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場火箭逆轉奇才23分的比賽中,球隊的核心内線伍德是狂轟39+10的大号兩雙,其中投籃18中14,三分9中8,打出了非常神奇的一場比賽,不僅是個人得分創下職業生涯新高,他也成為火箭隊史第二位單場比賽砍下至少35分10籃闆,且投進至少8個三分的球員。

不可否認伍德打出了非常漂亮的一場比賽,但火箭能夠逆轉比賽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因為伍德超常發揮,他的表現隻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回顧比賽,火箭上半場被奇才把領先優勢擴大到23分之多,幾乎讓對手的内線波爾津吉斯是予取予求,而伍德上半場在進攻端因為被限制隻有5投3中的表現,加上在防守端被波神暴虐,伍德在場上的表現堪稱是災難級别的,但凡他防守稍微用力一點,火箭也不至于讓對手能夠取得最大23分的領先。而火箭逆轉比賽的轉折點就在下半場,從第三節賽拉斯換上施羅德+小波特+馬修斯+申京+伍德的這套輪換陣容階段,到第四節初再用施羅德+格林+馬修斯+小馬丁+申京,差不多12分鐘的時間,讓火箭從落後到扳平領先。
相比較以往最大的改變是,賽拉斯拆開了小波特跟格林的使用,讓施羅德在場上的時候讓他們兩人打2号位,以激發兩人的進攻火力,另外就是在申京跟伍德同時在場期間,申京承擔了很大一部分防守重任,進而解放了伍德讓他獲得了更多更好的出手機會,當然了這場比賽伍德進攻手感确實相當出手,在第四節後半段球隊全面領先之後,伍德又連續幾次命中外線投籃,徹底奠定了本場比賽的勝利。說到底,這場比賽火箭逆轉的本質是賽拉斯變陣收到了奇效,伍德下半場進攻火力全開完全是意外的收獲。
但是即便是這場比賽伍德在進攻端表現如此出色,也掩蓋不了他在防守端是大漏勺的事實。來看一下,這場比賽奇才跟火箭的籃闆數量一個47一個44,差别不太大,但是在進攻籃闆上差距可就大了,奇才得到了10個進攻籃闆,而火箭僅有6個,可伍德全場拿下的10個籃闆中,沒有一個是進攻籃闆,要知道身高隻有1.93米的泰特可是拿到了3個進攻籃闆,申京也拿到了2個。而伍德作為球隊最高的内線,且不說他的擋拆是有多差,但我們經常會看到,伍德會換防到後場球員,讓球隊的小個子去面對對手的内線,對戰奇才的第二個回合就是如此,讓小波特内線頂着波神,對手成功打進。
是以火箭未來想要有更進一步的提升,伍德必然是不能留下的,火箭這個賽季也就這樣了,伍德這場比賽轟下生涯新高雖然對球隊的戰績整體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卻有利于斯通在休賽期交易,提升他的交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