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如蟬翼且光似鏡面,厚度和一張A4紙差不多的明信片竟由鋼材打造;一套明信片共15枚,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擺出不同的運動造型,2022朵雪花形态都不重複……北京2022年冬奧會運動項目“蟬翼鋼”明信片近期走紅,受到收藏愛好者熱捧。這套明信片用上了首鋼京唐生産的5G裝置用鋼,首鋼科研實力和高水準鋼鐵制造能力,在小小明信片上展現得淋漓盡緻。
“5G裝置用鋼變身冬奧明信片,這還是第一次!”在首鋼園服公司文化創意中心,從業人員告訴記者,中國郵政郵資明信片上第一次使用高科技鋼材。
首鋼園服公司文化創意中心經過長時間策劃組織,與北京冬奧組委市場部及中國郵政總公司共同出品這套明信片,冰墩墩的15個運動造型和15項體育運動圖示在千錘百煉的“蟬翼鋼”中呈現。
追溯“蟬翼鋼”生産源頭,目光還要投向離首鋼園300多公裡之外的曹妃甸。從北京城西的石景山到渤海之濱的曹妃甸,首鋼完成了從“山”到“海”的跨越,首鋼京唐這座海上鋼鐵“夢工廠”鑄造了一系列精品闆材,“蟬翼鋼”正是幾年來的“拳頭”産品,實作了對0.08毫米至0.13毫米5G元件的獨家供貨。
在首鋼京唐廠房庫區,一卷卷成品“蟬翼鋼”整齊碼放,等待着裝車發貨,将應用于5G原件、明信片、食品包裝等領域,其中最薄的“蟬翼鋼”隻有0.07毫米。
“曆經三年攻關科研,我們一直在突破極限,讓寬幅‘蟬翼鋼’的厚度從0.11毫米降到了0.07毫米,達到世界領先水準!”莫志英語氣中充滿自豪。他負責“蟬翼鋼”系列産品研發、生産和品質管控工作。就在今年2月份,“蟬翼鋼”厚度成功下探至0.07毫米極薄規格,超出裝置設計極限42%。
“蟬翼鋼”也被稱作“5G鋼”,主要為5G基站信号接收器、信号發射濾波器、內建電路闆等用鋼,因厚度薄如蟬翼而得名。由于彩印機對鋼材厚度的極限要求是0.12毫米,是以這套明信片的厚度隻能達到這個數字,一般金屬印刷裝置最薄隻能做到0.14毫米。“要不然我們還能把明信片的厚度做到更薄。”他坦言。
“薄”和“光”,是“蟬翼鋼”系列産品的最大特點,也是科研攻關的難點,它的秘密藏在了轟鳴的生産線之中。軋制時,原料闆形、厚度、張力控制的輕微波動都可能導緻瞬間斷帶,“蟬翼鋼”恰恰對鋼質純淨度、穩定軋制和表面品質等要求苛刻。“蟬翼鋼”生産流程包含煉鐵、煉鋼、熱軋、冷軋等四大主流程,包含300多個小工序、上千個品質控制點。
在冷軋軋機旁,莫志英和同僚們正目不轉睛地觀察着軋機,平滑的闆材順利軋制成型,他才松了一口氣。
“哪怕每降低0.01毫米的厚度都非常困難,需要所有生産部門協同努力。”他舉例說,例如在煉鋼環節,從鐵到鋼的生産過程往往伴随着産生夾雜物,“蟬翼鋼”的生産要求夾雜物尺寸不能超過0.02毫米。為了冶煉“最潔淨的鋼”,首鋼京唐煉鋼轉爐全爐碳氧積(衡量鋼水潔淨度的關鍵名額)達到國際領先水準,“一鍵精煉”等技術行業領先,首先生産出230毫米厚、寬度1米的闆坯。
到了熱軋和冷軋工序,闆坯在多次軋制、退火中逐漸變薄,最終達到0.12毫米。依靠先進的裝備和軋機工藝的精準控制,首鋼京唐産品尺寸和闆形控制水準一直行業領先。面對“蟬翼鋼”生産容易出現的機架軋制力過大、帶鋼斷帶風險較大的關鍵問題,幾十名科研人員日夜攻關,從全流程工藝設計、軋制工藝選擇等方面制定詳細實施方案。
專業技術人員多次進行模拟軋制,微調軋機各項參數,他們的眼睛緊盯着螢幕上的參數,經曆了一次又一次的嘗試,精準控制各項參數,終于找到了最優生産方案,把軋機的能力發揮到了最大。在生産過程中,技術人員實時調整關鍵控制參數,避免了邊裂、褶皺、闆形不良等敏感易發問題,還實作了産品穩定高速量産,具備了日産千噸的能力。
不僅有“蟬翼鋼”,“首鋼制造”在北京冬奧會上綻放光彩,譜寫“冰與火之歌”。在今年2月,首鋼京唐15項生産名額突破曆史最好水準,多條産線運作品質創出新水準,正加速從“跟跑”向“并跑、領跑”邁進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