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調查|電動車漲價缺貨何時止?

電動車購車者最關心的是什麼?如果你在一年前問,這個問題可能是續航,可能是安全性,也可能是價格等等。但是如果放在現在來問,兩個關鍵詞一定出現的最多:傳遞和漲價。

電動車到底有多難傳遞?漲價的勢頭又為何一直持續?消費者還能不能安心買電動車了?

調查|電動車漲價缺貨何時止?

全線缺貨!

漲聲一片的新能源市場

從去年年中晶片短缺以來,傳遞和漲價就一直是電動車準車主的一大痛點。

位于北京的金先生是一位歐拉白貓的準車主。他的歐拉白貓是在去年12月份下的訂單,當時店裡的銷售人員表示提車僅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也就是過年之後就可以提到新車。然而在春節假期結束之後,金先生再次與4S店銷售人員微信溝通,對方表示可能仍需要一段時間,即便屢次催促也一直無法确認傳遞時間。

“提個車比登天還難,而且4S店态度模棱兩可,這讓我很氣憤。”金先生表示,截止目前,他仍然未能提到自己的車。

調查|電動車漲價缺貨何時止?

無獨有偶,近一年來各類車型的提車周期均有所延長,例如比亞迪的部分車型,從原先提車僅需一兩周變成了一個多月。

“我的比亞迪漢等了42天,雖然聽說比之前的提車時間略長了一些,但也是最近北京這塊提車最快的了。”購買比亞迪漢的肖先生表示:“一開始我還在擔心最近的這些影響會不會很大,但是看起來比亞迪的産能還是比較充足的。”

另一方面,展廳裡剛跟銷售談完的劉先生表示:“我1月份訂的比亞迪海豚,這都漲價這麼猛了,我還沒提上車呢,真是要氣死了。問銷售銷售說前面還有排隊的,買個車本來打算開開心心,結果還沒提車就等的頭疼。”

店裡的銷售人員也表示,之說以比亞迪漢的等車周期比較短,也是因為比亞迪漢EV的生産線較為成熟,而且單價高,對廠家維持利潤和形象有好處。而海豚則是因為是一款新車,且客單價較低,廠商的利潤不高,是以基本上就處于吃剩果子的狀态。

調查|電動車漲價缺貨何時止?

而當問到價格的時候,4S店員表示最近車就是供不應求,折扣也是相對收窄一些,從原先的最多優惠能到1萬多,現在已經到一萬以内甚至接近6,7千。相比之下比亞迪算是比較良心的,因為刀片電池雖然産能不足,但畢竟是自己造的而且是磷酸鐵锂,在成本和制造周期上都比其他車企有優勢,是以等待時間相對來說比較合理。

除了老牌造車企業外,新勢力也沒閑着。小鵬在18日官宣漲價1.01到2萬元不等,而且由于采取直銷模式,該漲價之後依舊将沒有任何現金折扣可言。據此,記者特意來到位于合生彙5層的小鵬體驗店詢價。經詢問得知,目前小鵬依舊在執行舊版的價格政策,在3月21日之前下訂單仍可以原價購車。

調查|電動車漲價缺貨何時止?

“這周末是最後的預定時機了,再不訂車就真的要漲價了。您現在不訂車,以後就得多花一個LV的錢。”

一位小鵬的銷售顧問向其客戶描述到:“P7最高漲2萬塊錢還是次要的,關鍵是現在什麼材料都短缺,越晚訂車可能提車的時間就越晚。您看這店裡這麼多人,如果這兩天訂車的人都這麼多,那晚一天訂車,可能就要晚一個月提車啦!”。

與此同時,這位銷售開始展示手機裡拍照留存的客戶訂單,以顯示他說的話句句屬實。

價格漲了很重要,提車時間也是小鵬消費者非常關心的一點。

“我的P7雖然是前兩天提的,但是訂車是在1月初。”剛提到車的梁女士表示:“基本上等了2個多月吧,但是我聽說有等的更久的,等了3個月到現在還沒見到車的影子。這車就是提車時間有點長,等到最後都有點不耐煩了。”

另一位朱先生買的是小鵬P5:“我買的460E已經等了三個多月了,到現在還沒個影。銷售說現在供應不穩定,是以他們也很難給出具體的提車時間。我看身邊同樣下定P5的朋友,基本上也都是等待遙遙無期。”

除了小鵬之外,特斯拉也動作頻頻。

3月10日,特斯拉Model 3的高性能版,Model Y的高性能版和長續航版均漲價1萬元。5天後的3月15日,此前漲價的三款車型又均上漲1.8到2萬元不等,Model 3标準續航也漲價到27.99萬元。2天後的3月17日,Model Y标準續航版也漲價15060元至31.69萬元。

調查|電動車漲價缺貨何時止?

“您現在下訂單,就可以今早提車,晚一天訂車,可能就晚好幾天提車。”特斯拉的銷售人員也與小鵬有相似的話術:“特斯拉的價格永遠是不穩定的,就像股市一樣,您看股市哪有總能低吸高抛的人?隻要您覺得這個價格是有成本效益的,那您就盡快可以下訂單,因為我們也無法確定沒有第四漲。”

但是特斯拉的車主看起來在等車這件事上相對“有所準備”。例如剛訂購Model Y的歐陽先生表示,其實等個3個月對特斯拉車主來說應該不算稀奇的事,畢竟在網站上特斯拉早已明碼标價何時能提車,有了心理準備,等起來就平靜多了。“我的目标就是等夠3個月。當然如果能早那最好。”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對特斯拉的傳遞時間感到滿意。比如急性子李女士就耐不住:“我知道特斯拉厲害,但是要等3,4個月真的有點太誇張了。是以我特别想去找一個看着不錯的,而且傳遞周期更靠譜的車。而且特斯拉真的是一點都沒有折扣,别人至少還有商城積分等東西兌換,但是特斯拉真的是一點東西都不給。”

除了比亞迪,小鵬,特斯拉之外,傳統車企也有動作,比如長安,福特,廣汽埃安,幾何汽車等等也均在年初進行了幾千到一萬元不等的漲幅。

不管是特斯拉,小鵬等新勢力,還是比亞迪,廣汽等傳統車企。在這一波漲價缺貨潮中都沒能抗住維持原價的壓力。究竟是晶片卡了脖子,還是锂钴擋了路子?

晶片斷供、锂钴大漲雙管齊下

補貼退坡、積分貶值再補兩刀

晶片斷供仍舊是車企難産的主要原因之一。自從新冠疫情席卷馬來西亞以來,不僅是中國;韓系,日系,歐系,美系等品牌均表示疫情不足将帶來減産。根據近一年來的資料顯示,晶片的斷供是制約車企産能以及擡高産品售價的一大理由。

另一方面,從去年開始,電動車原材料已經開始緩慢漲價。然而從今年開始,以碳酸锂為代表的電極原材料幾乎是直線上升。在2021年3月,碳酸锂的價格大約為86,000元/噸。而本月截至目前,碳酸锂均價大約在480,000元/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大漲約460%。同樣硫酸鎳也在過去一年中漲價77%。經測算,以70kWh的電池包,以及單硫酸鎳原料的漲幅為例,平均每輛車的電池成本将會增加大約2200-3300元不等。

此外,今年政策方面的變動也讓價格有上漲動力。自2022年初開始,國家的新能源補貼再次下調。續航超過400公裡的電動車最高隻能拿到1.26萬元的補貼,與2021年相比減少了5400元,與2020年相比減少了9900元。

同時,新能源積分也在貶值。2021年,市場上平均單積分售價超過了2100元。不過在2022年年初,積分又跌回了500-800元的水準。這使得主要以銷售積分為生的車企壓力倍增,漲價也就可以了解了。“我們每賣一輛歐拉黑貓都要虧一萬多塊錢。”歐拉首席執行官董玉東在釋出的公開信中曾表示。

調查|電動車漲價缺貨何時止?

如此看來,電動車價格的上漲是有據可循的。

消費者/經銷商

誰更等得住?

在特斯拉瘋狂降價的那段時間,“等等黨”曾被認為是最明智的一幫人,因為下一輛特斯拉永遠更便宜。那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等等黨”還是正确的政策嗎?

可以預見的是,随着原材料和晶片價格的上漲,電動車價格接下來大機率會繼續維持高位,對于近期需要買車的消費者來說可能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從長遠來看,可能漲價潮也會是一種淘汰機制,哪個品牌漲得少,哪個品牌減配少,誰就能在車市中活下來。到那個時候,留給消費者的将都會是品質過硬且成本效益突出的産品。

對于終端經銷商來說又是另一幅光景。由于在缺芯漲價的影響下,廠商将更會将資源集中于高利潤的車型,旗下小規模附屬品牌或低價車型的生存空間将進一步受到限制。于是,以小型電動車為主銷車型的品牌經銷商,如歐拉等,将可能會持續無車可賣的局面,嚴重者可能導緻關店或轉網的情況發生。

不過對于代理車型較全的品牌的經銷商來說,缺芯停産的影響不會太過嚴重。一方面通過收窄高利潤車型的折扣,可以在單車上獲得更大的利潤。另一方面,由于高端車型的供貨受影響最小,是以從總體來看,有些經銷商甚至可以獲得比平常更可觀的利潤。

顯而易見,在本輪的缺貨漲價潮中,最等不起的并不是消費者或是經銷商之中的某一邊,而是整個小型電動車市場:一邊是消費者買不到車,買到車也提不到;另一邊是經銷商想賣車卻無車可賣,消費者催車也無貨可發。

讓人感到不安的是,在目前的局勢下,停止缺貨潮似乎都是一個美好的願望,更别提拯救這個入門級的市場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