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稱為快餐“天花闆”的煲仔飯,為什麼在北方卻沒有了市場?

作者:小冷說科普
導讀:南方人愛吃的“煲仔飯”,為何在北方沒有市場?3個原因了解一下

生活節奏的加快,再加上現在很多的年輕人不怎麼會做飯,是以在外面吃飯也就變得常見了。

都說“民以食為天”,隻要有人的地方,餐飲總是有市場的。而且和過去相比,現在的餐飲企業也是越來越豐富了。

其中在大街小巷最常見到的就是一些快餐店了,因為價格實惠,菜品豐富,關鍵是不用等太久,是以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喜愛。

被稱為快餐“天花闆”的煲仔飯,為什麼在北方卻沒有了市場?

而在南方的衆多餐飲店中,煲仔飯就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愛。像廣東、湖南、廣西、福建、江西等省份,煲仔飯更是在街上随處可見,它甚至還被一些網友稱之為快餐界的“天花闆”。

不過,說來也奇怪,那就是在北方地區很少見到開煲仔飯的餐館。而且在北方地區,想要吃一次煲仔飯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為何南方人愛吃的煲仔飯,在北方卻沒有了市場呢?

筆者作為一個湖南人,也愛吃煲仔飯。經常在公司就餐的時候,都是和同僚們去吃煲仔飯。

首先是它的價格不算貴,普遍都是20元左右一份,這相比于十元一份的街邊快餐要貴一點,可是吃起來味道卻要好得多。

被稱為快餐“天花闆”的煲仔飯,為什麼在北方卻沒有了市場?

而且主要的是它的裝修要比一般的快餐店舒适、有格調一些。在這裡吃飯,不像吃快餐那樣甚至連坐的位置也沒用。

當然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煲仔飯的米飯吃起來口感更好一些,而且菜品方面看起來也是不錯的,色香味俱全。

在我看來,南方人愛吃的煲仔飯沒有在北方地區打開市場,其中主要的原因也是三個方面。

第一點,飲食習慣有所差別。在北方地區一般還是以面食為主的。

并不是說北方人不吃米飯,而是在餐飲市場上,北方地區的面食主題的餐館更有市場,像各種面館、餃子館等,就明顯要生意更紅火一些。

被稱為快餐“天花闆”的煲仔飯,為什麼在北方卻沒有了市場?

而煲仔飯的主食就是米飯,這一點有些人是不太能接受的。

第二點,煲仔飯的菜品不多,分量也不足。去過北方地區的人都很清楚,北方地區的餐館的菜品分量都是很足的。像一大盆菜就是一大盆菜,分量足,才能吃得飽。

而煲仔飯在這方面明顯優勢不足,一份煲仔飯對于一般飯量的人來說,是勉強能吃飽的。如果是飯量大的話,則要吃好幾份了。

而且煲仔飯的菜品也比較少,一般就那麼幾種菜式,這樣容易讓人吃膩了,對于多數的北方人來說,煲仔飯的菜式、口味都是不太複合他們的飲食習慣的。

第三點,成本效益不高是主要的原因。在北方地區,很多人愛吃面食,一次購買幾個大饅頭、肉包子,或者是一碗大面條,就能吃得飽飽的,算起來費用都不到10塊錢。

被稱為快餐“天花闆”的煲仔飯,為什麼在北方卻沒有了市場?

但是如果是吃煲仔飯的話,往往一碗飯就要二三十了,可是一碗又吃不飽。如果繼續加飯的話,在北方地區加米飯都是要另外加錢的。

而且煲仔飯的菜差不多就是一碗飯的分量,加飯就得加菜。這樣想不到就要再買一份了,算下來吃一次就要五六十,如果飯量足地估計三碗飯才能吃飽,自然成本就更高了。

另外還有一點,在北方地區煲仔飯其實也有一個勁敵,那就是蓋澆飯。在北方地區很多的餐館裡面都有蓋澆飯、蓋碼飯等售賣。這其實就是北方的“煲仔飯”,隻是做法稍微有點差別而已。

多數人早就習慣了吃蓋澆飯,何況價格也要比煲仔飯便宜很多。

被稱為快餐“天花闆”的煲仔飯,為什麼在北方卻沒有了市場?

像我有個同僚,他是河北人,每次都和我們一起出去吃飯,他就多次跟我們說,他很喜歡吃煲仔飯的,在他的家鄉那邊見不到煲仔飯。不過煲仔飯有一個缺點,就是分量有點少,他說每次感覺吃完很快就又餓了。

在北方地區,很多人的飯量确實要比南方人更大。對于多數南方人來說,一份煲仔飯差不多就能吃飽了,可是他們往往要吃上兩三份,而這樣的成本也就高了很多。正是這些原因,估計才讓煲仔飯在北方地區沒有了市場。

各位網友們,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