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幫美國還是俄羅斯?德國作出抉擇後,主動與中國進行溝通

作者:海東資訊

俄烏沖突發生之後,歐洲多國跟随美國的腳步,對俄羅斯進行了嚴厲的制裁。但是,現在德國面臨着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是否要中斷和俄羅斯的能源交易。換言之,就是美國和俄羅斯,德國到底站在哪一邊。

德國對俄羅斯的天然氣非常依賴,兩國的能源合作一旦停止,德方很難在短時間找到能夠替代俄羅斯的供應商。現在全球都處于能源緊缺的狀态,德方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還是選擇維護自身利益,同時還就相關問題與中國進行了溝通。

幫美國還是俄羅斯?德國作出抉擇後,主動與中國進行溝通

德國選擇繼續和俄羅斯的天然氣交易

德國作出這一決定是經過充分讨論和論證的。德國使用的天然氣中,有将近一半是俄羅斯供應的,兩國之間還建設的有“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該項目現在處于暫停狀态,這也是德方的制裁舉措之一。

全球能源從去年開始就呈現出短缺狀态。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前,歐洲地區的天然氣價格就出現了爆發性的增長。現在歐洲地區的天然氣價格和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0倍左右,但是比漲價更嚴重的問題是有錢也買不到能源。

世界上的能源出産國是非常有限的,俄羅斯之是以能在歐洲天然氣市場中占據如此高的份額,是因為其地理位置更近,可以向歐洲各國提供更加低價的天然氣。其他國家的天然氣在成本上很難低于俄方供應的天然氣。德國為了保證自己的能源供應,選擇繼續保持和俄方的能源貿易。

幫美國還是俄羅斯?德國作出抉擇後,主動與中國進行溝通

德方與中國進行溝通

德國在作出上述表态之後,通過電話方式和中方進行了溝通。此外,針對中歐關系,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也指出,“我們認為中國和歐洲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兩大力量,也是促進共同發展的兩大市場,更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兩大文明。中歐關系不針對、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

中國和所有國家的合作都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德國應該對目前的形勢有更加清晰的判斷。制裁會讓俄方的利益受損,但是歐洲各國也未必會是得利的一方,歐洲的能源高度依賴進口。

幫美國還是俄羅斯?德國作出抉擇後,主動與中國進行溝通

如果他們真的跟随美國制裁俄方的能源貿易,他們就需要做好資金在短時間内被大量消耗準備。以美國為代表的能源生産國家可能還會趁火打劫,這對于德國的經濟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綜上所述,德方以及其他歐洲國家在進行決策的時候,應該将國家和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在美方的影響下用意識形态挂帥。歐洲各國應該為了人民的福祉,作出最有利于國家發展的決定。隻有主動和美國保持距離,國家的主權獨立性才能夠得到保留。

部分消息來源:國際旅遊島商報、北京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