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子煙脫掉“糖衣”倒計時50天,使用者囤貨、零售店忙着漲價

撰文/ 《财經天下》周刊程靓 魏一甯

編輯/ 楊潔

囤貨、漲價,“收割”最後一波

電子煙消費者李琳至今還記得,她是3月11日那個周五下班後,在擁擠的地鐵上,看見的電子煙新規釋出的消息:5月1日以後,電子煙口味禁止呈現除煙草口味外的其他風味。

這個消息宛如五雷轟頂,李琳差一點在地鐵上尖叫出來,對她來說,茶味或果味的電子煙是工作時的快樂之源。工作兩年多以來,下午和晚上疲倦的時候吸上一口甜絲絲的煙霧,是她最惬意的享受。然而,這意味着,一個多月以後,她的這份快樂将不再存在。

李琳的第一反應是囤貨。然而,她之前在悅刻電子煙門店了解到,在新規出台前幾天,門店開始上調價格,她最喜歡的冷泡綠妍茶、玫瑰晨露等口味由原先的99元漲到了120元。當時,店員給出的理由是,有部分微商高價倒賣悅刻部分口味煙彈,是以悅刻主動上調了價格。

“按照我兩天一個煙彈的消耗量,即使花五千塊錢囤貨,以現在的價格,也隻能買不到五十盒,還不夠抽半年。”李琳說。

據《财經天下》周刊觀察,在北京通州區的幾家悅刻專賣店和電子煙集合店裡,大部分悅刻電子煙都漲到了110元,部分口味已經漲到120元。有些店鋪尚未漲價,仍然是99元一盒,但缺貨嚴重,許多口味隻剩下最後一盒;甚至有的還不到一盒,隻有兩個煙彈,店主表示可以拼配其他口味煙彈銷售。

在北京國貿地下商城開悅刻專賣店的沈翊說,不久前他還在搭配着賣,但新規一公布,大部分口味電子煙價格都漲到了120元。“沒有辦法,不得不漲價。以前多的時候我一天能賣3萬多元,上百盒的賣,照這樣下去(存貨)根本堅持不了幾天,接下來一個月就沒貨可賣了。”

在另一家較大的電子煙集合店裡,店主程志也對《财經天下》周刊表示,目前悅刻最暢銷的幾款口味尚未漲價,但貨源已經不多了,“按這個價格,你隻能買一兩盒,不能囤太多”。

程志解釋說,在新規出台前幾天,悅刻專賣店和集合店代理商已經開始漲價,原因是供需關系發生改變,由于生産電子煙的工廠大多在深圳,受到疫情影響,生産和物流都有一定困難。

但戲劇性的是,悅刻官方微信公衆号回應稱,官方決定漲價的說法都是謠言,如果遇到門店漲價,消費者可以向悅刻公司回報投訴。

“實際上,回報并沒有什麼用,像我們這樣的集合店都是從省級代理商或者工廠拿貨,大家根據現在的進貨和銷售情況漲價,悅刻并沒有什麼限制力。”程志說。

沈翊也表示,原來悅刻99元的價格也隻是一個官方指導價,零售商是有權利去調整的。“大家被新規打得措手不及,在沒有妥善的解決方案時,調價處罰根本無關痛癢,沒有人在乎。”

門店們紛紛調價,意圖收割最後一波消費者。但在沈翊看來,“現在更像是集體‘飲鸩止渴’”。

按照新規,零售店不得排他性經營電子煙産品。對于集合店來說,隻要獲得銷售資質,仍然可以在國家管理的統一平台訂貨,繼續銷售電子煙,但必然流失一部分消費者。

一名集合店店主告訴《财經天下》周刊,由于之前電子煙集合店過度密集,競争激烈,已經倒閉了很多,之前,北京南鑼鼓巷遊客最密集的地方有十多家集合店,現在“都沒了”。幾個月前,她的門店對面還有另一家電子煙集合店,但在今年2月,這家店已經倒閉。《财經天下》周刊看到,門店玻璃門上的“悅刻、YOOZ、水野、沙芬、VTV、樂美補給中心”字樣尚未摘去,但店内商品已經搬空,并貼上了出租資訊。

電子煙脫掉“糖衣”倒計時50天,使用者囤貨、零售店忙着漲價

(圖:《财經天下》周刊/攝)

電子煙全鍊“陣痛”

3月17日,《電子煙》國家标準(二次征求意見稿)最終意見回報正式截止。這意味着電子煙國标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一周前,3月11日,國家煙草專賣局公開征求對《電子煙》國家标準(二次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同時,釋出了《電子煙管理辦法》公告,并表示将自2022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管理辦法》對國内電子煙生産與品質管理、銷售管理、進出口貿易和監督檢查等方面做出了規定,共計45條。與2021年12月2日釋出的《電子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相比,全文新增内容9條、删除内容4條、調整表述27條。

其中,持牌産銷及“煙草口味”的限定,對電子煙行業來說,可謂是“重拳出擊”。

根據《管理辦法》第八條,電子煙市場将實行非常嚴格的持牌銷售制度,與電子煙相關的産品生産、代加工、品牌持有等企業均須經國務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準許,取得煙草專賣生産企業許可證,并經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登記。而第二十六條則表明,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煙和可自行添加霧化物的電子煙。

電子煙行業觀察家陳中表示,“管理辦法”的正式出台,意味着經銷商管道基本行不通了,各大品牌的國代、省代和市代都不能進行批發,經銷商們将不得不轉型,開店或做品牌服務商等。而禁掉水果口味,對于品牌方和店主們來說,基本是要“重新開始”了。

“此前業内品牌方70%-80%的出貨都是水果味,如果更換以煙草口味為主,要重新培養使用者習慣,這并不容易。并且可以預見,因為入不敷出,很多門店會迎來倒閉。以前可能一個店營收能達到10萬元,如果不賣水果味,可能就減到隻有1萬元,那必然無法支撐人工和房租等營運成本。”陳中說。

禁售調味電子煙,可以說是掐斷了電子煙零售商們的“财路”。

電子煙産品具備多種口味,其中水果味最受消費者們歡迎,也是零售店中賣得最好的産品。電子煙銷售時經常打的是“替煙”旗号,不少使用者也認可了這一概念,對他們來說,水果口味電子煙刺激性較輕,避免了煙味,更容易提升吸煙者的社交好感度。對于廠商來說,不同的口味也有利于其避免産品同質化,根據不同品牌産品的口味區分鎖定目标消費人群。

據了解,早在去年秋冬季,悅刻就曾提早布局了煙草風味的“一溪雲”和“小金支”系列煙彈。“一溪雲”系列模拟不同的香煙風味,如薄荷韻、藍莓韻、廣柑韻煙草等,而“小金支”系列則采用霧化彈+原萃棒,霧化彈提供清涼感,原萃棒則提供原味、薄荷、咖啡、茗茶四種香煙口味。

電子煙脫掉“糖衣”倒計時50天,使用者囤貨、零售店忙着漲價

(圖:某集合門店擺出的悅刻“一溪雲”系列 《财經天下》周刊/攝)

但對于大多數電子煙消費者來說,煙草風味也比不過果味電子煙。北京某大型電子煙集合店店主告訴《财經天下》周刊,目前店裡煙草風味的煙彈銷量遠不如果味,進貨也少。“而且,絕大多數煙草風味電子煙尼古丁及香料含量都不符合新規标準,後續必然會對其做進一步的調整。”

資料顯示,早在去年11月30日電子煙國标第一次征求意見時,就規定霧化物中的煙堿(尼古丁)濃度不應高于20mg/g,也就是2%,而目前,悅刻大部分水果味電子煙尼古丁濃度為3%,煙草味尼古丁達到5%。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子煙意見二稿及公告釋出當天,國内電子煙龍頭悅刻母公司霧芯科技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報。根據财報,霧芯科技在2021年第四季度實作了營收及淨利的雙增,且在去年全年公司營收為85.21億元,同比增長123.1%;淨利潤為20.28億元,上一年淨虧損1.28億元。

據悉,深圳霧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主營RELX悅刻品牌電子霧化煙研發、設計和銷售,并憑借在國内的電子煙業務多次入榜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單。不過,在此次新規的震蕩下,電子煙概念股們大都被腳投票、慘烈收場,領頭羊霧芯科技也未能幸免。

3月11日當晚,霧芯科技暴跌43.35%,最終以1.49美元/股報收,隔日甚至跌到了開年最低點1.16美元/股。随後,受中概股止跌回漲影響,股價再次回升。截至3月18日收盤,霧芯科技收報2.39美元/股,漲幅16.75%,總市值為37.42億美元。但相較于2021年初上市當日收盤29.54美元/股下降了92%,總市值也蒸發超420億美元。

對此,霧芯科技創始人汪瑩在财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支援新國标意見,新規明确了公司日後業務發展的方向,消除了時間、交易模式的不确定性。我們相信新的标準和措施能顯著提高成年吸煙人群對減少産品危害性質的認可,對口味的限制不會影響數百萬傳統吸煙者對于減少危害的核心需求。”

《财經天下》周刊注意到,在此次頒布的《電子煙管理辦法》中還提到,電子煙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應當報經國務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而這并未在此前的征求意見稿中出現過。

資本準入管理趨嚴,曾經站在風口上的電子煙也走到了十字路口。

盤古智庫進階研究員江瀚認為,“這對于已經上市的電子煙公司來說,受到的影響還相對較小,但是對于準上市公司或者有上市想法的公司來說,合規的成本進一步提升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電子煙企業的發展,或将面臨更多的不确定性。”

此外,陳中對《财經天下》周刊表示,電子煙企業IPO監管趨嚴,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此前資本的無序擴張,但必然會伴随“陣痛”,出現像已經上市的巨頭悅刻和思摩爾等公司的暴跌情況。“不過,龍頭企業具有很高的市場佔有率,長期來看,監管穩定後,估值也會自然回歸或攀升。”

“短期利空,長期利好”

根據前瞻研究院資料統計,自2018年8月至2022年3月,從《關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的通告》到《電子煙管理辦法》共頒布了11條監管政策。其中,對未成年的保護成為條例修改加嚴的關鍵因素。

近年來,由于存在監管空白,電子煙産業無序發展,一些産品存在煙堿(即尼古丁)含量不清、添加成分不明、煙油洩漏等問題,特别是部分經營者宣傳誤導消費者,誘導未成年人吸食,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是以在2021年11月,政策明确,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對《财經天下》周刊表示,在此次出台的《管理辦法》中,關于“普通中國小、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專門學校、幼稚園周邊不得設定電子煙産品銷售網點”以及“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産品;電子煙經營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定不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的标志;對難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等規定,是跟《未成年人保護法》銜接的,能夠有效防止煙草向未成年人蔓延,強化對未成年人的法律保護。

“對于果味電子煙的禁令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防止吸煙者對其上瘾,而果味比煙草味更容易吸引未成年人吸食。”不少業内人士強調。

沈翊也對《财經天下》周刊指出,第二次電子煙國家标準意見征求稿與第一稿相比,在口味規定上出現明顯差異。“第一稿出來的時候有一個口味添加劑的白名單,拟定了121種口味,其中還是有一些水果味的産品被允許生産的。到了第二稿,口味縮減到101種了,所有水果取向的香精、精油等等,全部被剔除掉了。”

随着《電子煙管理辦法》即将在5月1日落地,國内電子煙行業也将正式進入強監管時代。

“新規對電子煙市場的嚴格管控,從短線來看是一個利空的消息,但是就長線來說是更有利于行業良性發展的。大浪淘沙不可避免,然而在整個行業迎來大洗牌後,也會篩選出一批合規且具有創新力的頭部企業。”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王鵬表示。

根據艾媒咨詢報告顯示,中國電子煙行業内銷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預計2022年增長率為76.0%;出口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預計2022年增長率為63.4%。2021年,中國電子煙産業直接及間接帶動就業人口共計約550萬人。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預計在未來國内電子煙監管政策逐漸完善的情況下,電子煙産業能為國内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帶來一定的促進意義。

對此,陳中也指出,在目前的監管下,電子煙行業将迎來生産、流通和消費的全流程改變,全國交易管理平台的建立會讓電子煙交易全程更可控,每個環節都可以被追溯,也會從源頭上解決假貨和粗制濫造等劣質産品的問題。

此前,早在2019年10月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煙草專賣局就聯合釋出《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要求線上禁售電子煙。

線上管道禁售後,大量的電子煙品牌們開始轉向線下鋪設門店。線下拓店競争,一時間打得火熱。

悅刻就把線下新零售作為公司在2020年的發力重點,計劃在未來3年累計投入6億元,開拓1萬家專賣店。鉑德電子煙也啟動了“千城萬店”戰略,表示要拿出3億元補貼線下加盟店,并承諾“7個工作日補貼到位”。在當時,加盟店免加盟費,品牌補貼門店裝修、贈送貨品補貼和促銷物料,成為線下開店的“标準動作”。

在這種“賺快錢”的氛圍下,大批的電子煙零售門店也遍地開花。但現在,随着品牌“跑馬圈地”的放緩,監管的不斷加強,市場的熱情也正在逐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對未來的擔憂和疑慮。

“在目前剩餘40天左右的時間裡,大多數企業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做切換的,而店家們也隻能被動地出貨或者囤貨緩沖。但在整個市場規範化後,龍頭效應會很明顯,中小企業會比較難過。不過,任何一個行業基本都是由大中型公司來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的,是以沒有實力的品牌也就很難往下走了,尤其是在今年的震蕩期。”陳中說。

目前,誰也不知道究竟會流失多少消費者,又有多少店鋪會倒閉。程志店裡的一名員工說道:“實在不行,就換個地方打工嘛。”

李琳還仍然奔波在“囤貨”的路上。她一家一家地尋找着專賣店和集合店,看哪一家還沒有漲價,她希望盡可能用低價買到更多的果味電子煙。“雖然煙草味也不是不可以接受,但果味畢竟要絕版了,現在囤多少都不嫌多。”

(應受訪者要求,李琳、沈翊、程志均為化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