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龍地位穩固,國乒男隊為什麼後繼乏人?三大原因讓人擔憂

wtt新加坡大滿貫賽已經結束,樊振東擊敗馬龍,奪得男單冠軍。決賽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龍胖再次上演了巅峰之戰,給球迷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看到如此情況,很多球迷不免擔心起國乒男隊的新老交替。雖然東京奧運會後,馬龍一直是有選擇的參賽,國乒有意加強了梯隊建設,給了年輕球員更多鍛煉的機會,但是效果并不是太理想。馬龍的地位依然穩固,國乒男隊為什麼會顯得後繼乏人?

馬龍地位穩固,國乒男隊為什麼後繼乏人?三大原因讓人擔憂

國乒男隊之是以顯得有些斷層,後繼乏人,這于以下三個方面有一定的關系。一是馬龍實力強大,後面無人能夠超越;二是國乒中生代球員始終沒有達到期望值,沒有兌現自己的天賦;三是年輕球員缺少機會,仍然處在成長階段。

馬龍地位穩固,國乒男隊為什麼後繼乏人?三大原因讓人擔憂

一、馬龍位置穩固,除了巅峰小胖能夠與之對抗

新加坡賽上,馬龍先是在1/8決賽擊敗了小将王楚欽,随後3-2強勢複仇林昀儒,半決賽更是直接以4-0的比分橫掃了梁靖崑。馬龍的晉級之路含金量十足,不管是面對年輕的林昀儒、王楚欽,還是面對硬實力較強的梁靖崑,馬龍都能打得遊刃有餘,利用自己出色的控制力和比賽閱讀能力限制住對手,取得最後的勝利。馬龍的發揮依然穩定,位置穩固。随着年齡的增加,馬龍除了身體狀态有所下滑外,技術上依然有足夠的競争力。國乒現階段除了巅峰期的小胖能夠與馬龍對抗外,其餘球員的穩定性都不夠,很難能夠超越馬龍。

自律、勤奮,馬龍雖然已經34歲,但仍然保持了較好的競技狀态。馬龍不倒退,後面的球員隻能寄希望于超越他。

馬龍地位穩固,國乒男隊為什麼後繼乏人?三大原因讓人擔憂

二、國乒中生代球員始終沒有達到期望值,沒有兌現自己的天賦

國乒主力層有三位中生代球員,樊振東、梁靖崑、林高遠。三人之中,樊振東年齡最小,也是成長最好的球員。東京奧運會後,樊振東先後拿到了全運會、世乒賽,wtt世界杯總決賽的單打冠軍,已經接班馬龍。不過,除了樊振東之外,梁靖崑、林高遠現階段都沒有達到預期的高度,無法真正意義上成為樊振東的左膀右臂。

反手強,正手弱,心态不穩定,這是林高遠的短闆。硬實力很強,但技術的靈活性不夠,這是梁靖崑的短闆。兩個人不缺少機會,但是把握機會的能力卻有着明顯的欠缺。面對馬龍這座大山,二人始終沒有跨過去。外戰方面,兩人也是有不少的輸球經曆。中生代頂不起來,這從側面也突顯了馬龍的強大,他的位置依然穩固。

馬龍地位穩固,國乒男隊為什麼後繼乏人?三大原因讓人擔憂

三、年輕球員缺少機會,仍然處在成長階段

國乒曆來非常重視梯隊建設,一切都有着自己的軌迹。老将退去,中生代球員頂上,這是最理想的情況。年輕球員缺少機會,現階段仍然處在成長階段。

東京奧運會後,中生代球員始終沒有完全頂上來。如此情況下,這也使得國乒加強了對于年輕球員的培養,給了他們更多參賽的機會。就拿這次新加坡賽而言,林詩棟、向鵬、蒯曼等人都是拿到了p卡的機會。小将的成長需要時間的沉澱,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王楚欽是年輕球員的領軍球員,他的成長有目共睹,不僅雙打表現得出色,外戰的穩定性也提高了不少。

馬龍地位穩固,國乒男隊為什麼後繼乏人?三大原因讓人擔憂

馬龍隻要不出現大的傷病,技術很難下滑。中生代球員、年輕球員想要超越馬龍,不能寄希望于馬龍的“讓”,需要靠實力來完成超越。如果遲遲無人能夠超越,那馬龍依然有機會能夠征戰巴黎奧運會賽場。

(我是小哥,關注我,我們一起來聊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