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的下半場——動力電池回收

如果你在百度搜尋輸入“動力電池回收”,會看到不少“當場付現、上門結算、價高于同行40%、高價回收”等電池回收廣告。最近動力電池回收價格上漲之猛,連電池回收商自己都沒有想到,完全超過預期,幾乎“一天一個價”。

由2021年上半年到2022年初,單個動力電池回收的價格從2萬多漲到了3萬多元。動力電池回收價格的飙升,讓退役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成為了回收企業搶貨的“香饽饽”。

01 | 動力電池回收的風口

回收價格的上漲主要原因是動力電池上遊原材料漲價,原材料主要是磷酸锂、钴、鎳等。從2021年開始,新能源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新聞時常進入大衆視野,報道均是“又創新高”。

3月10日,國産電池級碳酸锂現貨均價突破了50萬元/噸的關口。而在年初,價格還是30萬元/噸左右,2021年初更是隻有約5萬元/噸。與此同時,钴價也大幅度上漲,超過了50萬元/噸。

原材料數量有限,而未來整個動力電池的産量還會随着新能源車的增加而增加,要解決資源緊缺的問題,就勢必需要通過電池的回收再利用。動力電池回收商将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再拆解處理後,再出售其中的貴金屬材料就能大賺一筆。

如今火熱的動力電池回收行業,能不能有持續性呢?

2015年起,新能源汽車的生産和銷售實作了突破性增長,動力電池裝機也随之進入爆發增長期。2017-2021 年新能源車銷量的年複合增長率約47%,動力電池裝機量的年複合增長率則約為 40%。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髒”,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一般為5-8年,從2015年開始算起,到2020年,大陸動力電池開始進入規模化報廢期。

根據資料顯示,2020年大陸動力電池累計退役總量約為20萬噸,到2025年預計會上升至78萬噸。有機構測算,2025年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将會達到370億元。

從環保的角度來說,報廢的動力電池如果沒有被妥善處置,會存在很大的環境風險,钴、鎳、銅等重金屬會對人類健康和生态系統帶來損害。

(資料來源:長江證券)

從資源的角度來講,廢舊動力電池中含有大量可回收的高價值金屬,如锂、钴、鎳等,回收這些金屬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國内供給。

新能源的下半場——動力電池回收

同時,回收動力電池能夠産生較大的經濟效益,華友钴業有披露,回收利用可以使電池成本降低20%以上。

最後,從政策支援的角度來看,2018年以後,國家和各地政府陸續出台了各項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試點方案,有助于促進行業的規範化發展,這為有實力和技術的正規公司發展提供有利環境。

是以,從各個角度來看,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風口似乎近在眼前。

02 | 群雄逐鹿現狀

了解一個行業,自然是要先了解它的産業鍊。

新能源的下半場——動力電池回收

(資料來源:長江證券)

從産業鍊來看,動力電池回收的主體是汽車銷售公司、汽車修理中心、報廢汽車拆解企業等。

以汽車生産企業為回收主體的退役電池回收路徑為:汽車生産企業通過在各地設定的網點回收廢舊電池或汽車,進行拍賣,将電池交給有資質、有能力的企業進行利用,可以進行利用的企業主體又包括4類:

以吉利、北汽等為代表的汽車生産企業

以國軒高科、甯德時代、南都電源等為代表的電池及儲能企業

以廈門鎢業、華友鑽業等為代表的電池材料企業

以天奇股份、旺能環境、高能環境等為代表的第三方企業

那電池回收的生意,到底好不好做呢?我們來看看這個行業現在的格局:

目前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處于行業發展初期,各企業處于跑馬圈地的階段,行業内的競争格局尚不清晰。

近年來,行業内新增了大量回收企業。大陸目前注冊的動力電池回收相關企業有3.6萬家,而僅2021年就新增了2.4萬家企業。這些企業中,既存在“正規軍”又有“小作坊”。

我們從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門檻為依據,來判斷行業中有優勢的企業。

門檻1:資質

為引導動力電池行業規範化發展,工信部先後釋出了三批《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企業名單公告,也就是業界熟稱的“白名單”,進入白名單的企業僅有47家,這就是從事動力電池回收業務的“正規軍”。我們對沒有進入“白名單”的跨界企業應該要提高警惕。

門檻2:生産工藝技術

動力電池的回收與利用,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梯次利用;另一種是拆解回收。這兩種做法都存在一定的技術門坎。

梯次利用是将報廢的動力電池利用于其他領域。動力電池組容量衰減到80%時就會淘汰,此時動力電池不再适用于汽車,但在其他方面(比如低速電動車、兩輪車、充電寶等)還能發揮“餘熱”。但是由于市面上的動力電池品種繁多、标準不一,要将技術結構各異的電池回收利用,技術難度較大。

目前實作了商業化的企業是格林美和光華科技。光華科技2020年梯次利用實作0.66億元。

格林美與電池生産廠商比亞迪深度綁定,雙方确立了共同探索從廢舊材料到新型電池材料、再到儲能電站的産業鍊循環商業模式,提升梯次利用效率。

拆解回收是直接将電池拆解,回收其中有價值的原材料,然後再循環利用。拆解回收是目前行業的焦點和資本積極布局的領域。拆解回收的工藝成熟,回收率高。

官方規定,從事動力電池再生利用的企業,鎳、钴、錳的綜合回收率應不低于98%,锂的回收率不低于85%,稀土等其他主要有價金屬綜合回收率不低于97%。我們自然就要更關注回收率達标的企業。

新能源的下半場——動力電池回收

門檻3:管道能力

在生活的實際狀況中,有近半的車主其實不知道哪裡回收廢舊電池。而對于回收再利用的企業參與者來說,誰能夠收上來更多的退役動力電池,誰就能生存下來。

是以,管道建設是衡量企業回收能力的标杆之一。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由于汽車銷售和維修管道的存在,在管道上具有比較強的競争能力。

吉利系和上汽系布局的回收網點數量最多,占比分别為14.7%和14.4%。

新能源的下半場——動力電池回收

整車廠以外的企業中,格林美、賽德美、邦普循環布局的網點數量居于前三。

新能源的下半場——動力電池回收

03 | 結語

動力電池回收兼具了環保與經濟價值,随着新能源汽車的持續高速發展,動力電池回收市場空間也在快速增長,機構預測未來的市場規模為數百億元。

回收利用的确定性,使得動力電池行業有望維持長周期的高景氣度。

而行業現在正處于發展初期,建立好回收管道,回收到更多的原料是企業的核心競争要素。

都看到這裡了

還不快快點贊、轉發、加關注?

點個在看你最好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