕉、菊、桂花、荊棵、牽牛花、絞股藍、燈籠草、毋忘我;冬天有梅花……

夜讀|孟府的花

内宅院名曰“世恩堂”,是孟家嫡系後裔居住的地方。最後一個在這兒居住的是孟子第七十四代孫孟繁骥。1945年,孟繁骥遷居南京,1949年去了台灣。從此,再也沒有人在這兒真實地生活過。今天,在“世恩堂”,我們可以看到孟繁骥與妻子王淑芳的照片,孟繁骥儒雅,王淑芳文靜,想來他們在這兒生活得很優裕,心情也比較安定平和。

自明景泰二年,孟子第五十六代孫孟希文被加封為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至民國二十四年,“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的封号在孟家沿襲了18代,近500年。雖然孟家嫡裔一直享受正七品待遇,然而他們的主要職責是看護維修林廟,祭祀先祖,弘揚儒家文化,“公務”不是太繁忙,也無須卷入官場的争鬥而傷心勞神,是以心裡是清淨的,生活是悠閑和從容的。他們才有閑暇、有心情侍弄滿院花木,培育四時果蔬。

夜讀|孟府的花

孟府的樹和花多為上百年或數百年高齡,它們不是一天栽植的,它們是曆經數代人的心血精心培植養護的。可以說,在哪兒栽一棵樹,栽什麼樹,都有主人明确的用意,都展現着主人的旨趣和意念。每一棵樹和花都陪伴主人走過漫長的時光,都有過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如果孟繁骥老先生在世,或許能向我們講述一些發生在這些花木之間的精彩典故,不過,孟老先生已經作古。隻有這些紅的、白的、粉的、黃的、紫的花朵兀自開合,叙說着我們無法聽到的語言,傾吐着無人知曉的秘密。

每當看到這些花,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孟府那衆多的花木及斑駁的人事,體味他們如花的熱烈和沉靜,眩目與冷寂,遙想他們歡笑背後埋藏的辛酸,熱鬧背後潛隐的蒼涼。

作者簡介

夜讀|孟府的花

作者孫繼泉,山東省鄒城市人,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

主播簡介

夜讀|孟府的花

楊飛,鄒城市融媒體中心新聞主播 ,主持欄目《鄒城新聞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