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酒的香型、風味到底是由工藝決定的,還是由酒曲決定的?

要懂白酒,先懂酒曲,白酒十二香型的風味各不相同,為什麼?大多數人會覺得是因為産地和工藝不同,究其本質,其實是所用酒曲的不同。

白酒的香型、風味到底是由工藝決定的,還是由酒曲決定的?

雅大酒曲

曲乃酒之骨,酒的骨架不一樣,酒自然千差萬别,不同的曲,對于白酒風味的形成,到底有什麼影響,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

白酒酒曲的本質,就是提供微生物和為微生物服務,不同的酒曲,含有的微生物種類和數量是不同的,對應的代謝産物也不同,進而形成的風味品質也就不同,是以曲是白酒香味的重要來源。

想要究其根本,就要從用曲和制曲兩方面來分析,接下來我們就拿市場上最常見的三種曲:小曲、大曲和麸曲按發明的時間排序,展開了來講一講。

小曲最先被發明,最早用于釀米酒,後用來釀黃酒、米酒、高粱酒等。發酵形式多種多樣,有液态發酵、半固态發酵和固态發酵,它們風格特點各不相同。

白酒的香型、風味到底是由工藝決定的,還是由酒曲決定的?

用雅大高産酒曲做固态玉米發酵

小曲的微生物以根黴為主,酵母菌為輔,這兩種菌吃掉了原料中的澱粉,然後産出具有清雅的香氣和醇甜的口感的酒,出酒率也很高。

後來,有人在小曲生産過程中添加适量的中草藥,并發現其對釀酒菌類的營養和抑制雜菌生長,起到一定的作用,也給白酒帶來了特殊的藥香風味。

白酒的香型、風味到底是由工藝決定的,還是由酒曲決定的?

小曲原料

第二我們來說說大曲,從用曲來講,大曲又分為低溫大曲、中溫大曲和高溫大曲,大曲中有三大微生物,細菌、黴菌、酵母菌,其中負責産香的細菌,更喜歡高溫環境,而黴菌和酵母菌喜歡的環境溫度則相對低一點。

白酒的香型、風味到底是由工藝決定的,還是由酒曲決定的?

大曲

當地冷,就很難有嗜熱的菌、當地熱,就很難有嗜冷的菌,正是因為不同地方的氣候環境不同,微生物種類和數量就不同,用曲和制曲工藝不同,進而形成了風味品質也不同。

下面我們來講講低溫大曲、中溫大曲和高溫大曲的發展曆程。

最早,山西人發明了大曲,它是由黴菌、酵母菌和少量細菌構成,我們稱它為低溫大曲,對應的低溫大曲酒比如說清香型的汾酒,其口感清香醇甜,但風味較單一。

後來釀酒工藝傳到了四川,更新就變成了中溫大曲。因為四川的溫度比山西更高,溫暖濕潤的環境,滋養出更多的微生物在這裡栖息繁衍。

中溫大曲對低溫大曲蘊含的微生物種類更多,使得釀出的酒風味更豐富,常見的中溫大曲酒有五糧液、泸州老窖等濃香型白酒。因為産香的細菌多了,口感更加綿甜醇厚,風味層次也更豐富。

白酒的香型、風味到底是由工藝決定的,還是由酒曲決定的?

濃香型白酒代表五糧液

再往後發展到更熱的貴州,釀酒師們又發明了高溫大曲,比如大家熟知的茅台酒廠,其實茅台曲前段工藝和四川是一樣的,但茅台在後段工藝增加了曲的高溫堆積工作,制作的曲聞起來更香,再加上茅台鎮自然溫度較高的地理條件,那些耐熱的、嗜熱的産香細菌更容易存活和繁殖,是以茅台酒産香更多,酒體的風味更豐富。

第三我們來說說麸曲,麸曲是建國後發明的,當時用麸子釀酒,是想節約糧食成本,但後來發現,釀酒微生物很喜歡吃麸子,因為麸子質地疏松,表面積大,無機鹽含量高,能夠滿足黴菌生長繁殖需要。

相對于大曲和小曲來說,麸曲的優點是節省糧食成本,雖然酒的風味單一,口感風味品質不如大曲酒,還帶有麸子的味道,但因為它的生産周期短、出酒率高而受到很多酒廠的喜歡,常見的麸曲酒有二鍋頭。

白酒的香型、風味到底是由工藝決定的,還是由酒曲決定的?

麸曲酒代表二鍋頭

雅大酒曲結合傳統制曲工藝,秉承科技創新理念,采用永州雙牌大山原生态中草藥和雜糧培育制曲,曆萬千次的研究試驗培育而成,包括白酒曲、果酒曲、甜酒曲、黃酒曲、薯類酒曲 5大系列共8款酒曲,可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釀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