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能汽車開到岔路口:有人星夜跑分,有人創造場景

3 月 15 日,蘋果推送了 iOS 15.4 正式版,實作戴口罩面容解鎖。在疫情依舊肆虐的當下,因為戴口罩解鎖手機而倍感不便的使用者,終于等到了這個好消息。這大概可以看作是使用場景變化驅動技術和産品進化的典型事例之一。

智能汽車開到岔路口:有人星夜跑分,有人創造場景

圖檔來自:unsplash.com

反觀汽車行業,「場景」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讓人覺得它又走上了智能手機行業曾經走過的彎路。

智能不是參數競賽

幾年前,你随便打開一個安卓應用市場,在下載下傳量前十的名單裡你都能找到一個叫「安兔兔」的應用,原因隻是當時人們熱衷于拿它來給手機跑分。後來我們逐漸發現,跑分高并不意味着手機使用體驗就一定好,而有些機型雖然跑分不突出,卻因為個别功能強大、體驗優秀脫穎而出。打比方說,vivo、OPPO 在影音娛樂方面的強大就讓它們走出了獨特的發展道路。

智能汽車開到岔路口:有人星夜跑分,有人創造場景

再看此時的汽車行業,讓我有一種重回「跑分時代」的錯覺。「唯參數論」的風氣彌漫開,大家紛紛在硬體配置和參數上内卷了起來,各家廠商開始比拼晶片算力,攀比雷射雷達和攝像頭數量,甚至真有拿汽車 CPU 去跑分的。

這種隻顧着秀肌肉而忘了做産品初衷的現象,讓人不禁懷疑,我們對智能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在這個時候,重新思考智能汽車,就顯得很有必要了。我認為,智能汽車不應沉溺于這種冷冰冰的參數競賽,終歸還是要回到使用者的實際體驗上來。

使用者需要怎樣的智能汽車

不是說參數一點兒也不重要。必須搞清楚一點:它隻是實作汽車功能和性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是過程,而不是終點。你跑到 10000 TOPs 了,然後呢?

智能汽車開到岔路口:有人星夜跑分,有人創造場景

是以,參數競賽對使用者體驗來說其實沒有意義,因為使用者真正在乎的不是你算力有多強、雷射雷達有幾顆,而是你能為使用者做到什麼。使用者能感受到的「智能」,都藏在實際的用車場景中。有些明白得比較早的廠商,已經在朝「場景」這個方向努力。用具體的産品來講更容易說清楚,我們就拿最近全系更新的 HiPhi X 來舉例,看看智能汽車的「場景」到底在什麼地方。

第一次見到 HiPhi X,相信很多人會跟我一樣,驚訝于它有點挑戰常識的設計:沒有門把手,進出車都是自動的。

高合認為,這就是未來人車互動的一個典型場景:我走到跟前,車門就應該自己打開;我離開了,它就應該自己關門。整個過程交給汽車來判斷,不再需要人為幹預,要啥門把手?

而 HiPhi X 那一對頗具未來感、讓人眼前一亮的展翼門,背後的設計靈感也來自使用者實際進出車的場景,它的訴求是讓使用者進出車時「不用低頭」。

最能展現高合「場景思維」的,要數「場景卡」。場景卡在 HiPhi X 中的角色,就相當于 iOS 中的「捷徑」一樣,把複雜的操作組合起來、一鍵完成。

例如,想在車裡小憩片刻,可以一鍵開啟「深海冥想」場景,車輛自動完成座椅後傾、關閉所有車窗、播放深海冥想視訊等操作,為使用者帶來輕松舒适的體驗。

在 HiPhi Play 中,新手也能輕松搭建出一個個「場景卡」,充分滿足個性化需求。使用者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創造個性化的場景卡,例如可以建一個「浪漫世界」場景卡,裡面包含一系列操作:讓空調進入特定模式、打開香氛、選擇音響模式、座椅後傾等等;一鍵完成操作,時間省下了,浪漫感來得更自然。

以往,汽車功能掌握在設計師和工程師手裡,使用者除了選擇要還是不要,基本是被動的。而有了「場景卡」,就能發動萬千使用者一起來探索個性化用車場景。

這種感覺,正在接近我們想要的那種智能汽車。

讓汽車擁有真正的智能

我們心目中真正的智能汽車是什麼樣的?

我想再打一次智能手機的比方。可以認為智能手機已經具備初步的智能,它能根據場景為使用者提供個性化的功能,例如根據定位推送就近服務,或者按使用者偏好推送相關内容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智能是會不斷進化的。

智能汽車開到岔路口:有人星夜跑分,有人創造場景

就以手機解鎖這個功能點為例,不管是蘋果 2021 年推出通過 Apple Watch 解鎖以及剛推出的戴口罩面容解鎖,還是安卓手機從指紋到屏下指紋的變遷,無不是基于對使用者使用場景了解的不斷深入,以及對使用者體驗的更高追求,進而實作産品進化。

以此類推,一台真正的智能汽車,是有眼睛、有耳朵、有腦子的車。它能感覺環境、交通參與者和駕乘人員的狀态,了解使用者的使用偏好,去适應使用者、提供主動響應和服務,以及它能實作自身的持續進化。

智能汽車開到岔路口:有人星夜跑分,有人創造場景

高合為代表的一些廠商,已經開始這個方向上的探索。例如,HiPhi X 在設計 PML 大燈時,就将其定位為「互動工具」,而不再是傳統的照明工具。夜間行車時,車身紅外攝像頭監測到視野盲區有活物,會用 PML 大燈打亮物體,并在地面投出警告辨別。

這樣的 HiPhi X,還在持續進化之中。

近日,高合汽車的 HiPhi X 給全系上了 6 項科技豪華配置,另外還提供 4 款輪毂選擇和 3 款頂棚内飾選擇。全系更新的同時,新增了創遠版和智遠版兩個 6 座長續航款,這兩款都采用後驅單電機,配置方向從性能适度轉向兼具舒适和實用,CLTC 續航裡程達到 650 公裡。

智能汽車開到岔路口:有人星夜跑分,有人創造場景

這波更新和更新後,在價格基本近似的情況下,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為打造個性化的用車場景創造了更多可能性。

讓汽車擁有真正的智能,就是讓它擁有感覺、判斷和高品質決策的能力,以及用更人性化的方式和我們互動。套用柏拉圖的一句話——「人是萬物的尺度」。人,也應當是汽車的尺度。

智能汽車開到岔路口:有人星夜跑分,有人創造場景

簡單點說,我們想要的智能汽車并不是堆砌算力和硬體的車,而是一輛懂我們的車。

值得高興的是,有人已經明白過來,并嘗試邁出一步。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