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2022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标中國先鋒

作者:國網浙江電力

日前,由全球契約中國網絡主辦的“2022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标中國先鋒”活動公布評選名單。

國網甯波供電公司青年員工楊建立獲評“2022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标中國先鋒”。

他,2022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标中國先鋒

今天,我們一起走近他。

同僚眼裡的“技術咖”

2014年,楊建立參加國家電網公司供電服務技能選拔賽,在一次模拟考中,他在自己最擅長的錯接線中出了錯,得了最後一名。

這事如同一記重錘,砸在了楊建立心坎上,讓一度自信沉穩的他喘不過氣,甚至冒出了“放棄比賽”的想法。在師父郭哲軍的鼓勵下,楊建立堅持了下來,更加勤學苦練、穩紮穩打。在訓練中,他自創“錯接線測量法”,将操作時間縮短到6分鐘以内、效率提升75%、準确度達100%。

他,2022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标中國先鋒

4個月後,楊建立參加國家電網技能競賽,奪得電能計量專業第一名。他自創的“錯接線測量法”,後來在全省推廣應用。

“小夥子肯學肯鑽,敢啃硬骨頭,越戰越勇。”師傅郭哲軍看到楊建立的成長,很是欣慰。

就這樣,楊建立之後愈戰愈勇,一次次嘗試後“折騰”出一個個“創新果實”,他參與編制釋出《工業企業能效提升指南》等成果被應用于135個省級以上小微園區;他參與推動政府出台《甯波市民用建築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和裝置技術規定》,提出建立住宅小區預配不少于14%車位充電樁的建設目标;他負責的實驗室獲全省首個CNAS認可證書實驗室……

他,2022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标中國先鋒

家人眼裡的“時間管理大師”

“他非常熱愛工作,哪怕我們去散步,一聊到他負責的業務就滔滔不絕,直到我要求換個話題。”楊建立妻子孫冉冉說,節假日休息時,常常客戶一個電話後,老公就沒影了。“但他也很顧家,會在加班間隙回家給兒子洗個澡,是個靠譜的時間管理大師。”

2017年,楊建立走訪了解到,甯波恒源鑄造有限公司正在為是否進行“煤改電”節能更新改造犯愁。

“小楊!這麼多投入,停工這麼久,怕是回不了本,算了!”看了楊建立送出的改造方案,恒源鑄造公司總經理陳建達拒絕了。

他,2022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标中國先鋒

吃了一回閉門羹,楊建立并沒有放棄,幾天後,他拿着更新方案再次來到了恒源鑄造,給陳總繼續算“經濟賬”。經過10餘次登門拜訪後,一套量身定制的“能效處方”終于敲開了這家企業的大門。那一年,楊建立平均每周兩次跑企業現場,最終提前3個月完成節能改造。

他,2022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标中國先鋒

投資800萬,一年節約用能成本300萬,年減少焦炭消耗量近4000噸,直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0000噸。憑着這些響當當的資料,楊建立一戰成名,變成了企業口口相傳的節能專家。

此後幾年時間,楊建立從一個人單兵作戰到組建一個節能專家團,從線下個性化服務到行業“數字減碳”,實作從“供電服務”到“供電+能效服務”的更新。他們創新園區間企業多能互通共聯模式,建成四明化工餘能梯級利用項目,餘能利用效率提升到84%,減少企業供熱成本2865萬元,年節碳5.64萬噸。

此外,楊建立和同僚們與政府部門、科研院校等成立的“專家團”,為甯波全市5779家規上工業企業開展用能普查、建構全景能效檔案,重點聚焦企業清潔替代、餘能利用、智慧運維等7個方面,挖掘潛力項目336個,探索能源數字化推進企業能源高效智治。

他,2022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标中國先鋒

楊建立眼裡的“綠色先鋒”

在參與甯波泛梅山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綜合示範區建設過程中,楊建立了解到,甯波泛梅山示範區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已超130萬千瓦,但存在小散亂、安全隐患多、營運管理難等問題。他通過數字化手段,創新搭建“智慧光伏”數字化管理平台,實作分布式光伏電站一站式智慧營運。

不止如此,楊建立還首創光儲+綠色化智慧運維的“綠色工廠”服務模式,創新開展碳資産管理服務研究,參與完成浙江省首筆832張國際綠證碳資産開發,達成跨國碳資産交易。

在甯波市龍觀鄉李岙村,楊建立瞄準共同富裕領域,幫助村民實作低碳綠色用能,在家門口曬着太陽也能掙錢。

2021年,他牽頭建設的甯波海曙區“光伏小鎮”項目作為共建共用共享綠色能源的“中國樣闆”,在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企業能源合作論壇上向全世界展示。

在33歲的年紀登上聯合國的舞台,對楊建立來說,既是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他說:“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大命題,我們國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相信隻要全社會一起努力,這個目标必将實作,而我也将為此不懈奮鬥。”

供稿:甯波公司 葉琪 柴穎

編輯:鄧通|校對:朱斐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