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說一遍,孩子遲遲不開口,很可能是你的方法有問題!

毛媽平台投稿作者——Vivi

英國碩士,教育心理學專業,前五大行er。

現英語老師(特殊教育方向)。英語啟蒙和雙語寶寶培養的踐行者。

作為一個堅定的英語啟蒙踐行者,看到自己娃從一句也不會說到現在用英語流利溝通,無比欣慰的同時也感歎堅持付出總會有回報。

同時作為一名英語老師,因為工作關系我接觸到一些性格上内向、敏感、無法輕易與人建立信任的孩子,想與這樣的孩子發生有效互動往往比較困難。

我開始反思,我身邊經常也有一些堅持英語啟蒙的媽媽們在讨論,覺得堅持了很久還是沒有等到孩子開口覺得非常焦慮。一般我都會勸說,也許是他們孩子的語言發展階段裡沉默期的時長比較長,隻要持續輸入靜待花開即可。

然而,在給兒童開設英語繪本課的過程中,我發現未必所有的不開口都能夠歸因于沉默期或者儲備不夠。因為有些孩子隻有在輕松,熟悉,有趣的語言習得環境下才會建立信任,進而産生的有效互動和輸出。

于是我開始了我漫長的教研之路。這裡有一位老師對我後面的教學方式和路徑産生了重要的影響就是Miranda Flynn。她是一名來自英國的專業演員同時也是一名有CELTA認證的英語老師。

兒童英語戲劇教學法

Miranda所提倡的Kids English Theatre Method(兒童英語戲劇教學法)是借鑒戲劇教育訓練的技巧,通過表演的形式,展開綜合性的教育活動,集合語言、形體、音樂、美術等多元素為一體,綜合提升孩子的專注力,感受力,了解力和表達能力。

Miranda認為,在戲劇教育訓練中,語言上的交流和非語言上的交流是同等重要的。甚至對于性格内向,害羞閉塞,不善于敞開心扉和表達自己的孩子們來說,非語言上的溝通技巧會更加重要。

就像演員在舞台上利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聲音控制和表情管理來吸引觀衆的注意,家長或老師在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的過程中也需要利用肢體語言、聲音變化和戲劇化的表情管理等這些non-verbal的溝通要素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并為他們營造一個有趣輕松的語言習得環境。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孩子分不清how are you或者how old are you的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用肢體語言和表情管理來提示他們。

當我們問他們How are you的時候,我們可以舉起兩個大拇指瞪大眼睛問Good?

當我們問他們how old are you的時候,仍然使用我們的肢體語言,掰着手指慢慢來數One? Two? Three? Four?

這樣我們不需要去給他們口頭解釋how are you和how old are you的不同,他們也自然能了解了。

KETM在家庭英語啟蒙中的運用

受到Miranda的影響,我也開始嘗試将KETM運用在家庭英語啟蒙的場景中。

我開始帶領我娃把她喜歡的繪本都表演出來,當然這涉及到角色、場景、時間、事件等元素的拆解。是以我必須以她的興趣為前提,優先選擇她最喜歡的繪本主題。

我娃在兩歲前鐘愛白雪公主,于是我們翻了十幾遍白雪公主的雙語繪本後,就開始了各種表演,當然我娃永遠是白雪本雪,而我就要跑龍套把剩下的人物全演一遍。

後來她喜歡愛莎女王,我也是複制了同樣的路徑,先用冰雪奇緣的雙語繪本打好基礎,讀繪本從雙語閱讀過渡到全英閱讀,然後給她看全英的冰雪奇緣動畫(也是前後分幾次看完),在她徹底fall in love with Elsa以後,我們就開始了我們的表演。當然,大部分時間内她是愛莎本莎,而我就是其他人。

再到後面随着我們服裝妝發的到位(裙子、手套、王冠、假發以及權杖),她已經完全記住了所有的英語台詞并且可以熟練的一人分飾兩角(愛莎和安娜)。

現在她已經四歲半了,她開始喜歡汪汪隊,開始扮演汪汪隊裡的天天和珠珠。而作為老母親的我,已經無需扮演他人了。

我隻會說:

Could you please do me a favor? 幫我個忙好嗎?

Can you tidy up your toys? 能收收你玩具嗎?

Can you bring me some water? 能給我倒點水嗎?

然後我就躺在沙發上看着她收拾玩具,看着她給我端茶送水。一邊躺着,還一邊反思,為什麼沒有早點讓她接觸汪汪隊這些這麼助人為樂又有奉獻精神的角色呢?

是以,在英語啟蒙的路線裡,通過對KETM的不懈堅持,我收獲了一個愛表演,愛說英語,樂于幫助别人的寶寶。而後通過和志同道合的踐行英語啟蒙的媽媽們的讨論,我發現KETM的最大優勢其實解放孩子的同時也解放了家長。

我所熟悉的一個媽媽,也是英語啟蒙的踐行者,但是她每次跟孩子說英語的時候她的表情非常嚴肅,跟她說中文的時候完全是兩個狀态。她說中文的時候語調抑揚頓挫,臉上也滿是笑容,但是一旦切換到英語模式,笑容沒了,語調是平的,甚至還有一點結巴。每次她一說英文就變得嚴肅起來,孩子馬上也沉默了,不敢說話了。

于是我就把她和她娃一起拉進了我們繪本表演的環節裡。我們分飾不同的角色,弄了很簡單的服裝妝發和道具,還用手機來播放背景音樂,我發現這位媽媽開始放松了下來而且完全進入了角色,語音語調還有表情開始随着角色的情緒變化而豐富起來。

當你為孩子甚至成人創造出一個輕松(沒人會打斷他批評他),熟悉(對情節和角色已經有所了解),有趣(首選孩子最喜歡最感興趣的故事IP來表演),好玩(道具服裝的使用)的沉浸式環境後,可能會迎來一個敢于開口,樂于開口,甚至開口以後不想停下來的戲精寶寶。

不禁想起,曾經讀到,餘秋雨在他的世界戲劇學曾提及,戲劇是學習語言最好的方式和手段。孩子們在真實的語言交流場景中以戲劇角色的身份去聽和說,這符合兒童學習發展的需要。

KETM在特殊教育裡的運用

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們,因為過去種種在依戀關系中受到了創傷和挫敗,他們往往不太願意與人去建立互相信任的關系,他們有時更加願意把注意力放在周邊的環境,玩具,一切物化的事物上。

他們或者與你毫無互動,或者中途跑開,或者可能突然有傷害自己的行為。他們其中有一部分孩子存在SPD(Sensory Processing Disorder)感覺處理障礙,導緻他們無法正常去感覺世界和他人。

受到KETM的影響後,我開始像視訊裡的Miranda那樣準備了一隻巨大隻的手偶,起名Titi。每一次的繪本課堂,我都會帶着Titi和我一起講繪本,就像Miranda在視訊裡做的那樣,當孩子們沒有回應的時候,我會假裝讓Titi與我對話,回答我的問題或者向我提出問題。我會假裝讓Titi有各種情緒或問題(想家了,餓了,渴了,累了)并且向孩子們尋求幫助。

出乎意料的是,孩子們開始将情感投射到Titi身上,他們開始關心Titi并且想辦法幫助Titi,在這個過程裡他們也開始與我交流尋求我的建議,在這樣的一個情景設定裡,我看到孩子們開始逐漸提升他們的參與度,專注力并且開始與我産生了有效的互動。

結語

我認為KETM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它也并沒有徹底颠覆傳統的英語啟蒙模式。

我們仍然是在使用繪本、兒歌、動畫、手偶等基礎資源和道具,這點并沒有改變,隻是KETM會更加注重綜合融合的使用,或者強調一種更drama的表達和呈現方式,比如誇張的肢體語言,聲音變化和表情管理來表達情緒和傳遞資訊。家長完全可以根據自己娃的興趣和性格來決定如何去使用KETM。

總結到此,抛開理論不談,堅持英語啟蒙,我們要做的還是孩子營造一個輕松有趣沒有傷害的語言習得環境。通過表演,遊戲,音樂等拓展形式合理化趣味化地使用好手裡的資源(繪本、兒歌、動畫等),物盡其用,讓我們手裡的資源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同時,把孩子的需求和興趣擺在首位,盡可能去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給他們足夠的發揮空間和選擇的權利去體驗和感受。

孩子早期對于任何學科的學習都是需要陪伴的,我們就像他們的引路人,為他們點亮明燈,指明方向,陪伴他們全副武裝探索前行。有一天,他們也許不再需要我們的陪伴,他們擁有了工具,掌握了方法,認清了方向,直到那時我們便可以華麗轉身并且優雅退場。

為了這一天的早日到來,讓我們共勉,堅持,繼續前行!

文| Vivi

編輯 | 毛媽團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