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了南極升溫40℃,北極升溫30℃後,我明白了為什麼别等“來日方長”。

今天早上刷到“南北極同時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的熱搜,點進去,着實吓了一跳。

新聞報道稱:

南極某些地區氣溫高同期均溫40℃以上,北極高30℃以上。

看了南極升溫40℃,北極升溫30℃後,我明白了為什麼别等“來日方長”。

剛看的時候,還以為自己多看了一個“0”,仔細确認過後才發現竟然是真的。

3月的南極已經入秋,然而,南極幾個氣象站在3月18日打破了高溫記錄。

俄羅斯東方站(Vostok Station)3月平均高溫約為-53攝氏度,然而18日達到-17.7℃,這是有記錄以來3月份的最高溫度。

而北極部分地區3月中旬氣溫較往年同期平均水準高出約30℃,有的地區氣溫甚至逼近或達到冰點。

專家稱,南北兩極眼下季節相反,同時出現極端高溫天氣很不尋常。

看了南極升溫40℃,北極升溫30℃後,我明白了為什麼别等“來日方長”。

雖然現在還不能确定時什麼原因導緻這次氣溫的突升,但可以肯定的是:

世界真的一直在變化。

而且這種變化,總是在我們的意料之外。

就像評論裡有人說的那樣:

意外之是以被稱之為意外,大概就是因為你不知道它會來,更不知道它什麼時候來。

對于意外這種未知事物的難以預測性,注定了我們在它的面前是無可奈何而又弱小無助。

看了南極升溫40℃,北極升溫30℃後,我明白了為什麼别等“來日方長”。

這種無助感,很多人應該在這兩年,感覺更明顯吧。

一些覺得不會發生的事情,就真實發生了。

一些覺得不會離開的人,也突然離開了。

其實人生最大的謊言就是“來日方長”。

有些人,你以為可以見面的。

有些事,你以為可以繼續的。

也許在你轉身的那個刹那!

有些人,再也見不到了。

有些事,再也回不了頭。

當太陽落下,又升起來的時候,一切都變了,一不小心就再也回不去了。

看了南極升溫40℃,北極升溫30℃後,我明白了為什麼别等“來日方長”。

前兩天看到一條讓人心痛的新聞。

在一場火災中,消防員聽到有人可能沒有救出來,坐在地上痛哭。

他不斷地怪責自己:

“剛剛我一直守着,沒有發現啊”

“我們在這裡”

“我真的很努力啊”

那時,他的腦子裡一定幻想過無數個“如果”。

如果,我們再努力一點

如果,我們再來的早一點...

會不會一切都不一樣啊。

可是人生沒有那麼多如果,是以我們隻能珍惜當下,努力讓這輩子“問心無愧”一些。

國外有個小男孩,從蹒跚學步開始就喜歡機車。

他也夢想着自己将來也能成為一位騎手。

就在他的生命即将開始美好的起步時,卻被診斷出患上了癌症。

他在人生最後的時期裡,許下一個願望:希望看到機車隊從家門前駛過。

因為他很喜歡聽機車發動機的轟鳴聲。

為了能讓他開心起來,小男孩的家人就在網上釋出了求助文章,希望能有30名騎手從他家門前經過。

結果,在那一天,來了20000名騎手。

原來,每個看到消息的騎手都害怕自己是“第30個騎手”。

他們害怕因為自己的缺席,導緻小男孩願望落空,導緻他帶着遺憾離開世界。

我們或許無法改變結局,但卻可以讓遺憾少一些。

有一年父親節,演員鄧超給自己的父親打了一個電話。

可是這個電話已經變成了空号。

“爸,剛剛試着給你撥了一個電話,已經是空号了,好希望電話能通,哪怕是陌生人,我會聽很久很久,爸,節日快樂,愛你。”

看了南極升溫40℃,北極升溫30℃後,我明白了為什麼别等“來日方長”。

其實超哥曾多次在節目裡提到自己年少時不夠聽話不夠懂事,這也是對于父親的歉疚。

在他爸爸沒有病重時,兩人的關系并不好。

直到父親病重垂危之際,他才意識到人生無常,可為時已晚。

過去的虧欠已經永遠無法再彌補了。

看了南極升溫40℃,北極升溫30℃後,我明白了為什麼别等“來日方長”。

很多人都應該看過《你好,李煥英》吧。

這不僅僅是一部電影,也是賈玲對母親的思念。

賈玲在采訪的時候說過:

“很難過,自己沒有為母親花過一分錢”。

看了南極升溫40℃,北極升溫30℃後,我明白了為什麼别等“來日方長”。

這麼簡單的一句話,是多少内疚和無奈化成的。

賈玲很舍不得,母親便調侃自己想要一台冰箱,表示賈玲賺錢了,一定要買給她。

在那個年代,一台冰箱的價格太貴了,于是母親改口要一件皮衣。

沒想到,進入中戲後,賈玲省吃儉用,竟然真的在放假時給母親買了一件皮衣,也給父親買了一件。

回到家,父親試了衣服很合身,但是母親試穿後卻發現不大合适。賈玲想着等到北京再換個尺碼。

誰知道母親不幸從高處墜落身亡,賈玲連最後一眼都沒看見。

看了南極升溫40℃,北極升溫30℃後,我明白了為什麼别等“來日方長”。

那一别,誰能想到,竟是永遠。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到來”,這句話真的是被說爛的雞湯,可它每次都能戳人肺腑,一擊即中。

看了南極升溫40℃,北極升溫30℃後,我明白了為什麼别等“來日方長”。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其實今年是馬航八周年。

馬航MH370,已經失聯8年了。

8年的時間,我們這些旁觀者或許已經慢慢忘記。

可那些遇難者的家屬并沒有忘記啊。

一位叫做“漫步魚”的家屬,從出事那天,就一直在等待。

等待自己的丈夫回來。

“每晚都告訴自己,你明天就回來了。”

“夢見阻攔你坐上那趟航班...”

但是夢總有醒的那天,在2019年12月5日,她還是接受了那個殘忍的現實:

那個跟我說“承君此諾,必守一生”的人,可能,真的,不會回來了...

每每看到這句話,都會潸然淚下。

從希望到絕望再到認命,這撕心裂肺的掙紮,到底有多痛!

或許,隻有她自己知道。

然後在這條微網誌的評論區,我看到有個女生說自己得了腸癌晚期。

她說,如果自己走了,希望家人能開開心心。

她還說,相信飛機失聯的部落客丈夫一定也是這麼想的。

然後,我剛剛去看了這位留言網友,結果上個月她發了一條定時微網誌,去世了。

都說人定勝天,但在這一刻,我卻隻能發出“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的感慨。

看着她跟癌症鬥争的經曆,什麼話都說不出口。

“兩年的時間過去,我接受了一次切腸,一次切肝,五次肝髒射頻消融,十六次化療,七次靶向治療,目前治療還沒有停歇...”

看了南極升溫40℃,北極升溫30℃後,我明白了為什麼别等“來日方長”。

活着,對正常人而言,是每日的日出日落,年複一年的工作與生活。

對癌症病人而言,是生命的倒計時。

他們擔心複發,擔心沒藥,擔心自己的治療拖累家庭經濟,害怕聽到身邊一起打氣的病友又離開。

那一刻,突然覺得自己還有什麼資格不努力活着呢?

看了南極升溫40℃,北極升溫30℃後,我明白了為什麼别等“來日方長”。

翻了翻自己這兩年的狀态,發現好像每個月不是在告别,就是在遺憾。

和看不了的風景告别,和再也見不到的人告别。

為處在災難中的城市遺憾,為受災的人遺憾。

就想到了那天看到的一句話:

我們這一生

如果平平安安直到老去,已經是大幸。

錯過了飛着飛着就看不到的航班

躲過了突然就失控狂奔的車輛

避開了淩晨因為地震崩塌的城市

... ...

如果這一切你都僥幸沒有遇到過,那麼接下來的日子:

請使勁活着。

看了南極升溫40℃,北極升溫30℃後,我明白了為什麼别等“來日方長”。

想做的事情抓緊做,沒說出口的話要記得說。

無論如何,我都希望我愛的你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過完這一生。

請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

也願這世間,少點變數。

讓能回家的人都回家。

讓所有人都少點遺憾吧。

看了南極升溫40℃,北極升溫30℃後,我明白了為什麼别等“來日方長”。

-End-

「如果覺得好看,歡迎點一個‘在看’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