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象員工1/3是殘障人士員,下班一幕讓人破防

作者:高格智庫

企業經營,人才為先,我以人為本,持續發展,誠信經營,我以三至育人,社會是海,企業是舟,我以産業回饋社會。

-姚忠良

人比人氣死人,企業也是一樣的道理,在315過後,有了同行“腳踩酸菜”的襯托,白象作為“國貨之光”一句“沒合作放心吃”,随後消費者的一波“野性消費”,銷量一飛沖天。

白象員工1/3是殘障人士員,下班一幕讓人破防

白象創始人姚忠良是榮民,是以他深知民族品牌的重要性,用良心做企業,作為國産友善面四巨頭之一,白象是唯一一個多次拒絕日資入股的品牌,也正是當初姚忠良堅持要做百分百的民族品牌,才守住了國産友善面的最後一道防線。既然拒絕了日資的入股,必然會受到打壓,在沒有出現風波前,僅康師傅和統一就占據了整個友善面市場佔有率的60%,白象才占18%。盡管處境艱難,但在國家有難的時候,白象的民族之魂仍在熊熊燃燒,沖在防災救災的第一線。

2008年五月,在汶川地震中,白象食品集團向災區捐款捐物150多萬元。

2020年2月16日,白象食品向武漢雷神山醫院捐獻2000箱友善食品,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捐贈300萬元接續助力疫情防控。

2021年,鄭州遭遇特大暴雨,白象第一時間向鄭大一附院緊急捐贈30000餘份友善食品。

白象員工1/3是殘障人士員,下班一幕讓人破防

網友心疼地說:“自己明明就在暴風雨中行走,卻還要想着幫他人擋雨。”

白象員工1/3是殘障人士員,下班一幕讓人破防
白象員工1/3是殘障人士員,下班一幕讓人破防

白象三分之一的員工是殘障人士,下班時間到了,勞工拄着拐杖,坐着輪椅、瘸着腿、佝偻着背出來了。光是圖檔就讓人看着心疼和同情,有人會敬佩白象的這份愛國情懷與社會擔當。也有人惡語相向【别吹了!白象之是以使用殘疾工,是因為可以拿國家補貼】。

用殘障人士确實可以免一定的稅,但免稅的額度是有限的,白象三分之一員工是殘障人士遠超這個額度,為殘障人士提供工作崗位才是真正所想。

姚忠良董事長:沒有殘疾的員工隻有自強的人!人人平等的口号天天都有人喊,他也做到了讓殘障人士找到自己的價值!

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背後的故事,好感度拉滿,不少網友激情下單,白象旗下産品短時間内銷量暴增,官方旗艦店不得不出面呼籲大家理性消費“吃多少買多少”。

白象員工1/3是殘障人士員,下班一幕讓人破防

以上成就,白象做到了很多企業做不到的一點:保持初心。大多數企業在做大做強之後,就丢失了初心。

白象的企業精神有四千萬:

千辛萬苦

千山萬水

千言萬語

千家萬戶

管理文化:

經營觀:精細、規範、高效

變革觀:變革才能突破瓶頸,創新才能跨越發展

危機觀:居安思危,不進則退

企業在創造價值的同時很容易丢失初心,在發展的同時仍應不浮躁、不投機,堅持始終依靠實實在在的價值創造,赢得市場、赢得發展。

民以食為天 食以品為先

我們身處一個高速發展的年代,當我們走得太快了,當全民投身于經濟産業大潮中,難免忘記了當初的原點。民以食為天,追溯5000年的古訓,食品行業向來是社會生産的源動力;生産力的發展,歸根結底是讓我們生活得更健康,更快樂;同時食品行業也必須要以安全的品質為前提,并且也在不斷追求更好的飲食生活的品位。

食品行業獲得利潤并不難,難的是持續為企業、為社會、為員工謀更好的福利。

不說了,小編也要去“理性消費”一波,用實際行動支援白象,誓将這個有骨氣、有擔當、有情懷的國貨品牌力挺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