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維米爾的油畫上,為何有個“謎”樣小孔,專家說,這是畫家的秘密

在西方藝術史上,油畫是傑出的代表之一,也是以而誕生了許多的傑出畫家,例如我們熟知的拉斐爾,莫奈和梵高等。然而,也有一些畫家雖然人不出名,但是作品卻天下皆知,比如維米爾。在維米爾的油畫上有一些神秘小孔,專家們經過研究發現了其中的奧秘,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吧。

維米爾的油畫上,為何有個“謎”樣小孔,專家說,這是畫家的秘密

(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檔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約翰内斯維米爾是十七世紀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小畫派”的傑出代表,但可惜同很多其他的傑出畫家相比,維米爾的名字就顯得少有人知了,這倒不是因為他水準不行,而是因為他被埋沒了。1632年,維米爾出生于荷蘭德爾夫特,父母都是當時的手工業勞動者,是以其家境也不算太好,但幸運的是維米爾出在荷蘭的黃金時代,此時的荷蘭是全球海上貿易的霸主,這對維米爾也産生了極大的影響。維米爾自小就接觸到很多西方繪畫,在耳濡目染之下對油畫産生了濃厚興趣,并進入聖路加公會經常長達十多年的學習成為了一名畫師。維米爾的繪畫取材于真實生活,他擅長描繪勞動者的形象,給人一種舒适甯靜的感覺,是以在當時也廣受好評。然而,維米爾卻在43歲的時候因病去世,給世界也留下了一個大大的遺憾。

維米爾的油畫上,為何有個“謎”樣小孔,專家說,這是畫家的秘密

維米爾病逝之後,他的繪畫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收藏,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現如今收藏在荷蘭皇家美術館。《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想必很多人都看過,描繪了一名少女戴着藍色頭巾和白色耳環,而她的回眸一笑也宛如夜空的中星星,讓人倍感溫馨。除此之外,還有《德爾夫特》,《倒牛奶的女仆》和《稱天平的女子》等等,都在世界繪畫史上有極高的地位。不過,令人感到費解的是,在《繪畫的寓言》上,專家們發現了一些孔洞。

維米爾的油畫上,為何有個“謎”樣小孔,專家說,這是畫家的秘密

《繪畫的寓言》是一幅風俗性繪畫,畫中有兩個主人公,一個是身穿華麗禮服女模特,另一位是為女模特作畫的畫師,而這位畫師即作者維米爾的自畫像。這幅畫創作于1666年,畫面的色調是以黑色和紅色為主,再加上光線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是以畫面華美,也代表了維米爾的繪畫技巧。現如今,該繪畫收藏于維也納藝術館,專家們在研究的過程發現畫面上散布着5個針尖小孔,比如在女模特藍衣裙邊,喇叭樂器的右手下部分,還有畫面的中心也有。

維米爾的油畫上,為何有個“謎”樣小孔,專家說,這是畫家的秘密

一開始,專家們懷疑是原來的收藏家不小心紮了,也有專家們認為畫紙一開始是破的,甚至還有專家認為是遊客破壞的。然而,繪畫專家經過深入的研究,推翻了這些聽起來不着邊際的推論,他們表示這是維米爾繪畫的一種方式,叫透視技巧,目的是為了凸顯畫面的視覺點。

維米爾的油畫上,為何有個“謎”樣小孔,專家說,這是畫家的秘密

我們都知道,油畫都是二維的平面結構,如果想給觀者一種三維立體的感覺,就需要用到透視技巧。所謂“透視”,按照我們生活中通俗的說法就是“近大遠小”,因為我們的視覺觀感是看遠處的東西“小”,而看近處的東西“大”,是以在平面上把有些人物畫小,有些人物畫大,就能給人一種遠近的感覺。在《繪畫的寓言》中,很顯然模特是“小”和“遠”,畫師是“大”和“近”,是以這幅就有給人一種很強的三維立體感覺。

維米爾的油畫上,為何有個“謎”樣小孔,專家說,這是畫家的秘密

看到這裡,或許您也明白了,專家們表示畫面的上針眼孔,就是作者用透視留下的痕迹。首先,作者在畫面中選取視覺中心點,然後釘上一顆釘子,接着再找另外的點,到最後把這些釘子用棉線連起來即可。這是透視的第一步,完成之後給棉線上色,用手輕輕一彈就在畫紙上留下了痕迹,作者在繪畫的時候就根據這些痕迹把握透視角度,最終完成透視繪畫。等繪畫完成後,作者會用顔料掩蓋痕迹和針眼讓人看不到,但時間一長這些針眼還是會顯露出來。

由此可見,透視是維米爾的高明之處,而用釘子和棉線輔助也是他的聰明之處。如今也有專家表示,維米爾的透視繪畫有針眼才是真迹,否則就是赝品,由此表明了這是維米爾的獨到之處。

參考資料:

《西方油畫六百年》作者:甘蘇慶,出版社:遼甯美術出版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