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動作,“大白”每天重複上千遍

作者:西海岸傳媒
這個動作,“大白”每天重複上千遍

17日,城陽區天泰城居民冒雨有序排隊接受核酸采樣。韓 星 攝

核酸檢測是精準防控、排查疫情風險點的有效手段。目前,青島多個區市已完成兩輪全員核酸檢測,完成這項繁重工作的主力是那些穿着密不透風的防護衣、不敢喝水的白衣天使們。将一根根棉簽拆開包裝,舉起采樣後放進試管,消毒雙手後再為下一位市民采樣……這樣看似簡單的動作,許多“大白”每天都要重複上千遍。

與核酸采樣點的從業人員類似,幾乎每個防疫崗位上的人都在“重複”。他們不停地拆包裝舉起棉簽采樣,不停地上下樓奔波問診,不停地整理排程保障物資……在每一次的“标準”複制中顯示責任與擔當。

雙手凍僵了,借助手消毒時的揉搓恢複靈活

3月17日,崂山區啟動第三輪全員核酸檢測。青島市市立醫院所屬的麥島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分散在3處核酸采樣點開展工作。“來張嘴,啊……”麥島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護士長陳峰語氣輕柔,與此同時,她快速拆開棉簽包裝,擡起胳膊熟練地完成采樣,把樣本放入采樣管中,然後為雙手消毒……這樣的動作,陳峰和同僚們平均每人每天要重複近1000遍。

與前些天相比,17日氣溫驟降,天空中還飄落着蒙蒙細雨。盡管戴着密閉的手套,但沒一會兒核酸采樣人員的雙手就凍僵了,她們隻得借助給手消毒時的揉搓讓雙手恢複靈活。“但是沒有人抱怨。負責後勤保障的同僚從我們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給每個人拿了熱水袋、暖寶寶,還有大衣。大家雖然很冷,但心是暖的。”陳峰說。

從早上6點到次日淩晨,大家不僅要負責采樣,還要負責标本的轉運、登記、報數、院感、質控和物資的補充。這個團隊中最小的已經40歲,許多人都是帶傷上陣:陳峰手術後淋巴回流不暢,頂着水腫的胳膊,一堅持就是十幾個小時;護士蘭天和郭媛椎間盤突出、肩周炎嚴重,她們咬牙“扛”着……大家每天連續采樣超過12個小時,巨大的工作量使每個人都倍感壓力。但每個人都開足馬力,各個點都是連軸轉,午飯也隻能插空塞幾口墊饑。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大家都最大限度減少飲水。

穿梭在隔離小區樓宇,成為特殊時期居民們的“家庭醫生”

在封控區管控區,也駐紮着許多變身“大白”的醫護人員。他們将醫者仁心帶給了擔憂中的居民,為他們注入了信心與勇氣。

日前,黃島區甘水灣小區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并解除封控。薛家島醫院醫生張聖霖在這裡的工作也“暫告”一段落。此前,他在甘水灣小區升為中風險區的第一時間接到醫院任務,立刻拎上了自己的行李,踏入了這個被封控隔離的小區,與健共體總院區中心醫院的醫生護士以及街道辦事處從業人員、公安幹警等共同守護這個被陰霾籠罩的地方。

“張大夫,張大夫,有個居民胳膊剛動了手術,縫合處需要換藥了!”“張大夫,有個居民皮炎發作了,您能來看一下嗎”……在甘水灣小區,總是能聽到居民向張聖霖求助的聲音。他每天穿着厚重的防護服,反複穿梭在小區各個樓座之間,上門診治,為許多封控區患者解決了出門看病、買藥、咨詢、用藥、心理指導等問題,守護着封控區居民的健康。同時,他還負責參與甘水灣社群防控現場指導,參與封控區内垃圾廢物規範處置等。由于居民“求助”越來越多,張聖霖不想讓居民等待,是以隻在飯點的時候才能喝上口水,然後上一次廁所,為的是避免穿脫防護服浪費時間。

上陣“父女兵”,整理物資不舍晝夜

前方采樣的順利完成離不開強大的後方保障。合理設定采樣點、搭配采樣團隊,保障好物資供應,完成終末消殺、醫廢處置等工作,才能在保障醫護人員健康安全的同時,提高核酸采樣效率。

膠州疫情發生以來,全市衛生健康系統人員聞令而動,面對疫情,有這樣一對父女不約而同作出了同樣的選擇。父親姜建波是膠州市雲溪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辦公室主任,女兒姜夢菲是膠州市北關衛生院綜合科從業人員,他們都在基層醫療機關,并在各自崗位不舍晝夜做好全員檢測期間物資供應和後勤保障工作,雖然每日重複的工作有些“枯燥”,但他們依然保持着工作熱情。

今年59歲的姜建波是膠州衛生健康系統的“老熟人”,在雲溪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負責衛生監督的他,俨然一幅“活地圖”,從診所、衛生室到三小行業,每個路口、每個拐角、每家商鋪都清晰地印在他腦海裡。在全員核酸檢測期間,姜建波主動承擔了整個轄區的人員排程和物資保障工作,每天住在機關,早晨送采樣隊伍出發,夜晚整理物資到淩晨,其間隊伍派遣、人員排班、運送物資工作都由他一人兼顧,還要接源源不斷的咨詢電話。

姜夢菲是一名中藥師,自疫情發生以來,她就來到綜合科,承擔了機關疫情防控綜合協調工作。全民核酸檢測期間,她無暇照顧八歲的兒子,就把孩子送到公婆那裡,公婆住的小區被管控了,她就索性一心撲在工作上。多日的疲憊與操勞讓姜夢菲的喉嚨沙啞,但她依然堅守崗位。3月12日是姜建波的生日,他的夫妻準備了一桌好菜,叫兩個“大忙人”回家吃飯。父女兩個合計後決定:晚上7點抽空回家。但是,他倆也僅僅是回家扒了幾口飯,又匆匆道别傳回各自工作崗位。姜建波說:“晚上采樣隊入戶,都忙到淩晨才能回來,我不放心。”

來源:青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