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因大流感隔離在畫室,他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格子”

因大流感隔離在畫室,他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格子”

荷蘭畫家蒙德裡安筆下的三原色和方格子是廣為人知的視覺圖像,

但蒙德裡安或許是人們最陌生的畫家。

今年是蒙德裡安誕辰150周年,他一生曆經戰争與肆虐全球的西班牙大流感,

他以化繁為簡的圖像表達着内心對純粹、美好世界的向往。

難以模仿的“簡單”

荷蘭的一家電視台曾經做過一檔臨摹名畫的節目,由幾位畫家臨摹倫勃朗、凡·高、蒙德裡安等人的作品。所有觀衆都以為,蒙德裡安的作品是最容易模仿的,沒想到最後隻有對他的臨摹失敗了。

2017年,一位美國藝術史家帶領學生們去博物館臨摹蒙德裡安的《構成》系列作品。出乎他們的意料,這些看上去極其簡單的格子所蘊含的技巧遠超想象,很難輕易被複制。

蒙德裡安所畫的三原色和方格子為什麼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從技術層面來說,他的線條都是手繪的,而他所使用的顔色也是經過精心調色,是獨一無二的。

從藝術家個人的經曆來看,身為抽象藝術的先驅,蒙德裡安早年其實接受過正統的寫實訓練,功底很深。他從寫實到抽象的巨大轉變,蘊藏着其内心看待世界方式的變化。

1872年,蒙德裡安出生于阿姆斯特丹附近的一個小鎮。他的父親是一位熱衷美術的國小校長,叔叔是職業畫家。盡管家庭藝術氛圍很濃,但家人并不支援蒙德裡安從事這個收入不穩定的職業。

年輕的蒙德裡安一心隻想畫畫。1892年,他終于如願以償進入阿姆斯特丹的國立藝術學院學習。他深受後印象派和浪漫主義的影響,非常喜歡修拉和凡·高等人的作品,也常常畫阿姆斯特丹周圍的風景。

“我喜歡昏暗的天氣中或十分強烈的陽光下的風景和房屋。這個時候,濃密的大氣模糊了細節,加強了物體的大輪廓。我經常在月光下畫速寫——畫牛兒在平坦的荷蘭牧場上休息或靜靜地站着,畫帶有死寂、空洞的視窗的房屋。”蒙德裡安曾經寫道。

因大流感隔離在畫室,他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格子”

蒙德裡安早年的作品

1908年,畢加索與布拉克建立了立體主義畫派,這是當時全世界最先鋒的藝術流派。來到巴黎後的蒙德裡安很快與立體主義畫家打成一片。在他們的影響下,他開始思考如何超越表象去看待事物,他試着用全新的繪畫語言揭示自然的本質。

在《灰色的樹》中,立體主義對蒙德裡安的影響顯而易見,抽象的力量在他的作品中覺醒了。樹幹位于畫面中央,樹枝橫向延展至畫布的兩側邊界,樹的細節被簡化。蒙德裡安化繁為簡,将過去熟悉的風景化為錯綜紛繁的幾何形狀與線條,并通過結構、色彩和區域的平衡,達到畫面的和諧。

因大流感隔離在畫室,他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格子”

蒙德裡安《灰色的樹》1912

在大流感中孕育新畫風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蒙德裡安與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創辦了《風格》雜志,一個對未來充滿希望的藝術流派——風格派開始蓬勃發展。

以蒙德裡安為代表的風格派藝術家提出了一種名為“新造型主義”的藝術理念。他們主張抽象即藝術的目的,利用抽象的造型與中性的色彩來傳達秩序與和平的理念。他們拒絕使用具象的元素,隻用單純的色彩和幾何形象來表現純粹的精神。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肆虐全球,蒙德裡安也沒有能夠幸免。在隔離養病期間,他安守于阿姆斯特丹的工作室,專心創作。在給友人的信中,他這樣寫道:“當我染上流感時,我注意到一個人可以多麼不情願地變得全神貫注,随之而來的是更好的藝術作品的出現。”

大流感中的蒙德裡安進行了各種各樣概念化的嘗試,醞釀着其藝術生涯中最重要的轉變。

1919年,痊愈後的蒙德裡安再次來到巴黎,他逐漸摒棄了細密規則的網格和豐富多樣的色彩,開始使用更基本的直線、直角、三原色等元素組成抽象畫面。1920年,蒙德裡安的《黃色、紅色、黑色、藍色和灰色構成》問世,此後他又完成了一批《構成》系列作品,畫面中隻有三原色、水準線、垂直線與格子,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的思考與安排。

蒙德裡安希望這些作品能傳遞出生命永恒運動的觀念。他認為,畫面中的線條越細,眼睛對它的軌迹“讀”得就越快,反之亦然。是以,改變寬度,就可以像使用汽車油門踏闆一樣運用線條,而這将有助于成功實作他的最終目的——使畫作擁有“動态平衡”。

1930年,蒙德裡安的繪畫集《紅、藍、黃構成》出版。三原色與格子從此成為其最廣為人知的視覺圖像。

因大流感隔離在畫室,他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格子”

蒙德裡安最著名的格子《構成3号,紅黃藍》

從椅子、房子到裙子

蒙德裡安的藝術究竟有何魅力?

知名藝術評論家威爾·貢培茲在《現代藝術150年》中分析道:蒙德裡安的目标是“以造型的方式表現萬物之共性,而非它們與衆不同的部分”。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将藝術減至最基本的要素:顔色僅限于三原色——紅、黃和藍,隻有兩種幾何形狀——正方形和長方形,隻用黑色的水準線或垂直線。畫面中絕對沒有立體感。

蒙德裡安相信,通過這些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元素,通過平衡所有對立的力量,他能從中找出生命的意義。他曾說:“生活本質上是簡單的,它可能會變得越來越複雜,但它不能失去這種簡單性。而那種複雜性需要被完善,簡單是人類的完美境界。”

蒙德裡安的大膽嘗試,不僅翻開了繪畫界的全新篇章,也為服裝、建築和設計界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荷蘭建築師赫裡特·裡特費爾德運用蒙德裡安新造型主義的三原色和黑色線條,做了一把“紅藍椅”,看起來就像三維版的蒙德裡安繪畫。椅子的背闆被塗成紅色,座位是深藍色,設計師還在椅子上塗上黃色顔料,使得黑色的木質架構呈現出比以往更活潑的風格。

因大流感隔離在畫室,他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格子”

裡特費爾德還按照風格派的準則設計了一整幢房子(上圖),這棟以其主人的名字施羅德命名的住宅,後來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名錄》。

1965年,服裝設計師聖羅蘭将蒙德裡安作品中标志性的三原色與格子融入禮服設計中,“蒙德裡安裙”利落的裁剪、簡單的線條和大膽的色彩引發了時尚熱潮,打破了時尚與藝術的界限。直到今天,蒙德裡安的作品依然是設計師取之不盡的靈感之源。

因大流感隔離在畫室,他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格子”

聖羅蘭設計的“蒙德裡安裙”

弄清生命的意義

有一位藝術家曾經問過蒙德裡安,為何他總是在不斷銷毀自己的作品再畫,蒙德裡安說:“我想要的不是畫,而是找到真相。”

《勝利之舞》是蒙德裡安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他的遺作。這幅作品由各種大小的三原色色塊組成。如果将其比喻成音樂,那麼不同的色塊就代表着不同的音符,連在一起成了一首歌。

事實上,蒙德裡安非常喜歡音樂,尤其喜歡聽時下最“潮”的作品,他一生收集了很多唱片。移居到紐約生活後,他瘋狂地愛上了爵士樂,經常去聽爵士樂現場演出。

蒙德裡安不喜歡别人看自己畫畫,但在畫《勝利之舞》的時候,他破天荒地辦了工作室開放日活動,請大家來參觀自己畫畫的過程,并交流心得。《勝利之舞》中小小的色塊、線條,代表着世界上的各種元素,他用自己的方式将其以一種和諧的方式呈現在世人面前。

這幅畫直到蒙德裡安去世,還擺在他畫室的架子上。可以想見,在畫畫的過程中,蒙德裡安已經感覺到自己正在邁向生命的終點,他卻堅持完成這幅名為“勝利”的畫,向世界傳達樂觀的信号,希望留下一幅明亮的作品鼓舞衆人。

因大流感隔離在畫室,他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格子”

蒙德裡安《勝利之舞》1944

曾有人問蒙德裡安:“在你畫的這些格子裡,我什麼也看不出來,你的意圖究竟是什麼?”

蒙德裡安回答:“我想通過顔色和線條的對比,以造型的方式表現各種關系。我曾經通過描繪自然來表現自我,但如果你按時間順序仔細觀察我的作品,就會發現我逐漸摒棄了事物的自然特征,而越來越強調各種關系在造型上的表現。我認為我的工作就是為其他人弄清生命的意義。”

蒙德裡安生活于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一生經曆了兩次世界大戰、西班牙大流感,他始終渴望安定,渴望一個和平、美好的世界。他期待着全世界都如同他的畫一般極簡又純粹,他“少即是多”的哲學理念深深影響着現代藝術的程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