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500個常用字歸類通解之一山:嶼、島、屹、歲、豈、凱、岐、崎岖

作者:嚴師說字

嶼、島、屹、歲、豈、岐、崎岖、崗、岚、岔、岸、岩、嶺、岷、峄、嶽、峙、炭、峽、巒、崂、峰、崚、峻、崎、崖、崔、嶄、崮、崩、崒、崇、嵌、崽、嵬、嵩

山( 石尖 )作為獨體文,是由象形演化而來。由古文字(甲骨文、金文)的象形到用筆畫來合成漢字,可以說是文字的質變過程。那種撇開“漢字八畫”再用象形來解字是不科學的。要想正确地通解漢字,必須采用漢字“筆畫拓撲”的理論即“筆畫釋義”來解。豎折“ ”表示群山起伏,向上凸起;兩豎“ ”表示垂直縱立地上,兩豎的長短不同表示山的高低不同。讀音是由石(shi)和尖(jian)相切而成(shi+jian),石訓示山有石頭組成;尖說明山多是上小下大的形狀。本義為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引申為1. 形狀像山的東西,如冰山、鳌山、山堆阜積(東西堆積得像山一樣);2. 特指五嶽如山鬥(“泰山北鬥”的縮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東的别稱);3. 山牆 ,如山架(把幾層木闆鑲嵌在牆裡的架子); 4.山中隐居之處,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稱)、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5.墳,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園(墳地)、山門(墓門);6蠶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如蠶上山了;7.大,巨大 ,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響;8.粗俗,‘你道山不山?中了狀元一道煙。’《牡丹亭》;8.山野(謙稱),如:山妻(隐士之妻);9姓

島(到dǎo)是由鳥的省形“ ”和山會意而成的字。鳥“”這裡指水鳥、海鳥等;山之水中突出的高于水準面的陸地。島的字形會意表示在湖泊中,或海洋中,遠眺形狀像是飄在水面上像鳥樣的山,可以居住鳥類;借“到”聲表示鳥和人類可以到達的地方。島的本義為四周環水且高于水準面,遠眺象鳥樣凸起的陸地。

嶼(與yǔ)是由山和與會意而成的字。山指靠近陸地、山或島的山地;與即标音又會意,表示可以分合上下牙齒或上下嘴唇,這裡比喻依附在陸地和島周圍的小島,漲潮時和大陸或島相離,落潮時和大陸或島相連,就像上下牙齒分合,又像母親身邊的孩子,時而離開母親身邊,時而回到懷抱。山為本體,與為喻體。《新華字典》對“嶼”的解釋為“小島”。我想我們的先人不會那麼愚蠢,既然造了一個“島”字,為何還要再造個“嶼”字?這不是給後人制造麻煩嗎。釣魚島就很小,為什麼不叫“釣魚嶼”? 是以,“島”和“嶼”絕不是大小之分 ,而是有質的差別的。

屹(仡yì)是由山和仡的省形“乞”會意而成的字。山這裡指高山;仡“乞”即标音又會意,表示堅挺高大之意。屹的本義為山堅定不可動搖。引申人的意志堅定不可動搖,如屹立、屹然不動。

歲(随或遂suì)是由歲、嵗簡化而來的字。山指西山;夕指除夕,年三十的夕陽。字形會意為除夕的太陽落西山。借“随”聲表示随着除夕順利結束就是增長一歲。歲的本義為用于祭祀或紀念一年的順利結束。引申引申1.年,如歲月、歲首、歲末、歲暮、辭舊歲;2.表示年齡的機關,如孩子滿三歲了;3.指時間,如歲不我與(時間不等待我們);4.年成,如歉歲、豐歲;5.姓。

(年、歲、祀、載:四字都表示“一年”的意思。《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日祀,周曰年,唐虞曰載。”郭璞注:“取歲星行一次,取四時一終,取禾一熟,取物終更始。”也就是說,來源不同。“歲”本指歲星,它十二年行一周天,稱十二次,歲星每行一次為一歲。“年”本指谷物成熟,是以谷物成熟一次為一年。“祀”是“祭祀”的意思,對祖先四時祭祀,祭祀一遍為一祀。“載”是“始”的意思,萬物更新重新開始為一載。它們所經過的時間都是現代人所說的一年。不過《爾雅》所說的時代的分别并不絕對,周亦稱“祀”,商亦稱“歲”。古籍當中“年”“歲”用得較多,“祀”用得最少。)

豈(開或起)是由豈簡化而來。豈是由山和鼓的省形“豆”會意而成的字。山表示高、多之意,這裡表示多;鼓“豆”表示鑼鼓的鼓。豈的字形會意為鑼鼓喧天、人山人海迎接自己的隊伍勝利歸來。或者了解堆積如山的豆子表現的一種豐收喜悅的心情。借“開”聲表示開心喜悅;借“起”聲表示将豆子去堆起如山,是以後來就将“豆”簡化為起的省形“己”。

凱(開)是由凱簡化而來。由山、記的省形“己”(繁體是鼓的省形“豆”)和幾會意而成的字。山表示高處,這裡訓示多,人山人海;記“己”表示記功(也可了解迎接自己的隊伍);幾表示擺放酒肉飯菜的幾案。凱的字形會意表示聚集在高處,敲鼓打鑼,迎接勝利歸來的自己部隊,擺放好盛有酒肉飯菜的幾案,記功行賞。凱借“開”聲表示繼往開來,再接再厲,争取更大勝利。

岐(奇qí)是由山和枝的省形“支”會意而成的字。山作為歸類符号,從山;枝“支”表示樹的枝條,這裡指旁出的山如樹的枝條,是以旁出為支。字形會意為主峰外旁出的山峰,群山中大山周圍形狀相當于樹木枝條那樣的山。借“奇”聲表示山如樹出奇枝(前出為正、旁出為奇)。岐的本義為山旁的山。引申1.岐山(Qí Shān),山名,又地名,在陝西;2.同“歧”;3.姓。

3500個常用字歸類通解之一山:嶼、島、屹、歲、豈、凱、岐、崎岖

岐山

崎(奇qí)是由山和奇會意而成的字。山是歸類,從山;奇即标音又會意,表示突出、高峻;是以,崎指山高低不平,突出而高峻。

岖(區qū)是由山和區會意而成的字。山是歸類,從屬山;區即标音又會意,指匿藏,這裡引申為深奧。是以,岖表示山的深奧。

崎岖形容山路坎坷。也比喻處境十分困難

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3500個常用字歸類通解之一山:嶼、島、屹、歲、豈、凱、岐、崎岖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