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教育的現實與碰撞!透過案例,看見孩子對尊重的需要!

在新的教育形勢下,無論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不能缺失對孩子的尊重。沒有尊重,便沒有教育,更談不上科學的教育。本刊編輯部邀請相關專家對“尊重的教育”的現狀和問題進行剖析,探讨家長和教師如何以尊重為基石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

教育的現實與碰撞!透過案例,看見孩子對尊重的需要!

《教育家》:關于家長(或教師)對孩子的尊重,據您的觀察,目前處于一種什麼樣的狀況?

關鍵詞:缺乏意識 基本需求 以愛的名義

孫雲曉:今天的父母越來越意識到應當尊重孩子,也盡可能尊重孩子的需求,但實際上離真正的尊重差距還很大。《家庭教育促進法》有五處提到“尊重”,如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與個性差異,而許多父母恰恰在這方面問題突出。例如,忽視孩子的潛能特點,一律要求高分數高名次,以及盲目攀比與競争等。這種功利化的誤導已經成為孩子發展的重大障礙。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父母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提出适當的目标與要求,鼓勵孩子發揮自己的潛能優勢,這才是尊重的教育。

陳默:經常有人問,當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比較突出的問題在哪裡。我的回答就是:教育者缺乏尊重孩子的意識,也沒有尊重孩子的行為。

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從層次結構的底部向上,人的需求分别為:生理需要(食物和衣服)、安全需要(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誼)、尊重需要和自我實作需要。對現在的孩子而言,前三種基本已得到滿足,那麼尊重需要就成了他們需求的起點。一面是教育者缺乏這種意識和行為,一面是受教育者的基本需求,這便形成了教育上的一大沖突。

教育的碰撞、教育的現實,讓我們看見了孩子對尊重的需要,有的孩子甚至因不被尊重而跳樓自殺。比如湖北武漢那個因玩撲克被請了家長的14歲男孩,其母親在樓道處呵斥并打了他耳光,男孩在母親離開後,默立了一會兒,轉身爬上欄杆一躍而下。面對這樣的事件,常有人說“現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了”,其實這并非孩子心理脆弱的問題。家長、老師打罵孩子,在以前或許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那是因為以前的孩子需求層次還沒有達到心理需求的高度,但對現在的孩子而言則大不一樣。

綜觀當下,最可怕的是大多數家長和教師對待一個生命體沒有尊重卻不自知。我一直做教師教育訓練的工作,拿教師拖堂這件事來說,很少有人會跟學生打招呼,而是直接延時,根本意識不到所面對的學生也有被尊重的需求。家庭裡面同樣如此。比如很多學生聯考報志願時,家長早早給孩子做了決斷,這種現象已司空見慣。這就是剝奪了對孩子的尊重,因為一個生命的最大價值就在于自由意志的選擇,如果不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生命體,不明白對于孩子自己的權力邊界在哪裡,何談尊重?

教育如何展現對人的尊重、如何喚起教育者對尊重的意識和理念,這根本上是哲學思想的問題,需要教育界連同社會學界、哲學界開展讨論,讓大家先看見這個問題,然後可以進一步做對比,看看可以得出一個什麼樣的結論,再引發教育管理者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最後自上而下地建立共識。

王占郡:愛孩子是一種本能,控制孩子也是一種本能。父母對孩子的控制欲,往往大于對孩子的愛,這可能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從精神分析的原理上來說,如果父母自身在原生家庭得不到足夠尊重,走上“内卷”嚴重的社會後,他們内心積蓄的委屈和憤怒,就需要找到發洩的出口,而這個出口往往就是他們的孩子。如果文化傳統和法律制度不能有效保護孩子的獨立意志,不能有效限制父母的權力,那麼對于多數家庭而言,以愛的名義對孩子的傷害幾乎不可避免。

不尊重孩子的情形,可以說是中國家庭非常普遍的現象。例如最近找我咨詢的一個留學生家庭,從國小開始,媽媽對孩子學習、玩耍、休息的時間安排得十分嚴格,孩子的任務就是在媽媽安排好的賽道上拼命奔跑,努力達到媽媽要求的目标。選擇中學時,孩子想讀外國語學校,準備留學,可是媽媽堅持讓他去重點中學,參加國内聯考。可進入重點中學後,孩子剛剛适應,媽媽又後悔了,不顧兒子反對,又将其轉學到了外國語學校。雖然這符合孩子當初的願望,但是媽媽沒有尊重孩子的意見,還給孩子帶來了很多麻煩。後來孩子考上了美國一所排名前二十的大學,媽媽很滿意,而孩子早已疲憊不堪,自主意志一直被忽視,失去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權利。大學期間,媽媽逼着兒子選一些難度大的課程,結果好幾門課挂科。而且媽媽對孩子各個方面都不放心,要求他每周必須打一次電話。學習的壓力、媽媽的控制,讓孩子喘不過氣來,他終于啟動了自我保護機制——拒絕回複父母的資訊、接聽父母的電話。

咨詢中,我問這位媽媽:“你是什麼學曆?”她說:“我是專科學曆,中學時沒有努力耽誤了,我兩個姐姐都是研究所學生,現在大學教書。我要讓孩子吸取我的教訓,不能讓孩子像我一樣。”可見,在這個家庭中,孩子背負了媽媽的遺憾,在一定程度上,媽媽是為了實作當初的理想,犧牲了自己的孩子。一個生命不能為自己而活,或許是最悲催的事情了。

關承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我觀察和研究教育最大的一個着力點。現在,教師不尊重孩子、傷害孩子自尊的現象很多,但更可怕的是他們意識不到自己存在這樣的問題。比如北京朝陽區某國小教師謾罵學生的事件,兩位教師不僅在語言上侮辱這個小女孩,還鼓動全班學生一起聲讨。我們在這裡不讨論具體事件,值得深思的是,這兩位教師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将自己錄的這段視訊發到了家長群裡,似乎認為自己的做法非常正确,沒想到會被家長曝光。這件事發生後,網上出現了各種聲音,有的說“老師脾氣不好、性格不好,但還是負責任的”。那我就提出問題了——這是對誰負責?是對校長負責,是對她自己的榮譽負責,還是對教育對象負責?

學生的心理是教師最應該關注的,可是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舉個例子,一個二年級的孩子放學回家後,家長發現帶的一壺水沒怎麼喝。家長并沒有就此說什麼,隻是給老師發了條微信:“老師,春天幹燥,麻煩您提醒孩子們多喝水。”想不到,這位老師第二天在課堂上把這個孩子拽到講台前,打通孩子家長的電話:“說,我讓沒讓你們喝水?”這個孩子邊哭邊說:“讓我們喝了。”接着又問全班同學:“你們回答,我有沒有提醒你們喝水?”學生們一起喊:“提醒了。”可以想象,當時這個孩子的自尊被傷得多厲害,可是這位老師卻不以為然,後續又指定幾個同學監督這個孩子,每節課下了課就讓他“喝水,喝水”。這個時候,孩子們已經不是善意的提醒,而是執行老師的指令,是在起哄。這件事情之後,孩子心裡始終有陰影,不敢讓家長找老師反映任何問題。

另外,我特别反對以愛的名義、以負責任為借口,實施一些我行我素的、傷害孩子自尊的行為,那樣的人根本不配當老師。

我曾經管過一件閑事,在一所國小門口,每天放學,有位老師把學生帶出來解散以後,一定要留下一個當天犯錯的學生,家長在旁邊等着接孩子,肯定也會跟過來。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當時的場面,校門口,老師怒不可遏地訓斥着某個孩子,孩子垂着小手、低頭聽着,不敢有任何反應。我特别觀察了幾次,如果來接孩子的是位媽媽,就會配合老師一起數落孩子。如果是位爸爸,往往是一聲不吭地聽着,臉上時而憤怒時而尴尬。每當這時,不隻是老師、家長、孩子三個人的活動,這個孩子的同學們也會跟着起哄,你一句我一句地幫腔。有一天,我實在看不下去了,這時我說了句話:“同學們、家長們,咱們都散一散,給孩子留點自尊,給家長留點面子。”雖然我沒有直接對那位老師說什麼,但估計她也感覺到了我的意思。在校門口實施這種訓斥行為,不僅傷了孩子的自尊,甚至傷了家長的自尊,可是老師不以為然,還認為自己特别負責任。

我在給老師們講課的時候經常用到這個案例,特别想提醒老師們,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定要有尊重孩子的意識。

教育的現實與碰撞!透過案例,看見孩子對尊重的需要!

《教育家》:尊重孩子不是一個口号,而要切切實實去落實。您認為家長(或教師)該如何提高尊重孩子的能力?請以案例方式來談談。

關鍵詞:獨立的生命個體 邊界感 釋放空間

孫雲曉:尊重未成年人不是一個選擇而是一個原則。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和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是法律原則。這四種權利可以視為尊重孩子的基本内容,也可以簡而言之為“兒童友好”。我的小外孫八九個月喜歡爬,10個月後喜歡走,現在14個月,走得很快。我常常想抱他卻總是被拒絕,于是我明白了,強行抱孩子就是不尊重孩子,甚至是剝奪了他成長的機會。再比如許多孩子四五歲了,大人還喂飯,這也是剝奪了孩子自己吃飯的成長機會,實際上嬰兒一歲後基本都可以自己吃飯。

再舉個例子,北京一個女生2021年聯考成績優異,可以進北大、清華,卻選擇了公安大學涉外警務專業。她母親告訴我雖然自己很糾結,卻還是尊重了女兒的選擇,這種明智的态度才有利于孩子的發展。

陳默:對孩子的尊重展現在每個方面而不是某些方面,這一理念适用于所有的教育過程。不過,可以找一些突破口,比如與孩子相關的事情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在自己的事情上有發言權。當然,有時孩子做出的決定未必正确,家長可以跟孩子讨論,把你的意見給他,而不是直接替他做決定。

舉個例子,一位媽媽生完孩子後成了全職媽媽,她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她的兒子。這個男孩從小到大幾乎所有的事情都由媽媽來安排,而且他也逐漸習慣于跟媽媽相處的模式。小時候還看不出什麼,但是随着年齡的增長,這個男孩出現了心理問題。已是高中生的他感覺不到周圍環境在允許他長大,感覺不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而且覺得自己沒有了選擇的能力,什麼事情一定是媽媽來選擇他才放心,但他又會想“自己的人生由媽媽來安排,自己不是永遠長不大嗎”。這個男孩變得非常糾結和掙紮,患上了抑郁症。究其根本,這位媽媽從沒有把男孩當成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隻是把他當成自己的兒子,這就是最大的不尊重。是以我選擇先去“治療”他的媽媽,讓她出去工作,别再把兒子作為生活的全部内容。在一段時間内他們的生活非常糟糕,男孩一天幾個電話把媽媽叫回家,因為他已經習慣于做精神上的“奴隸”,沒有辦法勇敢地長大。我叮囑這位媽媽一定要堅持,讓孩子知道自己該獨立起來,該做選擇的時候鼓勵他自己來。慢慢地,男孩學會了選擇,感覺到自己漸漸走向了獨立,可以融入同齡孩子當中去,不再膽怯、恐懼,因為他和同齡孩子一樣擁有了長大的能力。

對孩子是否尊重,跟家長的素質、所經曆的教育環境以及個人的哲學思考具有一定相關性,比如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家長對孩子相對更加尊重,在尊重中長大的家長往往也會尊重自己的孩子。我們呼籲教育要展現對生命和人性的尊重,在這點上,大多數家長和教師都是需要學習和成長的。

王占郡:家長是否尊重孩子,與家長的認知水準和家庭文化有很大關系。也就是說,家長思維的底層邏輯,不僅決定了家長是否尊重孩子,也決定了家長是否懂得什麼是尊重。

底層邏輯要更新。随着物質生活的提高,孩子的情感需要越來越突出。但傳統的家庭文化并沒有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人來對待,這自然會造成親子沖突。《弟子規》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些文化傳統也許在以前是天經地義的,但是今天的父母如果還堅守這些東西,顯然不能得到孩子們的信服。

家長自己要過得好。如果家長自己的生活和事業一塌糊塗,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身心狀态愛孩子,甚至可能會折騰孩子,讓孩子背負父母的遺憾,也就談不上尊重。咨詢中我遇到一位家長,當我們談到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時,這位家長委屈地說:“我從小就是被父母打罵長大的,我還有滿肚子怨氣沒地方發洩呢,現在的孩子罵不得打不得,這還不把我活活憋死!”隻有家長自己成長了、開心了,才能騰出心理空間來容納孩子的情緒,才能去尊重孩子的感受。

家庭要有邊界感。什麼是邊界感呢?例如,一位媽媽經常不經過女兒的同意,也不打招呼,就去女兒的宿舍整理櫃子、拆洗床單。女兒表示抗議後,媽媽卻置若罔聞。這就是沒有邊界感的展現。家庭成員之間擁有邊界感,才能進入一種理想狀态:各就各位,避免越位,按需補位,及時歸位。家長有邊界感,不僅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清晰的邊界意識,會時刻提醒家長“誰的事情誰負責,過于主動的幫助就是控制”。如果我們愛孩子,就要把與孩子有關的選擇權還給孩子,培養他們自己做主的能力和意識,給我們所愛的人以自由。

以孩子成長為中心。尊重生命,就要去滿足成長的需要。在孩子自幼萌生的主張沒有被扭曲的情況下,孩子本能的需要往往都是對其發展有利的。是以,家長需要聽見孩子的呼喚,了解孩子的需求。就滿足孩子成長需求而言,孩子應是“主人”,家長則是“後勤”和“顧問”,提供孩子所需的教育資源、學習資源、賞識肯定、優質陪伴等,而不是當“管家”。例如,一個初一女孩在換學校後,不能适應,情緒低落,放學後經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也不和家人說話。她的父母能夠了解,孩子遇到困難了,需要時間慢慢調整,退縮是這個特殊階段孩子成長的需要,是一種自我保護。是以父母并沒有焦慮,而是放任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躺平”一陣子,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走出來。還偶爾組織女兒的同學來家裡聚會,幫助女兒熟悉新同學,建立新圈子。半年多時間,孩子慢慢有了活力,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

減少規矩釋放空間。家長應該審視一下家庭的規矩,砸掉一些不必要的、過時的、僵化的家庭規矩,給家庭成員解放出更多的空間,為家庭成員互相之間的尊重創造更多條件。

關承華:我在解釋“老師”這個概念的時候常說,老師是個尊稱,是個身份,既然選擇了當老師,就要遵守師德,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師德的底線就是對孩子的尊重,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孩子也是人,需要尊重。做到這一點,你的行為、言語,才會受這一思想意識的支配,就可以做到尊重孩子。有這種意識之後,再去提高尊重孩子的能力,就會相對簡單。

我曾經教過一個學生,總是習慣以“稍息”的姿勢站立,腿還不停地抖。我知道,這其實是孩子的一種自我防禦,就像小刺猬一樣。因為他國小六年裡總是被老師批評,進國中後他就防着老師,你說什麼他都刺你一下,你越說,他越來勁,所有科任老師都拿他沒辦法。在這種情況下,我就思考,怎麼來“刺激”一下他。于是我“備好課”,把他叫到一個沒人的教室裡,拉他坐得離我很近,悄悄地說:“老師問你個私人問題哈,你告訴關老師,我不會讓别人知道。你是不是得過小兒麻痹症?”“沒有啊。”孩子一聽急了。我接着說:“你知道嗎?同學們都在背後議論,說你可能得過這個病,說你的兩條腿不一樣長、不一樣粗。”

孩子立刻拉起褲腿:“老師你看,我的腿是一樣長的。”我說:“你立正站好我比一比。”他趕緊立正站好。“哦,你會立正啊。同學們都這麼說,我還真以為你有殘疾呢,如果真的有殘疾,那我就得要求老師們在各個方面都要照顧你了。”“沒有,我不是。”我說:“那太好了,今天就咱倆,我知道了你沒有殘疾。你呀,這麼多年已經習慣了,我不要求你一下子改過來,我給你個過程,你看見關老師就像條件反射一樣立正站好行不行?”此後,他一看見我就立正,因為我是他的班主任,每天總能看見,慢慢地,這個孩子就改過來了,其他老師都感到特别驚訝。

教師要尊重學生,當學生意識到你尊重他的時候,就會對你心服口服,就會聽你的、接受你,哪怕是你的批評。

教育的現實與碰撞!透過案例,看見孩子對尊重的需要!

《教育家》:家長(或教師)應如何把握尊重的分寸,比如與溺愛、紀律性的平衡等。

關鍵詞:有原則 獨立思考 教育的底線

孫雲曉:真正的尊重是一種理性的愛,也是有原則和有界限的愛。尊重不是溺愛,也不是放縱,而是以真正有利于兒童成長為原則的教育。在孩子迷茫甚至是誤入歧途時大喝一聲,敢于對孩子說“不”,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尊重,更是監護人的神聖責任。

舉個例子來說,蘇州科技城實驗國小一女生在家裡提議養貓,媽媽怕貓卻采用三次家庭會議方式讨論女兒的提議,并與女兒一起了解養什麼貓和怎麼養及責任分工。當女兒聽說自己也要當鏟屎官、承擔給貓洗澡等任務,非常意外,原來養貓不隻是撸貓那麼簡單,但她認真考慮後還是接受了分工及責任。這位媽媽的做法就是以尊重的态度喚起女兒的責任心,這種尊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陳默:美國心理學家戴安娜·鮑姆林德(Diane Baumrind)基于自己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教養方式理論。根據父母在“溫暖”和“控制”兩個次元上的高低水準不同,可以劃分出四種不同的教養方式:權威型(高溫暖、高控制)、專制型(低溫暖、高控制)、放縱型(高溫暖、低控制)、忽視型(低溫暖、低控制)四種。

權威型的家長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關心孩子的成長,對孩子有要求、有控制,他們會設定清晰的規則并且持續性地強化規則,會跟孩子解釋規則背後的意義,同時也積極聽取孩子的想法并做出正面回應。在孩子心裡,這類家長往往是可敬可愛的,從小受尊重長大的孩子,他的人生欲求會很高,這也能夠激發孩子的内驅力。專制型家長對孩子的控制度很高、接受度很低,他們會強加很多的規矩,家長和孩子之間缺少暢通的交流途徑。在孩子心裡,這類家長的形象往往是可敬可畏。這種家庭走出的孩子多半謹小慎微,缺乏創造性。放縱型父母對孩子的态度充滿關心和積極的肯定,但是缺乏控制,對孩子不提任何要求,讓其自由随意發展,對孩子違反要求的行為也是采取無限度容忍和接受的态度,認為自己的孩子哪裡都好,很少發怒或訓斥孩子。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往往很無能。忽視型家長很少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他們好像并不是很關心孩子,抑或是家長被自己的問題已經搞得暈頭轉向了,沒有精力給孩子關愛和引導。在孩子心裡,父母和自己仿佛永遠隔着一堵牆,難以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凝聚力。

權威型家長在制定規則的過程中是民主的、平等的,會跟孩子進行協商。比如給孩子零花錢的同時給他一個賬本。關于零花錢的使用可以跟孩子進行約定:家長不支援買的東西或是不想讓家長知道的東西,需要用自己的零花錢去買;購買商品後要記賬,标明品名、數量、價格等;如果零花錢有結餘可以存放到家長這裡,家長會支付一定的利息,等等。這一過程既尊重了孩子又建立了規則。

我們培養的是未來的人,必須思考未來的人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和特質。時代在變,人工智能日益普及,未來的世界需要創造性人才。那麼,一個人的創造性需要建立在什麼樣的人格基礎之上?缺乏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成長訓練,怎麼可能具有創造力?正确的邏輯是:給予孩子尊重,他才能夠獨立,獨立了才有獨立思考的可能,能獨立思考了才有創造的可能。

王占郡:尊重孩子不是溺愛孩子,尊重孩子和用紀律去要求孩子也并不沖突。尊重,本質上是看見、是關懷、是滿足、是放手。尊重是互相的、平等的,單向的尊重不是尊重,是讨好,是縱容,是不平等。應當讓孩子明白,享受父母的尊重,也要尊重父母。

紀律性是每個家庭成員獲得尊重和自由的條件。家長尊重孩子,允許孩子欣賞自己喜歡的歌曲,這并不表明孩子可以把音量開得很大,影響父母看書或休息。你聽音樂是你的自由,我看書是我的自由,但你的自由不能影響我的自由,這就是互相尊重。當孩子要求不合理時、當孩子的行為違反了約定或者越過了家庭既定紅線時,家長平靜而堅定地拒絕孩子的要求,這并不意味着家長不尊重孩子和不愛孩子。

尊重是一種權利意識,而權利意識需要通過人性的覺醒來體會。舉幾個具體的例子,也許會更明白。比如家裡來了客人,父母要求孩子向客人問好,孩子不願意或不好意思說,父母堅持要求孩子必須問好。這就忽視了孩子可以拒絕的權利,沒有做到尊重孩子。再如,做作業是孩子的義務,但先寫國文還是先寫數學,這是孩子的權利。孩子每天被允許玩一會兒手機,先寫作業還是先玩手機,也是孩子的權利。

尊重和權利是密不可分的。在很多家長的眼中,小孩子根本就沒有什麼權利可談。“你吃我的、喝我的,就得聽我的,等長大能自食其力了,再來跟我談權利。”這是現在很多家長仍然持有的邏輯。

家長制定規矩時,也要把一些自主權留給孩子,這也是對孩子的尊重。當然,每個家庭中孩子的具體權利是不一樣的,規矩越多權利就越少。在我的家庭,隻要不沉迷,在被允許的情況下,孩子可以有尊嚴地玩遊戲。我發現,在安全積極的家庭環境中,孩子自己安排學習和玩耍的時間,不僅不會耽誤學習,反而會激發自我管理的動力。

家長把握分寸是一門藝術,沒有标準答案。但顯而易見的是,如果處理得好,給孩子更多的空間,會更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和自主意識的發展,孩子生命的潛能也容易得到更好的發揮。當然,這需要家長持續不斷地覺察、思考、改變。

關承華:教師尊重學生不存在分寸的問題,而是底線。檢討自己,我年輕的時候也有過沖動的做法,到現在都很後悔。20世紀80年代,我剛當老師沒幾年,班裡有個學生叫李月寶,爸媽都是普通勞工,家裡有五個兒子,生活條件不好。有一天,他上學遲到了,我就在教室門口等着,他來了以後,我非常和藹地問他:“是不是起晚了,還沒吃飯吧?”他“嗯”了一聲。我從錢包裡拿出二兩糧票兩毛錢讓他先去吃飯,吃飽了再從第二節開始好好上課。他答應後就跑去吃飯了,吃完回來上了第二節課。第三節是體育,我到操場去看看學生們上體育課的狀态,沒想到李月寶又曠課了。我當時确實沒忍住,把他找回來以後,(沒有當着全班學生的面)狠狠地扇了他一巴掌說:“我二兩糧票兩毛錢就頂一節課呀,這樣我供得起你嗎?”然後就給他家長打電話:“我今天打你們兒子了……”還挺理直氣壯的。現在,我特别想給李月寶道個歉。如果當時再多懂點心理學,我不會這樣做,而應先了解一下具體情況,希望現在的年輕老師吸取我的這個教訓。

今天的教育和傳統的教育,不能截然分開,但一些糟粕再傳承下去是絕對不行的。我特别想提醒教師們,務必要加強尊重學生的意識,提高尊重學生的能力,愛心、師德、法律三者缺一不可。現在我們強調愛學生,但是怎麼愛、什麼是真正的愛?我認為,師愛裡有母(父)愛的成分,但更多的是責任。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用智慧的愛去點亮孩子的心燈,照亮他們成長的路,而不是在壓制和打擊下,讓孩子的心越來越灰暗。我們也非常強調師德,但我真的覺得很多教師并不知道何為師德。在我看來,師德最基本的底線就是對人的尊重,教師們應該多學點心理學,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這是最關鍵的。另外,教師要認真研習法律。2021年6月1日,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式生效實施,第二十七條明确規定:學校、幼稚園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我認為,學校和教委應該帶領教師們好好學習這個法律,認真領會其中的細節。還有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國小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學校和教師可采取哪些教育懲戒措施、哪些不當教育行為被明确禁止,都規定得非常細緻,需要教師認真學習,用法律去規範、限制自己的行為。

— END —

來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2年3月刊第2期,原标題《尊重孩子,喚醒意識比提高能力更重要》

策劃 | 本刊編輯部

作者 | 李香玉 黃碩

設計 | 朱強

統籌 | 周彩麗

教育的現實與碰撞!透過案例,看見孩子對尊重的需要!

視訊推薦

征集|“大國良師的成長故事”

《教育家》發起的第二屆“尋找大國良師”公益活動。活動分為三部曲:

1.征集“大國良師的成長故事”

2.出版《大國良師的樣子》叢書

3.推選“大國良師”

活動截止至2022年底。依據評選标準及參與要求,推選出10位“2022大國良師”,授予“大國良師”稱号,每位“大國良師”将獲得主辦方提供的成長獎勵基金10萬元(稅前)。

2021年11月—2022年6月,開展“大國良師的成長故事”征集活動。

征集要求:參與活動的教師,撰文講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感觸最深的成長故事。以第一人稱撰文,體裁為叙事散文,字數在1000字左右。要求故事真實感人。文章擇優刊發《教育家》雜志、《教育家》雜志新媒體、學習強國等平台。

參與方式:在“光明教育家”App“尋找大國良師”專題頁面送出申報表及教師自述的“大國良師的成長故事”(申報表及“大國良師的成長故事”需同步送出)。如僅參與“大國良師的成長故事”征集活動(不參與“尋找大國良師”活動),将文章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文章中注明學校、姓名、聯系方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