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能汽車的基礎設施,英偉達一手包辦?

關注并标星電動星球News

每天打卡閱讀

更深刻了解汽車産業變革

————————

出品:電動星球 News

作者:毓肥

昨天深夜,英偉達 GTC 2022 大會,以一輛概念奔馳拉開帷幕。

智能汽車的基礎設施,英偉達一手包辦?

顯而易見地,汽車,或者說智能汽車,成為本屆 GTC 的核心話題,也成為了英偉達未來的核心業務。

去年被特斯拉 D1 搶走「最強 AI 計算」頭銜之後,英偉達今年釋出的 H100 晶片,重新奪回 AI 性能王座,而且還釋出了全球最強 AI 訓練伺服器——EOS,算力高達 18.4EFLOPS。

此外,英偉達的車企朋友圈迎來一位我們都很熟悉的「老朋友」:比亞迪。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表示,搭載英偉達 Orin 晶片的比亞迪新車,将在 2023 上半年釋出。

智能汽車的基礎設施,英偉達一手包辦?

除此以外,英偉達還釋出了全新的「公版」自動駕駛硬體 Hyperion 9,擁有14個攝像頭、20個超音波雷達、6個毫米波雷達,以及3個雷射雷達。

老黃号稱,隻需要買他家一套方案,就可以馬上擁有 L4 級别的自動駕駛能力。

智能汽車的基礎設施,英偉達一手包辦?

補完英偉達「自動駕駛宇宙」的,則是自研高精度地圖 Drive Map,号稱即将完成北美、歐洲、亞洲地區 50 萬公裡道路的測繪,并且将進入全球市場。

馬斯克的首富神話我們都聽過,但實際上,黃仁勳和他的英偉達,同樣是網際網路新階段、汽車工業新階段的一個縮影:目前擁有輔助駕駛計算最完善産品體系的第三方供應商。

作為真·不造車的 T1 供應商,英偉達昨晚本質上隻說了一件事:

智能汽車需要的基礎設施,我一個就能搞定。

我們昨天還遠端采訪了英偉達汽車業務副總裁 Danny Shapiro,今天結合我們采訪到的内容,來聊聊英偉達 GTC 2022。

一、什麼是智能汽車的「基礎設施」?

微網誌、微信、抖音,這是三大國民社交 APP。

之是以在本文提到它們,是因為它們,以及它們代表着的 APP,構成了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大部分「基礎設施」——資訊流轉、人際社交、群體集聚,均基于此。

而之是以說「基礎」,還因為目前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主要創業方向,也都基于這些社交 APP 發散開來。

回到智能汽車,我們讨論的重點從軟體向硬體傾斜,但也可以類比一下:決定了智能汽車使用方向、使用方式,甚至是功能結構的硬體,也就可以認為是智能汽車的「基礎設施」。

如果我們定義得更細一點,自動駕駛傳感器、自動駕駛計算平台、自動駕駛訓練伺服器、自動駕駛高精地圖,這些就是智能汽車的駕駛領域,需要的「基礎設施」。

我們今天文章讨論的重點,就是英偉達 2022 年,在這些「基礎設施」上,又玩出了什麼新花樣。

二、從比亞迪到奔馳都在用

去年秋季 GTC 大會上,英偉達帶來了汽車工業史上第一款「公版」智能駕駛全包方案:Hyperion 8。

智能汽車的基礎設施,英偉達一手包辦?

之是以敢說「汽車工業第一款」,是因為 Hyperion 8 是一套無微不至,生怕車企有一點知識盲區的保姆級智能駕駛方案:

不知道用什麼傳感器?沒事,12 個攝像頭、9 個毫米波雷達和 1 個雷射雷達都給你配好,甚至給了具體型号,你不用怕我以次充好;買到硬體不知道怎麼用?沒事,軟體、模型都給你配好,隻要你給錢,我都幫你調。

這就是「保姆級」。

今年的 GTC 上,黃仁勳正式确認,Hyperion 8 的最終量産版,将搭載兩顆 Orin 計算晶片,達到 508TOPS 的算力,支援 L3 級别智能駕駛,将于 2024 年正式裝車——而 Hyperion 8 的首位使用者,是奔馳。

趁熱打鐵,英偉達昨晚還釋出了 Hyperion 9,支援 L4 級别自動駕駛的保姆級方案,預計 2026 年裝車。

智能汽車的基礎設施,英偉達一手包辦?

與 8 相比,9 的雙晶片更新到了 Atlan,Orin 的繼任者,基于台積電 5 納米工藝打造,參數未明。但有傳聞稱 Atlan 的單晶片算力就超過了1000TOPS。

另外,Hyperion 9 的标配傳感器達到了堪稱瘋狂的14 個攝像頭、20 個超音波雷達、9 個毫米波雷達,以及 3 個雷射雷達。

有多瘋狂?與英偉達的方案相比,目前特斯拉的攝像頭數量僅為 8 個,蔚來沃爾沃等雷射雷達也隻配了 1 個。不過考慮到雙 Atlan 可能超過四 Orin 的性能,傳感器鋪滿車身也就不奇怪了。

非常特别的是,即使英偉達釋出了一條龍方案,Danny Shapiro 接受我們采訪時依然表示,車企可以自行決定從英偉達這裡買到什麼。

他認為車企對于智能駕駛的需求越來越大,不僅是硬體,還包括全套的軟體。而英偉達也希望擴張自己的業務範圍,「獲得硬體以外的收入」。

智能汽車的基礎設施,英偉達一手包辦?

而對于那些希望自研自動駕駛的車企,英偉達依舊提供純粹的計算晶片,比如蔚小理,比如剛剛入局的 LUCID 和比亞迪。

根據黃仁勳的表示,首批搭載 Orin 晶片的比亞迪車型将于 2023 上半年釋出。如果你因為最近的漲價決定持币觀望,不防做個徹底的等等黨。

經過昨晚的 GTC 大會,英偉達的汽車朋友圈大概如下圖所示,半個汽車界盡入囊中。有意思的是,這裡有近半中國名字:

智能汽車的基礎設施,英偉達一手包辦?

三、英偉達牌高精地圖,能用嗎?

DRIVE Map,這是英偉達的高精地圖名稱。從昨晚開始,DRIVE Map 正式進入商用倒計時,目前暫定 2024 年上線。

聊英偉達的高精地圖,要從「三陣營、兩端、雙擎」開始。

攝像頭、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這是智能駕駛傳感器三大陣營;車端、雲端,這是構成 DRIVE Map 地圖測繪和修正的兩大計算單元;專用引擎和衆包引擎,這是 DRIVE Map 測繪地圖的兩大方法。

首先是三陣營,它們構成了 DRIVE Map 的最終呈現形式。

根據英偉達的官方文檔,攝像頭在 DRIVE Map 裡面用于确定「駕駛界限」,比如車道線、箭頭、電線杆、道路邊界、紅綠燈等等:

智能汽車的基礎設施,英偉達一手包辦?

毫米波雷達則适用于光線不佳的場景,以及典型導航資料作用更低的郊區:

智能汽車的基礎設施,英偉達一手包辦?

雷射雷達則是英偉達認為最精确的環境測繪工具,可以以 5 厘米的分辨率建構世界,「提供了最精确、最可靠的環境表示。」

智能汽車的基礎設施,英偉達一手包辦?

最終,DRIVE Map 會将汽車行駛的道路建構成下圖的樣子,讓你的車、雲端的伺服器讀懂,然後運用到實際駕駛中。

智能汽車的基礎設施,英偉達一手包辦?

并且,如上圖的英文所示,英偉達 DRIVE Map 是實時生成的,這一點非常關鍵。

上文提到,DRIVE Map 使用了兩個地圖測繪引擎——專用測繪車用的 Deep Map 引擎和量産車搭載的衆包地圖引擎。

雙引擎確定了地圖測繪的效率和資料量,與此同時,英偉達還在量産車和伺服器各自配備了一套地圖實時運算工具,可以将傳感器收集到的資訊分工合作,以更高的速度形成完整地圖。

于是實時生成、衆包測繪的問題來了:隐私。

第三方地圖測繪一直是各國的敏感話題,更不用說路上到處跑的汽車測繪得到資料,然後再上傳到雲端——特别是隐私政策詳實的歐洲與中國。

智能汽車的基礎設施,英偉達一手包辦?

如果想進入中國市場,英偉達怎麼證明它比高德百度更可靠?

Danny Shapiro 在接受采訪時,也沒有明确透露英偉達獲得了哪些國家的授權,他僅表示英偉達「會尊重各國的隐私政策」。

四、地表最強超算,反殺特斯拉

去年特斯拉 AI Day 上那塊 D1 晶片,将全世界對人工智能的想象力足足往上擡了一個級别。

而聊到特斯拉、高通等晶片領域或新或老的對手,Danny 說得很大方:「我們當然歡迎競争,競争對我們是件好事」。

我們對 Danny 的采訪是在中原標準時間 22 号上午,而 GTC 是在 22 号深夜,他胸有成竹的原因,我們隔了十幾個小時才知道:英偉達 H100 AI 晶片。

智能汽車的基礎設施,英偉達一手包辦?

H100肩負着很多個頭銜:首款台積電 4 納米工藝制造的 AI 晶片、英偉達 Hopper 架構的首款晶片…等等。而它最重要的任務,則是幫助英偉達,從特斯拉 D1 手上奪回性能王座。

H100 做到了。

我們來對比一下,D1 的 BF16 精度算力為362T,而 H100 的 BF16 精度算力高達 1000T,稀疏模式下算力甚至能翻倍到2000T。更重要的是,接近 6 倍的性能以及更大的記憶體配備下,H100 的功耗還不到 D1 的 2 倍。

不過,英偉達實作了單晶片反殺,特斯拉則憑借着精妙的結構設計,維持着單櫃性能的領先。

去年特斯拉憑借着 D1 晶片,打造了「DOJO」伺服器——DOJO Pod。單個 DOJO Pod 的 BF16 精度算力達到了 1EFLOPS,雖然沒有實作馬斯克說過的 FP32 精度 1E 算力,但已經足夠恐怖。

智能汽車的基礎設施,英偉達一手包辦?

今年,黃仁勳将 H100 晶片組裝成了 DGX H100 Pod,雖然也标榜着 1E 算力,但計算精度是更低的 FP8。

然而黃仁勳沒有認輸,昨晚的他掏出了大殺器:EOS——不是佳能那個。

智能汽車的基礎設施,英偉達一手包辦?

EOS 是英偉達最新,也是最強的定制伺服器。它的 FP8 精度算力達到了 18.4EFLOPS——比目前全球最快超算,日本的「富嶽」,還快了足足 3 倍!

舉個例子,目前特斯拉 Autopilot 還在用英偉達老款伺服器跑神經網絡模型(Dojo 還沒造出來)——特斯拉 AI 部門主管 Andrej 去年表示,他們找英偉達定制的這套伺服器,算力大概「隻有」1.8EFLOPS。

日新月異。

五、OEM與自研,以什麼為界限?

聊完一堆數字和術語,我們最後用簡單點的話作總結。

羅永浩曾經吐槽過:「都是 OEM 裝什麼 X」,罵的是手機廠。

這句話對嗎?對了一半,谷歌、高通、三星、索尼這四家幾乎把所有手機的核心軟硬體包圓了,是以羅永浩有說對的地方。

然而,深度定制的作業系統、硬體之間的驅動、調校、色彩與信号的協調,甚至品控,這同樣是各大手機廠商獨有的努力。

如果羅永浩真的字字珠玑,錘子 T1 不至于連「應力集中」這個實體現象也解決不了。

回到智能駕駛,我們也看到了兩條路線:特斯拉「全都自己幹」的「類蘋果」,以及其他廠商物競天擇的「類Android」。英偉達,就是「類 Android」智能駕駛賽道上一位主力玩家。

「類 Android」,意味着自研與供應商的界限會飄忽不定。堅定自研如蔚小理,也會被認為是「OEM」。

昨晚英偉達釋出的軟硬體産品,幾乎包括了自動駕駛研發的所有階段:傳感器、晶片、軟體、地圖、算法、伺服器…

傳統車企有些已經經受不住誘惑,成為了「保姆級方案」的客戶,而堅持自研的車企,應該也會面臨類似的抉擇。

到底什麼決定了智能駕駛的自研和 OEM?也許現階段沒有一個所有人都信服的答案。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大幕已經隐隐拉開,問題來了,你能看清裡面藏着什麼嗎?

(完)

星球文章推薦

智能汽車的基礎設施,英偉達一手包辦?

「添加電動星球小助手 加入星球社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