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港府澄清:關于滅活疫苗和“感染死亡人數”

“本港提供的兩種新冠疫苗均對降低染病後重症和死亡高度有效且安全。”

撰文 | 淩駿

來源 | “醫學界”公衆号

在香港1486例死亡病例中,接種滅活疫苗的比例高達87%,是接種mRNA疫苗的逾7倍?

這一震撼資料來自于相關港媒,近日其對接種不同疫苗後的死亡人數進行報道,引起業内對滅活疫苗效果的質疑。

為此,昨日(20日)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釋出《澄清有關2019冠狀病毒病死亡個案接種疫苗情況的報道》,稱對相關誤導性報道表示遺憾,本港提供的兩種新冠疫苗均對降低染病後重症和死亡高度有效且安全。

港府進一步公開資料,就80歲以上年齡組死亡案例而言:

已接種一劑科興滅活疫苗的感染死亡率為5.83%,接種一劑輝瑞mRNA疫苗的死亡率為3.44%;

已接種兩劑滅活疫苗和mRNA疫苗的感染死亡率分别降至2.95%及1.51%。

港府澄清:關于滅活疫苗和“感染死亡人數”

被誤讀的“逾7倍死亡資料”

最新統計資料表明,截至2022年3月20日,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累計1035059例感染,5683人死亡。

死亡案例中,70歲以上人口占比87.3%,共4959例,其中有約28%的人接種過疫苗。

在本次澄清中,港府未點名具體媒體名字。“醫學界”查閱後發現,本周日(20日),有香港媒體釋出報道稱:

其取得醫管局就1486名接種過疫苗的死者個案分析,結果顯示1292例死亡病例接種了滅活疫苗,占87%;184例接種mRNA,占12%。相關資料未指出年齡分布。

盡管相關媒體強調,資料未對“接種滅活疫苗的長者人數本來就較多”“長者死亡風險較高”等原因做年齡因素調整。

同時,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也對相關媒體表示,分析資料時要考慮其他幹擾原因,如不同年齡層接種兩種疫苗的比例、接種時間、年齡等,而年長者多數接種滅活疫苗在統計學上要做“回歸分析”,不能簡單對比接種兩種疫苗的死亡人數。

但由于開篇結論資料過于“震撼”,報道造成了廣泛社會讨論,逾7倍的死亡資料也引起公衆對滅活疫苗效果的質疑。

港府重申:

兩種疫苗均對防重症和死亡有效

港府在澄清中強調,對接種疫苗的死亡患者中接種疫苗種類的分析較為複雜,需要探讨每宗死亡個案的個别情況,例如死者年齡及長期病記錄等,此外,亦要考慮較多長者接種科興疫苗的因素,不應随便下定論。

“澄清”進一步公布了相關資料:

第五波疫情的前5435宗死亡個案中,88.3%的人未接種兩劑新冠疫苗;

已接種至少兩劑新冠疫苗患者的死亡率為0.09%,接種一劑或未接種的則分别為0.7%及2.58%,接種疫苗絕對有助降低死亡率。

目前,已接種疫苗的80歲以上長者約80%接種克爾來福(科興)疫苗,約20%則接種複必泰(輝瑞mRNA)苗。

港府澄清:關于滅活疫苗和“感染死亡人數”

就已作初步分析的3837宗80歲以上長者死亡個案中:

約74%(2837宗)個案未接種疫苗,感染死亡率高達15%;

已完成兩種兩劑新冠疫苗接種的80歲以上人士感染死亡率為2.62%,而接種一劑則為5.59%;

就80歲以上死亡人士而言,已接種一劑科興滅活疫苗的感染死亡率為5.83%,接種一劑輝瑞mRNA疫苗的死亡率為3.44%;

港府重申,本港提供的兩種新冠疫苗均對于減低染病後重症和死亡情況高度有效,強烈呼籲仍未接種疫苗的市民盡早接種疫苗,特别是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風險極高的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其他免疫力較弱人士。

港府澄清:關于滅活疫苗和“感染死亡人數”

而接種疫苗或許也是香港現階段最後的“武器”之一。

據海内外多家媒體報道,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3月21日)召開抗疫記者會,稱香港将暫緩全民強制檢測,同時4月1日起取消對包括英、美在内的9個國家禁飛令,4月19日起學校可以重新開機面授課堂。

而到了4月20日,若疫情沒有反彈,将分三階段放寬其他防疫措施,包括:

首階段,将恢複餐廳晚間營業,群組聚集人數上限放寬至4人;

第二階段群組聚集人數放寬至8人,戶外運動時不用戴口罩,餐廳晚間營業時間由22時延至24時,每桌由4人增至8人。

第三階段,對大部分場所的限制将盡量放寬,隻執行基本防疫要求,包括戴口罩、限制聚集人數、進入場所前要使用“安心出行”并出示疫苗通行證等。

林鄭月娥表示,在這一個月間,争取聚焦治療,減重症、減死亡,同時進一步增加疫苗接種率:

在4月底前,希望達成提升疫苗接種率的目标。包括12歲及以上的市民第二針的接種率提升至9成,3至11歲兒童的接種率提升至9成,院舍老人的第一針接種率也提升9成。

來源:醫學界

責編:鄭華菊

校對:臧恒佳

制版:薛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