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研究60年癌症,91歲院士警告:四樣東西盡量别碰

作者:齊魯壹點

孫燕院士,很多人應該都有聽過,大陸惡性良性腫瘤内科治療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在抗癌一線奮鬥了近60年,今年已經91了,妥妥的高齡人群。但是老爺子在會議上說活依然洪鐘有力,精神抖擻,還常常跟身邊的人開玩笑,說自己是80後。

孫院士曾自信地說,如果我身上出現了什麼健康問題,那麼多半都是早期的,是可以有效控制的。因為我一直堅信一個思想;“預防比治療好,早期治療比晚期治療好”。

研究60年癌症,91歲院士警告:四樣東西盡量别碰

在公開采訪中,他分享過一些抗癌防癌的忠告,今天分享給大家。

孫燕院士總結的四種患癌因素

因素一:不良生活習慣

據統計,大約有将近一半的癌症的發生都與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飲食上,如果經常吃一些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就很容易導緻肥胖,而肥胖和多種癌症之間都有着密切的關系;經常吃一些有緻癌風險的食物,如鹹魚、腌菜等,當中的亞硝酸亞成分比較多,在胃酸的的作用下,會與蛋白質發生反應,生成緻癌物亞硝胺,增加食道癌、腸癌、胃癌等癌症的發病率;暴飲暴食、吃飯過快、使用溫度過高的食物等飲食習慣,也會增加癌症的患病風險,喜好熱食、熱飲者發生食道癌的幾率非常高。

研究60年癌症,91歲院士警告:四樣東西盡量别碰

還有就是生活上的一些習慣,比如熬夜,女性如果長時間睡眠不足,乳腺癌的患病幾率可提升47%這主要是因為熬夜可減少褪黑素的分泌,而這種物質對抑制乳腺癌有一定的作用;又或者酗酒,酒精可促進緻癌物吸收,增加患癌的風險,尤其是肝癌、胃癌、食道癌等癌症。

因素二:生物緻癌因素

生物緻癌因素主要包括病毒、黴菌、細菌等。

病毒:比如人類乳頭瘤病毒與宮頸癌、舌癌、喉癌、皮膚癌等癌症的發生有着密切的關系,尤其是宮頸癌;又或者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是導緻肝癌的主要因素之一;艾滋病毒常引起淋巴瘤和白血病等。

黴菌:最為多見的就是黃曲黴菌、雜色曲黴菌能産生的黃曲黴毒素,進而誘發肝癌;鐮刀菌的代謝産物與亞硝胺有協同緻癌作用,是導緻食管癌的關鍵因素之一。

細菌:如幽門螺杆菌的感染與胃炎、胃潰瘍、胃癌有一定關系。

其他:日本血吸蟲病可能誘發結腸癌與直腸癌;埃及血吸蟲病可引起膀胱癌。

因素三:遠離環境污染

環境污染包括室外污染和室内污染,前者主要是工業廢氣、汽車尾氣等,後者主要指廚房油煙、裝修污染、煙草釋放的緻癌物(包括二手煙)。不管是哪一種,經常接觸,都可增加肺癌等癌症的發病率。

研究60年癌症,91歲院士警告:四樣東西盡量别碰

因素四:抽煙!

因為煙當中含有多種緻癌物,包括多環芬烴、氨化芳香族化合物、亞硝胺等,是導緻肺癌、膀胱癌、宮頸癌、食道癌、乳腺癌等多種癌症的罪魁禍首。是以,奉勸大家,為了自己以及家人的健康,還是趕緊戒掉煙草吧,千萬不要的等到來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再戒,那就晚了!

預防癌症,除了避免上述這些癌症的誘因之外,還要積極采取一些應對措施,下面我們來接着說一下孫燕院士的防癌妙招。

孫燕院士的“防癌處方” 01 甯願餓着也不要撐着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甯願餓着也不要撐着,瘦的多是比胖的要好”,因為肥胖也腸癌、腎癌、胃癌、宮頸癌、卵巢癌等多種癌症之間有密切的關系,是以如果攝入較多高脂、油炸、紅肉等食物,控制不住嘴的人,得癌症的風險就會提升。

孫院士分享了一個自己的減肥方法:“我怕自己受不住美食的誘惑,為了避免自己多吃,每次就餐時感覺吃的差不多了,有七分飽了,就趕緊離開飯桌,不會再餐坐上與人聊天,因為怕聊着聊着有多吃兩口飯菜。”

02 堅持體檢

“癌症的治療,時機非常重要,是以建議大家最好每年都定期體檢,有條件的中老年人最好查體兩次,我就是每年查兩次,因為我局的有點惡性良性腫瘤隐蔽性比較高,偶然一次的普通體檢不一定能發現,就好比早期的肺癌,可能隻有50%的患者是通過胸片、X線、痰液能被發現的,而增加體檢次數可提高早期發現惡性良性腫瘤的機會。”

孫院士表示,自己在中國醫學科學院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幹了50餘年,院裡的員工大概有60多人曾被診斷出乳腺癌,但是基本上得到了治愈,隻有3個人以内一些特殊因素死亡。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裡面有什麼門道,其實并沒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從業人員每年都會堅持體檢,發現的早,又積極配合治療,多以效果才會這麼理想。

03 控制癌症病變

癌症的發展是需要一個比較慢長的時間,并不是一下子就出現癌症,多會經曆3個過程,分别是癌前病變、原位癌及浸潤癌。

我們需要重點說下癌前病變這個階段,常見的癌前病變有黏膜白斑、結腸多發性息肉、慢性萎縮胃炎、子宮頸慢性發炎、交界痣等。這階段其實還不算是癌,隻是在這基礎上容易發生癌,可如果我們能重視癌前病變,及時處理,則可大幅度降低癌症的發生率。

04 學會享受生活

孫院士表示,自己接診過這麼多患者,很多存在共同的誘因,那就是壓力大、長期抑郁、過分憂慮、愛生悶氣。這些負面情緒可導緻人體産生應激反應,而多強的應激反應就會降低人體免疫力。使癌細胞有可乘之機。想要預防癌症,保持心态的平衡很重要。

希望大家可以學會享受生活,從平淡的生活中尋找樂趣,而不是被生活追趕。

“我有一個調節心态的小方法:對于贊美自己的内容,少去聽,因為我沒有覺得自己那麼好;對于诽謗自己的内容,别當真,因為我也覺得自己沒有那麼不好,這樣自然對于一些好的、不好的言論也就能泰然處之了,心态自然也就平衡了。

研究60年癌症,91歲院士警告:四樣東西盡量别碰

癌症治療難度大,緻死率高,是以我們主要還是以預防為主,希望大家看完上述介紹後,能引起重視,趕緊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