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米最新财報釋出,手機高端化和造車接下來有多難?|動察

文|動點科技

作者|黃塵

編輯|Steven Lee

3 月 22 日,小米釋出 2021Q4 财報和去年全年财報。财報中,顯示小米全年營收達到了 3283 億元,經調整後淨利潤為 220 億元,同比增長 69.5%。其中 2021 年 Q4 的淨利潤雖較上季度有所提升,但同比依然下降超 70%。

财報顯示,在去年 10 月小米之家突破萬店後,截至 12 月 31 日小米之家店面已達到 10200 家。另一部分則是銷售及推廣開支的大幅增加。然而這些舉措并沒有為小米整體的營收帶來更多亮點,而高端化之路也依舊停留在口号式的 “對标蘋果” 上。

此外,關于造車的動向,沒有太多的披露,主要還是财力和人力投入的增長。對于這樣一份答卷,有人說這可能是小米十年來最好的一年,但也有網友認為小米并沒有抓住華為受制裁的機會努力打造體系化的能力去奪取高端市場的更多份額。

小米最新财報釋出,手機高端化和造車接下來有多難?|動察

高端化仍是空中樓閣

2022 年 2 月 8 日下午,小米集團在高端化戰略研讨會上明确表示,高端之路是小米成長的必由之路,也是小米發展的生死之戰,小米會堅定不移執行高端化戰略。而 2020 年年初,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便在小米 10 的釋出會上表示,小米手機正式沖擊高端市場。2021 年 12 月 21 日,雷軍直言 “小米高端手機正式開始對标蘋果”。

兩年多來,小米的高端化野心顯露無疑。無可厚非,高端機一向是更高利潤來源。根據 Counterpoint 公布資料來看,2021 年第二季度,盡管蘋果公司對全球手機出貨量的貢獻一般,但該公司在全球手機市場的營收和淨利潤依然表現強勢。在營收方面,蘋果公司的營收占全球所有手機廠營收的 40%,但利潤卻占全球所有手機廠利潤的 75%。其次是三星,利潤占 13%。這也意味着除了蘋果及三星之外,其它手機企業隻能分享 12% 的營業利潤。可見華為受制裁後,其他國産手機廠商并沒有在高端化上有太多的建樹。

然而據小米集團總裁王翔在财報釋出後的電話會議中介紹,小米在 2021 年全球高端手機的出貨量超過 2400 萬台,在出貨量中占比 13%;2020 年則為 1000 萬台,出貨量占比 7%,

在小米眼中這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但是從小米智能手機業務整體來看,依舊是捉襟見肘的。

财報顯示,2021 年,小米手機 ASP(平均售價)由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的每部人民币 1039.8 元增加 5.6%,至報告期的每部人民币 1097.5 元。小米将這一上漲歸因于高端智能手機出貨量占智能手機總出貨量的比例增加所緻。

從 1039.8 元上漲到 1097.5 元,不到 60 元。而實際上 2021 年晶片、物料漲價以及供應鍊影響,這上漲的 ASP 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再加上平均千元多的售價,還很難追趕蘋果長期以來占優勢的 5000 元以上價格段。

造車陰雲籠罩

近期蘋果造車團隊解散的事情沸沸揚揚,大家不禁感歎,強悍如蘋果,造車的事也一波三折,沒能複制手機行業的成功路徑。

誠然,一直以來,造車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不過因為行業處于上升階段,未來的想象力依舊吸引着大廠入局,小米也不例外。

自 2021 年 3 月官宣造車後,雷軍便承諾 10 年拿出 100 億美元,而且首批已投入 100 億元人民币。小米财報中披露,汽車業務研發團隊規模已超 1000 人,較上季度倍增。後來在 2021 年年底新品釋出會上,雷軍又表示小米未來 5 年内要投入研發資金 1000 億元。

在本次财報電話會上,發言人表示小米汽車預計将在 2024 上半年正式量産,據财報披露,未來小米還将繼續在自動駕駛等核心領域拓展。

燒錢造車的小米,躊躇滿志,不過其目前面臨的局面頗為尴尬。

衆所周知,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最關鍵的零部件之一,成本占比最高。當下市場的動力電池基本上被甯德時代、LG、松下、比亞迪幾家壟斷。

小米最新财報釋出,手機高端化和造車接下來有多難?|動察

甯德時代、LG、松下都是特斯拉供應商,且産能全部滿産,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态。據外媒 InsideEVS 的資料統計,2021 年松下生産總量的 87% 都供應給了特斯拉,而在 2020 年這一比例甚至接近 90%。

盡管這幾家動力電池廠商都在擴産,但下遊的銷量也在暴漲。小米的可選擇面很小,非常受限,動力電池的問題解決不好,一是成本效益的玩法走不通了,二是口碑很可能開局就受損。

更艱難的問題在于原材料普遍漲價,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 20 多家新能源車企、接近 40 款車型,宣布上調售價。其中一個主要因素為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相比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對鎳、锂、钴以及矽基晶片等材料的依賴性比較高。這也是導緻新能源汽車漲價的罪魁禍首。公開資料顯示,今年 1 月份碳酸锂價格上漲到 30 萬元/噸,而去年 1 月份的報價約為 5 萬元/噸。

原材料價格的普漲,對于小米來說,又要在利潤的天平和成本效益的拉鋸中搖擺了,更何況相關部門針對新能源車的補貼退坡也已經是闆上釘釘。2021 年 12 月 31 日,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釋出《關于 2022 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财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确了 2022 年補貼标準較 2021 年退坡 30%(非公共領域),并宣布在 2022 年 12 月 31 日之後徹底退出。

小米原本依靠成長性故事獲得資本市場青睐,但是新能源這塊肉現在已經卷出了新天地,不僅參賽選手衆多,競争激烈,而且和小米當初較早進入手機市場,并利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紅利打出一片天地的情況迥然不同,留給小米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小米最新财報釋出,手機高端化和造車接下來有多難?|動察

- - - - - - - - END - - - - - - - -

動點科技

@動點科技

動點汽車

@AutoNode

動點出海

@動點出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