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來,成熟是這樣的

作者:觀徼識妙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關于孩子的夢想,其中一個,必然是長大;關于少年的希望,其中一個,必然是成熟。憧憬懵懂愛情的少女,也會把成熟與否作為選擇戀人的重要标準,因為,在男人成熟的氣質裡,有一種叫做安全感的東西。

原來,成熟是這樣的

何謂成熟,《麥田裡的守望者》對成熟有這樣的定義:“一個不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願意為某個事業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願意為某個事業卑賤地活。”這樣的成熟有點悲壯,更多的是無可奈何,但生活又遠非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更有在歲月沉澱中堅定執着、内斂低調、自省清醒。

原來,成熟是這樣的

成熟,是放下的智慧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成功的定義很功利,不是追名,就是逐利,多數人也會在名利的追逐中忽視了親情、世俗了友情,迷失了自我。周國平說:“人生有三次成長,一是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二是發現玩再怎麼努力也無能為力的時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時候。”其實,要給自己一點點同情,要清楚人的能力有邊界,也有屬于自己的命和運,不是每個人都能複制别人的成功,“命中有時終須有,莫中無時莫強求”,隻問耕耘,不問收獲,做好自己才是正途。有時候也要饒過自己,學會給自己減壓解縛,用跳一跳夠得着目标牽引自己,不用不切實際的要求苛責自己,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原來,成熟是這樣的

成熟,是低調的拼搏

“曲調未成先有聲”“丹唇未啟笑先聞”是美的境界,但對于做人做事,則是年少輕狂、幼稚無知,是開始的轟轟烈烈、結果無疾而終的悲哀,這樣的悲哀,夾雜着“上帝想讓一個人滅亡,先讓他瘋狂”的宿命。在世人的眼中,默默無聞後的一鳴驚人,才是成功該有的樣子,否則,每一次無功而返,都會遭到吃瓜群衆的白眼和冷嘲熱諷,是以,低調很重要,逼着人們把它變成一種需要。知乎上還有一條關于成熟的高贊回答:“所謂成熟,是少了虛張聲勢的矯情,多了不動聲色的拼搏。”其實,就是腳踏實地,低調地去拼搏,為愛你的人好好地活。你隻有走完必須走的路,才能過想過的生活,有的路,必須一個人走,這不是孤獨,而是選擇。

原來,成熟是這樣的

成熟,是自知的清醒

人貴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其實,也是一種成熟。生活中會有這樣的人,他們看起來不合群,但又從不輕易得罪人,或許有的人會評價這類人情商低,其實不然,不是他們不通世故人情,面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不願意輕易地随波逐流。成熟的男人,面對愛情,也會有足夠的清醒和理智。即使有的人把心都掏給你了,你可能也假裝看不見,因為你不喜歡;有的人把你的心掏空了,你假裝不疼,因為你愛,在情感上少了主見,又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會成為《圍城》裡那個“不讨厭,但全無用處”的方鴻漸。時間是一劑良藥,既可以治愈療傷,還可以讓人明白清醒。對于愛情或友情,要相信一這樣一句話:日久見人心,留到最後的才是好的。要學會保護自己,明白交淺言深的道理,因為,你今天與他親密無間掏心掏肺說過的話,都有可能成為日後他戳傷你的利箭。最深刻的清醒,是學會冷暖自知,更做到了好自為之。

成熟,是被歲月的刀刻過的印記,是被生活的辛酸腐蝕過的痕迹,或許是束縛在身上的一道枷鎖,也許是僞裝自己的一件外衣,但不管怎樣,它都是成長中的剛需。

原來,成熟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