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務虛到務實:數字經濟政策路線圖(一)|數字經濟政策專題

作者:洛江檢察官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國家間競争的重要抓手。

從經濟貢獻度來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截至2020年,大陸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占GDP比重為38.6%。

有機構預測,“十四五”期間,資料經濟将有望保持年均15%左右的增速增長,到2026年達到95萬億元,占GDP的比重有望超過65%。

今年政府報告提出的九大重點任務中涉及36個重點方面,數字經濟作為36項之一,首次以單獨成段方式被表述,其地位與創新、制造業等相同。

實際上,數字經濟已涉及到制造、消費、外貿、政府服務等諸多領域,數字化已成為國家經濟戰略的重要發展方向。

鑒于其重要戰略地位,為把握數字經濟政策動向,洞悉數字經濟發展趨勢,福卡智庫首先從國家、部委、區域三個方面,梳理數字經濟相關政策脈絡,以從高屋建瓴的視角洞察數字經濟發展演變曆程和發展重點。

01

數字經濟發展政策由粗到細

從國家宏觀層面來看,2015年《“十三五”規劃》中,首次提出實施國家大資料戰略,推進資料資源開放共享。

2017年開始至今,“數字經濟”已經連續六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動“網際網路+”深入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加大網絡提速降費力度,實作高速寬帶城鄉全覆寫,擴大公共場所免費上網範圍;為數字中國建設加油助力。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壯大數字經濟。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以單獨成段方式提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

在九大重點任務中,數字經濟被列為第四大重點任務,發展重點集中于建設數字資訊基礎設施,促進産業數字化轉型,加快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完善數字經濟治理等。

02

政策濃度不斷強化

數字經濟除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國家層面有關數字經濟的政策出台的頻率、密度和力度也不斷增強:

2015年11月《“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實施國家大資料戰略,推進資料資源開放共享。這是國家首次在頂層設計層面開始布局數字經濟。

201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中提出,推動實施國家大資料戰略,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資料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保障資料安全,加快建設數字中國。

2019年8月《關于促進平台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首次從國家層面規範數字平台經濟,提出要依法查處網際網路領域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限制交易、不正當競争等違法行為,重點強調嚴禁平台單邊簽訂排他性服務提供合同,針對網際網路領域價格違法行為特點制定監管措施等要求。這是規範平台經濟的首次出劍。

随後,2019年9月《禁止壟斷協定暫行規定》、《禁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暫行規定》、《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争行為暫行規定》等陸續出台,進一步規範平台經濟的具體推出。

2019年10月《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中提到,在河北省(雄安新區)丶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5個地方試點,啟動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立工作,通過3年左右探索,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取得顯著成效。曆經4餘年時間,國家對數字經濟發展的推動開始從戰略層面下沉到實施方案。

2019年11月十九屆四中全會中提出,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加強資料有序共享,依法保護個人資訊。

2020年3月30日《關于建構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中提出,大力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态,深入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打造資料供應鍊。

2020年4月《關于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中提到,實施國家大資料戰略,推進資料資源開放共享。

2020年7月《關于支援新業态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中提出,培育産業平台化發展生态、加快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打造跨越實體邊界的“虛拟”産業園和産業叢集、發展基于新技術的“無人經濟”。

2021年2月7日,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制定釋出《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于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強調《反壟斷法》及配套法規規章适用于所有行業,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對待,旨在預防和制止平台經濟領域壟斷行為,促進平台經濟規範有序創新健康發展。這從法律角度,為數字平台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2021年6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料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八十八号)中,将資料主權納入國家主權範疇,并進一步将資料要素的發展與安全相關聯,為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提供法治保障。

2021年8月23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的通知》中提出,深入實施“上雲用數賦智”行動,推進傳統線下業态數字化轉型賦能,創造更多數字經濟領域就業機會。

2021年9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移動端建設指南》,解決政務服務平台移動端建設管理分散、标準規範不統一、資料共享不充分、技術支撐和安全保障體系不完備等突出問題。

2021年10月9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國家知識産權保護和運用規劃的通知》中提出,推動在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領域組建産業知識産權聯盟,構築産業專利池。将數字經濟的知識産權問題提到應用層面。

2021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标準化發展綱要》提出,建立資料資源産權、交易流通、跨境傳輸和安全保護等标準規範,推動平台經濟、共享經濟标準化建設,支撐數字經濟發展。

2021年11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中提到,大力推動語言文字與人工智能、大資料、雲計算等資訊技術的深度融合,加強人工智能環境下自然語言處理等關鍵問題研究和原創技術研發,加強語言技術成果轉化及推廣應用,支援數字經濟發展。

2021年12月12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占國内生産總值比重達到10%,數字化創新引領發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準明顯增強,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取得顯著成效,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完善,大陸數字經濟競争力和影響力穩步提升。

從這幾年出台的政策來看,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不斷由務虛轉務實,由架構性政策深入到具體領域,對數字經濟發展的頂層設計已經由方向性深入到重點領域,數字經濟發展的頂層設計圖景不斷明晰。

在國家層面政策的持續推動下,相關部委、各地區都也都出台相應政策,配合落實國家數字經濟發展藍圖。

更多内容可關注福卡智庫後續文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