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多人相信緣分,甚至會許願來世相逢再續前緣。然而,實際生活中這種陰陽巧合之下的緣分确實不少,甚至很多被人講出來之後都充滿了不可思議,宛如奇迹一般。
就比如曾經因為抗戰與新婚妻子分離的川兵,輾轉半個世紀之後又與曾經的妻子再續良緣,簡簡單單的“緣分”二字又怎麼能概括出他們的相逢呢?

宣漢相識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邱大明和李德芳。
邱大明是土生土長的四川人,在很早的時候便加入了川軍的隊伍的之中,隻有又因為自己的能力和學識被提拔為排長。在1936年的時候,邱大明所在的川20軍受上級訓示駐紮在了四川宣漢縣。
當軍隊駐紮在宣漢的時候,許多熱心的人都給他介紹起對象來。此時邱大明剛21歲不久,加之人看起來高高大大的,在整個軍隊之中都是比較亮眼的存在。恰逢青春的邱大明,就在此地認識了李德芳。
當時李德芳家裡也在張羅着給她相親。但是李德芳對介紹的人都不是很滿意,覺得他們都不是适合自己的人。女兒遲遲遇不到心儀的對象,這可愁壞了家裡的長輩們。
剛巧的是,被忙着介紹對象的邱大明部隊就駐紮在離李德芳家不遠的地方。都是介紹對象,大家一合計,幹脆讓他倆試試,卻沒想到,兩人就此看上了眼。
李德芳見到邱大明富有朝氣的高大身形時,一下子便被吸引住了。而邱大明看着那個漂亮的小姑娘略帶羞怯的眼神,也不由自主地愣了神,兩人就在這次介紹中互相許了心意。
交往了接近半年,李德芳父母見兩人感情很好,加之邱大明對李德芳溫柔體貼,對這個準女婿也很滿意,于是便讓他倆在宣漢結婚了。
婚後的夫妻兩人過着平淡和美的日子,羨煞了隊伍裡的一群光棍們。然而好日子不長,抗日戰争爆發了。
亂世颠簸
邱大明作為川20軍中的醫院,在抗日戰争爆發不久之後便聽從部隊指令連夜奔赴戰場。
作為非國家軍隊,川軍的物資補給裝備别說比不上日本,連基本的軍隊規格都比不上,然而當他們剛感到前線迎接他們的便是淞滬會戰。
這場戰争打破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卻也讓許多參與這場戰役的軍人失去了性命,奔赴戰場的許多川軍,死後穿的還是草鞋。
之後,剩下的川20軍被李宗仁納在麾下,成為自己部隊中的一員。新的物資補給和槍彈讓川軍的裝備得以更換,也讓他們在之後的戰場之上更加地浴血奮戰。邱大明跟随部隊一起參與了台兒莊戰役,這次勝戰讓大家到了川軍英勇抗敵的面貌,也讓大家記住這批不遠萬裡前來抗戰出川男兒。
1942年,邱大明在戰場上不幸負傷,之後便退下了戰場,成為了泸縣一名管理碼頭的警長。
安定下來之後,他便想起來那個與自己新婚不久的妻子,于是在某一天托人給自己的妻子捎個口信,并把她們接過來住。然而,那個人吞了邱大明的錢卻沒有為他辦事,為了交差還編出了李德華已經在日軍的無差别轟炸中去世了。
戰火紛飛的年代,邱大明心痛地獨居在了泸縣,後來與當地一個女學生組成了新的家庭。新中國成立之後,邱大明因為政治上的問題被送到新疆改造,這一去便是十幾年,等回來的時候家人也不與他聯系了,無奈之下他隻有自己一個人生活。
而李德芳的生活也并不好過。邱大明走後,李德芳便開始等着他歸來。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等待讓她深受折磨,後來幹脆離開宣漢到處尋找着邱大明的身影。當她到重慶邱大明老家依然找不到人時,開始迷茫是否自己的丈夫已經戰死在沙場上了。
之後她遇到一名廚師,對自己極好,聽聞自己在找丈夫也同意即使兩人以後生活在一起了她也可以繼續尋找邱大明的下落。
李德芳動心了,答應與廚子兩人再組家庭,并且重新改了個名字叫作劉澤華。兩人相攜了幾十年的歲月,直到1992年丈夫因病去世,劉澤華因為家庭沖突帶着自己的積蓄離開了家門。
陰差陽錯的相逢
沒有家人的邱大明在重慶成為了一個低保戶,住在了三橋洞附近,而此時的劉澤華距他不過三公裡的路程。
在這裡劉澤華遇上了一個好心的鄰居,她見劉澤華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過得着實孤苦,便想着給她介紹一個老伴兒,于是陰差陽錯之下找上了邱大明。
由于犯過事,邱大明從新疆回來之後便改了名,兩人相見時隻覺得對方看着仿佛有一種久違的熟悉感卻又不知是何緣由。
直到新婚那晚,兩人互相訴說着從前,道出了自己本來的名姓,劉澤華在知道眼前這個人便是自己尋找了六十多年的丈夫。
1997年,分離了六十年的新婚夫婦再次迎來新婚。
尾聲
時隔六十年後,兩人再次延續了當初來不及好好經營的新婚生活,就這樣互相陪伴了十二年,直到2009年李德芳先一步離開了邱大明。
第二年,邱大明也追随李德芳的腳步,兩人在另一個世界繼續曾經的緣分,這一次,李德芳沒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