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標準時間3月23日,NBA正常賽繼續進行,勇士隊90-94不敵東部弱旅魔術隊,慘遭3連敗。在庫裡受傷倒下之後,勇士隊似乎一下子從争冠級别的球隊,變成了NBA最弱一檔的球隊,甚至變得不會打球了。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答案很簡單,勇士隊如今所采用的首發陣容,還有科爾所提倡的傳切進攻體系,一旦缺少了庫裡,就會暴露出緻命問題。

勇士隊本賽季最常用的一套首發陣容,是庫裡、湯普森(複出前為普爾)、維金斯、格林和盧尼。而這套陣容的優點确實不少,例如防守效率很高,球員的籃球智商也都不錯,但也存在一個巨大隐患,那就是4号位的格林與5号位的盧尼,都缺乏拉開空間的能力。而在如今的NBA,兩名内線都不能拉開投籃,對于球隊的進攻會産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但好在此前勇士隊還有庫裡,他超強的投射能力和超遠的射程,導緻對手必須對他重點盯防,甚至不惜進行瘋狂包夾。同時由于庫裡的跑動能力也很強,很擅長進行無球跑位,是以也能通過跑動牽扯并擾亂對方的防守陣型,靠着“庫有引力”的牽制,勇士隊的其他球員都可以獲得巨大的進攻空間,傳切戰術才能打得風生水起。也可以說,正是由于庫裡的存在,才導緻勇士隊還敢在如今小球盛行的年代,擺出無投射雙内線這種反潮流的首發配置。
當然,必須承認庫裡由于個人年齡的增長,競技狀态和身體素質比巅峰期是有所下滑的,是以有時候這樣的陣容,甚至連他也帶不動。再加上格林前段時間受傷,庫裡頻繁被對手包夾,是以科爾又琢磨出了一套庫裡、普爾、湯普森、維金斯、盧尼的首發陣容,甯願打3後衛降低防守強度,也要提升球隊的進攻空間感,來解決庫裡被頻繁包夾的問題。
按理說,科爾其實也意識到了勇士隊首發難拉開進攻空間的問題,但讓人遺憾的是,在庫裡受傷之後,他卻還是堅持使用格林和盧尼的雙内線首發,等于讓普爾去頂替庫裡。誠然,普爾最近狀态火熱,已經連續10場比賽砍下20+,但他卻根本不可能像庫裡那樣,能吸引對手的重兵看管,給隊友創造舒服的進攻空間。于是乎,普爾本人的狀态尚可,可勇士隊的首發陣容,卻完全無法拉開空間,導緻進攻經常會便秘。
那麼勇士隊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變陣。在首發陣容上,科爾可以考慮将盧尼撤下首發,将波特提上首發,改打一套5小陣容。最近2場比賽,波特分别砍下了14分15籃闆、16分16籃闆的大号兩雙,已經證明了自己的籃闆球能力不俗。同時波特的三分投射也很穩定,與格林、維金斯身高相仿,可以進行無限換位。将他拿上首發,等于除了格林之外,勇士隊剩餘4人都能投射三分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拉不開進攻空間的問題。
而在替補人員的輪換上,科爾也需要進行調整。别利察、李和奇奧薩之類看似能拉開空間,實際能力嚴重不足的人選,上場時間必須削減。而小佩頓、庫明加、穆迪這些運動能力更好,對抗能力較強的年輕球員,則要給予重用。誠然,庫明加、小佩頓也存在投射不穩定的問題,但他們畢竟是替補,對陣的也往往是對手的第二陣容,是以有一定缺陷也可以接受。
當然,僅僅是變陣,肯定不能完全解決勇士隊這3場球所暴露出的問題,但起碼有機會改善一下球隊的現狀。而想要真正解決問題,還得是等庫裡回歸。而這3場連敗,甚至球員們連球都不會打了的局面,也該讓科爾徹底明白,究竟是他能入選“15大主帥”,靠的是庫裡,還是他所謂的傳切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