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突發!15萬巨頭造車要黃?汽車團隊被曝解散,人事地震不斷

市值超15萬億的蘋果,造車太難了。

一則爆料,将蘋果造車項目推上風口浪尖。3月15日,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爆料:蘋果汽車項目團隊已經解散一段時間了。随後,關于蘋果造車“要黃”的讨論聲音此起彼伏。

其實,蘋果造車項目解散早就有了征兆。因為,此前,蘋果造車團隊一直都處于動蕩狀态,過去7年間,頻頻發生“人事地震”,蘋果造車項目的負責人中,有4位離職,該項目更有數百位工程師離職。

突發!15萬巨頭造車要黃?汽車團隊被曝解散,人事地震不斷

一系列的困難波折之後,蘋果造車的雄心正在被一點點消耗殆盡。

在轟轟烈烈的智能手機、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蘋果無疑是最大的赢家,但當新的時代浪潮來臨時,蘋果最害怕成為下一個時代的“諾基亞”。

蘋果造車“要黃”?

昔日轟動汽車界的“蘋果電動車”,再度傳來了不好的消息。

美國當地時間3月15日,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爆料:蘋果汽車項目團隊已經解散一段時間了,如果要在2025年之前實作批量生産的目标,蘋果必須要在未來3-6個月内重新組建汽車項目團隊。

突發!15萬巨頭造車要黃?汽車團隊被曝解散,人事地震不斷

這則爆料,令沉寂多時的蘋果造車項目,再度成為熱議的焦點,關于蘋果造車“要黃”的聲音也此起彼伏。

需要說明的是,此次爆料的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長期深耕科技領域,蘋果公司一直是其跟蹤研究的重點對象。在此之前,郭明錤對蘋果産業鍊的大部分前瞻性預測分析,幾乎都得到了證明,是以,他關于蘋果的爆料,市場認可度較高。

蘋果造車計劃最早始于2014年,當年蘋果啟動“泰坦計劃”(Project Titan),超過1000名汽車專家和工程師在蘋果公司庫比蒂諾總部附近的一個秘密地點開發電動汽車。

之後的8年時間,蘋果的造車項目進行得非常坎坷,甚至一度陷入暫停,嘗試轉向于自動駕駛軟體的研發,經過内部争論後,又重新将造車列入目标。

如今,随着造車團隊解散,蘋果造車計劃似乎再度成為了一場尴尬的鬧劇。

一場造車鬧劇

其實,蘋果造車團隊一直都處于動蕩的狀态,高管團隊更是頻頻爆出“人事地震”。

2021年底,蘋果公司的造車項目的負責人管道格·菲爾德突然提出辭職,将跳槽至福特汽車,擔任首席先進技術和嵌入式系統總監。

負責人的突然辭職,給了蘋果造車計劃沉重一擊。當時,蘋果的汽車部門團隊便緊急召開了全體員工會議,蘋果高管在會上表态稱,将對蘋果汽車部門進行重組,但不會裁員。

據公開資料顯示,管道格·菲爾德曾在蘋果有過3段工作經曆,期間還曾跳槽至特斯拉,擔任進階副總裁兼工程主管。

突發!15萬巨頭造車要黃?汽車團隊被曝解散,人事地震不斷

在關鍵人物辭職的第一時間,業界便有聲音猜測,蘋果可能會停止汽車項目的研發。

其實,管道格·菲爾德的離去,僅僅是蘋果造車團隊“人事地震”的冰山一角。過去7年間,蘋果造車項目的負責人中,有4位主動離職,而2021年下半年,該團隊更是一連失去了3名高管,全是蘋果汽車的頂級經理,而2016年後的幾年間,蘋果造車項目已有數百位工程師離職。

有分析人士表示,蘋果造車團隊動蕩的背後原因,或許是蘋果造車項目進展艱難,戰略方面搖擺不定,相比其他電動車玩家,蘋果的造車一直處于落後階段。

蘋果啟動造車計劃以來,戰略方面一直都在“自動駕駛軟技術”與“生産整車”之間搖擺不定。

據美國媒體報道,截止2020年,蘋果的自動駕駛項目積累的裡程數僅有1.9萬英裡,而同期,谷歌的自動駕駛項目Waymo已經積累了63萬英裡。

今年2月,加州DMV披露的測試報告顯示,蘋果的自動駕駛測試總裡程排名14,MPD(每次脫離平均行駛裡程數)為20.02英裡(約合32km),排名第22,與Waymo、Cruise、小馬智行等頭部玩家的差距非常大,已經不在同一級别。

與此同時,蘋果在整車制造方面的進展也頻頻陷入僵局。其曾與寶馬、現代、日産和豐田等汽車制造商,探讨聯合開發生産協定,但都未取得實質性進展,最終無奈轉向完全的自主生産,無疑加劇了項目難度,至今未有原型車問世。

留給蘋果的時間不多了

目前,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日趨飽和,市場規模增長正在放緩,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紅利也幾乎瓜分殆盡。

更讓蘋果緊張的是,全球各國的政策正在收緊。其中,蘋果的核心收入—“蘋果稅”便是各國政府制裁的重點。歐洲、美國等法院曾在2021年裁決,“蘋果稅”的規則必須修改。

據資料顯示,蘋果商店2020年的銷售額一度超640億美元,如果按照30%的抽成比例,當年“蘋果稅”收入或達192億美元。一旦被嚴厲限制,将對蘋果的經營業績産生不小的沖擊。

突發!15萬巨頭造車要黃?汽車團隊被曝解散,人事地震不斷

基于這種危機感,蘋果非常迫切地想擁抱智能汽車時代,于是誕生了“造車夢”。蘋果CEO蒂姆·庫克曾表示,希望人們能“在汽車上享受類似iPhone帶來的體驗”,讓人們的車外和車内的生活變得無縫。

随後,蘋果開始向造車項目投入重金,也在技術專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積累。據美國媒體的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至2021年期間,蘋果獲得了超過100項的汽車專利技術,涵蓋了自動駕駛、充電、車載系統、車體結構優化等多方面。其中,智能駕駛的占比從2016年的22%上升到2020年的41%;車輛硬體創新專利占比由2016年11%增長到2020年的37%。

這段時間,蘋果造車的重心似乎是放在軟體方面,但從2021年開始,蘋果造車的戰略方向似乎出現了搖擺。

通過梳理2021年以來的蘋果造車動态,蘋果似乎有意向“制造整車”方向發展。

2021年1月,蘋果與現代集團接觸,計劃在喬治亞州生産自動駕駛電動車,到2024年目标年産量達10萬輛; 2021年2月,蘋果再度與現代集團談判,嘗試與現代子品牌起亞合作生産汽車。

據數位離職的高管透露,蘋果造車項目一直都沒有明确的前進方向,戰略重心頻頻發生改變,項目推進得非常吃力。

如此看來,蘋果造車項目解散似乎是一種必然結果,未來蘋果是否會重新組建團隊再殺入造車陣營,目前還沒有定論,但目前留給蘋果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