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挑戰蘋果王者地位,小米有何手段?

2021年12月小米正式預熱小米12系列,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雷軍在公開場合正式對外宣布,小米要對标蘋果,向蘋果學習如何做智能手機。印象之中這是小米第一次在正式、公開場合強調挑戰蘋果。

挑戰蘋果王者地位,小米有何手段?

正是由于雷軍的這個表示,一時間小米又成為衆人熱議的焦點所在,正負面的消息都有。其實大家都知道安卓的存在特别是國産安卓品牌,遲早要進入與蘋果的争鬥之中,這不僅是因為蘋果的iPhone體驗好,更因為iPhone是高端領域的唯一選擇。對于小米來講對标蘋果不是沒有可能,因為這個品牌曆經十多年的發展,現在不僅基礎雄厚而且技術儲備也是行業領先的。更難能可貴的是小米的嗅覺異常靈敏,總能發現智能手機的下一個風口在哪裡。蘋果不也是跟小米做的全面屏手機嗎?

挑戰蘋果王者地位,小米有何手段?

另外我們再看小米近幾年的業績,2021年Q2小米首次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全年出貨量達到1.9億台。不僅創下小米史上新高,而且也無限的接近于蘋果。縱觀2021年小米的研發投入高達132億元,這一年小米高端手機出貨量達到2400萬台,成為全球高端市場排名第三的品牌。

改善産品結構,手機生态更加健康

行業共識:是小米的出現将山寨機給消滅了,同價高配這是小米的基因所在,這也是小米使用者的基礎所在。但是由于小米的這種堅持,很多人認為小米不适合做高端機,做中低端最好。

基于此三年前小米給出回應,雷軍正式講要進入高端領域。當年首款沖擊高端的産品是小米10系列,并且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大家要明白一點小米即使沖擊高端領域,也沒有忘了自己的根本所在。同樣的表現的高端機型小米的價格肯定是最實惠的。正是這種堅持讓小米的手機出貨量不斷的增加,尤其是海外市場表現搶眼。

小米+Redmi齊發力,使用者群體不斷擴充

記得雷軍在當年舉行第一次演講前錄過一個小視訊,主題為“出圈”。意思是小米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區,不斷地提升品牌力以及使用者群體。在此政策之下小米雙品牌方式獲得了巨大進步,其中以Redmi主打普通大衆市場,将原來小米的使用者群接替過去;小米品牌專注沖擊高端市場,獲得更多高端使用者的認可。

現實成績大家也看到了Redmi Note系列、Redmi K系列已經成為小米旗下最強的産品線。Redmi K40系列整體銷量突破1000萬台,Redmi K50系列首售當天3分鐘賣33萬台。而小米這個品牌在主打高端的同時,向縱深發展推出小米Civi這個面向女性使用者的産品,并且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挑戰蘋果王者地位,小米有何手段?

研發與技術是基礎,産品是結果

近五年我們總能聽到雷軍不斷地講要增加研發投入,目的是儲備屬于小米自己的技術。于是我們看到澎湃C1晶片、澎湃P1晶片、小米自研萬物追焦技術等等。這些技術都是為産品服務的,有了技術優勢的存在小米的産品先天性的體驗就會成為護城河。比如:全球首個單電芯120W快充,不僅充電速度更快,而且可以令手機更輕薄一些。澎湃C1的出現讓小米擁有了自研ISP晶片的能力,提升的是小米的影像競争力。

更重要的是小米深層次的優化能力,将MIUI逐漸實作萬物互聯。而且MIUI的隐私保護已經獲得了國家級權威認可,特别是MIUI13的推出一改衆使用者的口碑,讓使用者粘度不斷提升。要知道技術為本可是小米三大鐵律之一。

種種迹象表明小米目前手機線業務非常的健康,而且正逐漸向全球第二、甚至是第一邁進。行業分析認為如果小米能堅持現有政策,繼續夯實基礎多做創新未來的小米手機真不可小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