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點贊!溫江這件事引起人民網關注!

作者:溫江釋出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近年來,溫江積極探索生态價值轉化路徑

促進區域高品質發展

3月15日,人民網釋出文章

《成都溫江:推動生态價值轉化

架起“綠水青山”通往“金山銀山”的橋梁》

一起來看看全文吧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成都市溫江區積極探索生态價值轉化路徑,促進區域高品質發展。政府企業通力合作,發揮各自優勢,促進資源資本有效結合,建立“企業投資改善環境、環境改善提升資源價值、資源溢價反哺環境建設”的良性循環。在進一步改善城鄉生态本底的基礎上,成都溫江創新可持續的生态産品價值實作多元路徑,資源變資産、資産變資本的生态價值轉化路徑被徹底打通。

點贊!溫江這件事引起人民網關注!

和盛臨江花海花仙境直播基地。圖@張志強

深挖川西林盤生态價值 鄉間“千元”民宿走紅

位于溫江“北林”區域的壽安鎮岷江村,是遠近聞名的網紅村。即便在工作日,也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打卡體驗。但鮮有人知的是,五年前,岷江村還是壽安鎮的“尾巴村”:産業類型單一、勞動力流失嚴重、農村“空心化”程度高。不僅如此,由于地處都江堰灌區,産業發展受到一定局限。

困難橫亘在那裡,如何尋求突破?溫江區壽安鎮岷江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陶勳花帶領村委會迎難而上,利用土地流轉,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對川西林盤地區生态資源進行有效轉化。“村民将房屋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使用收益權作價入股,與村集體組織合資成立村集體公司,再以這家公司為主體,與社會投資方共同組建項目公司開發項目。”

九坊宿墅、岷江書院……一批農商文旅體養融合發展項目相繼建成投運,實作産業經濟從多點開花向串珠成鍊轉變。

初春時節,走進岷江書院,青石鋪路,竹林深深,在以竹文化展現川西民居地方特色的同時,融入了徽派建築特色。岷江書院以“推動成渝一體文化程序,促進巴蜀傳統文化複興”為宗旨,以打造“中華蜀學高地,巴蜀文化勝地”為願景,竭力将書院打造成蜀文化研究、展示、體驗的重要文化旅遊節點。

依照傳統書院建築形制建設,岷江書院包含了先師堂、藏書閣、山長室、講堂、食舍、客舍等功能空間。“我們的套房價格在千元以上,每逢旺季常常‘一房難求’,這是過去村民根本不敢想的事。”岷江書院負責人梁嘉屹介紹,由于民宿産業對旅遊、餐飲業的帶動,如今岷江村各項産業發展步入軌道,村民實作了家門口就業,不僅每月有工資拿,還能收取土地租金、獲得股權分紅。

村民周江汶就是受益人之一。“現在家鄉發展越來越好,我當然更願意在家門口就業。”對于岷江村的變化,她深有感觸地指着不遠處的一條綠道說:“我們上學那會兒,這裡還是泥濘路,現在成了‘人在畫中遊’的綠道。”

如今,岷江村村貌美了,村民的腰包鼓了、臉上的笑容多了,對未來生活也有了信心。公園城市的鄉村表達得以完美诠釋。

點贊!溫江這件事引起人民網關注!

岷江書院。圖@張志強

網際網路思維賦能傳統産業 農業職業經理人走紅

過去,花木産業是溫江的支柱産業,但随着國内花木市場飽和,傳統花木銷售呈現下滑趨勢。為扭轉傳統産業發展頹勢,溫江區積極營造全新消費場景,培育溫江花木産業的新業态,通過“網際網路+”賦能“三農”産業,助力鄉村振興。

走進和盛鎮花仙境總部園區網絡主播教育訓練基地,數十位網絡主播正面對手機,全情投入直播帶貨。這裡是集網紅主播孵化主播、直播新場景展示,以及國際花木新品種展示釋出、花木産業鍊更新、花木線上線下關聯交易、文創主題花園及樂園多功能為一體的新經濟新場景網紅園區。園區主要以溫江花木産業為基礎、臨江花海為載體、花木矩陣直播為引擎,打造新經濟下花木産銷新業态,結合“前店後廠、園區變景區”的發展思路,實作花木行業“由産業鍊向供應鍊”轉變。

基地董事長兼創始人邬晶介紹,這些網絡主播都是基地正在教育訓練的學員,他們大多來自溫江本地,有過花木種植或經營經驗。“通過教育訓練,他們将向花木行業的網際網路營銷師、新型花木經紀人方向轉型。”

學員們除了學習專業的花木及新媒體營運知識幹貨,還能在沉浸式場景中感受電商直播流程,熟悉直播環境和直播産品,累積相關技術和經驗。同時,基地為學員們提供創業扶持和就業崗位,促進學員增收。

成立兩年以來,花仙境已經培育多位知名網紅主播,帶動就業。為了擴大基地的知名度,近年來,花仙境積極引進優質企業,建立産業叢集。

培育匠心精神 “溫江花工”成業内搶手人才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破解人才瓶頸,需要加強本土人才挖掘培育,做好創新人才保障扶持,讓精英人才在鄉村振興的舞台上留得下來、幹得精彩。

點贊!溫江這件事引起人民網關注!

溫江區壽安百花川派盆景基地。圖@張志強

溫江擁有10萬花木從業人員,其中不乏對種植栽培、造型造景極為擅長的能工巧匠。在2021年10月中旬人社部主辦的第三屆全國創業就業服務展示交流活動上,“溫江花工”作為溫江文化傳承、技藝緻富、鄉村振興的一張“名片”,代表四川省入選全國100名勞務品牌。

為了更好地發掘和培育人才,讓鄉村宜業宜居,溫江區委、區政府對标國家标準創新制定“溫江标準”,着力提升“溫江花工”技能水準,助推産業更新,彰顯“頭雁效應”。目前,溫江區已聯合省内高校名師編制學習教材,聚集行業專家制定考核内容,通過校地企多方協力,融苗圃學、植物生理學、植物生态學、力學、國畫等為一體,确立了别具匠心的“園林植物編織造型”專項職業能力标準,全面形成溫江品牌發展的比較優勢。

目前,溫江還積極加強區域合作,多方攜手提升品牌影響力,依托在沿海建立的勞務輸出基地,廣泛收集花工用工資訊,有序輸出高品質、高技能、高水準的“溫江花工”。同時,大力加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德眉資區域合作,促進人才流通,把更多技藝超群的“溫江花工”推薦到全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