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前言:Redmi的全新真旗艦,注定要帶來改變】】】

衆所周知,如今對于的智能手機行業來說,“旗艦”這個詞早已被濫用。一方面,基本上隻要是性能達到當時行業高端水準的産品,往往都會被冠以“旗艦”之名。另一方面對于某些品牌來說,甚至部分中端、中低端産品僅僅隻是在同價位中規格較為突出,也會被加上“旗艦”的名号進行宣傳。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很顯然,這并不是一個好現象。但在整個行業幾乎都在濫用“旗艦”稱謂的同時,對于“真旗艦”這個僅差一字的概念,還保持了相當程度的克制。基本上,隻有那些在性能、做工、顯示、影像……乃至各種特色功能上,都能做到行業頂級水準的機型,廠商才會謹慎地稱之為“真旗艦”。

換而言之,現在對于消費者來說雖然“旗艦”已是遍地走,但隻要看到“真旗艦”,那麼這些機型必然還是會擁有完善的、沒有“坑”的全方位頂級規格,以及各方面都能帶來享受的使用體驗。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當然,這往往也意味着此類機型的價格多半都比較“感人”。直到2022年3月17日晚間,Redmi端出了全新的K50 Pro後,我們很快就意識到,它或許注定要為“真旗艦”這個細分市場帶來一些改變了。

【【【産品解析:從性能到功能,這一次它把規格堆滿了】】】

Redmi K50 Pro到底有多強?為了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為大家列舉它此次一些不同尋常的技術規格。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首先在主要方案上,Redmi K50 Pro選擇了聯發科的天玑9000。作為備受期待的聯發科2022年真旗艦5G SoC,它擁有目前業内最好的台積電4nm制程,使用了最新的ARM v9指令集CPU和Mali-G710 MC10 GPU。與此同時,在ISP、NPU等周邊模組的規格上,天玑9000也全都更新到了聯發科最新的自研架構。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其次在電池方面,Redmi K50 Pro配備了一塊5000mAh的單電芯大容量電池。同時為其還加入了自研的澎湃P1充電晶片,進而用單電芯就實作對120W“秒充”的支援。當然,120W的充電擴充卡本身也是直接在包裝中附贈的。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除此之外,在螢幕配置上,Redmi K50 Pro使用了一塊6.67英寸的三星柔性AMOLED 2K屏。分辨率高達3200*1440、峰值亮度為1200nit,而且每台裝置都經過了出廠前的校色,也就是所謂的“原色屏”。

這還沒完,為了讓這塊螢幕的綜合體驗更好,Redmi還為K50 Pro配備了螢幕色溫自适應功能,為其适配了目前行業中最高的1.6萬級自動亮度,同時也加入了許多朋友關注的DC防頻閃調光。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最後在影像部分,Redmi K50 Pro前攝使用的是索尼IMX596方案,具備2000萬像素和足夠小的居中微孔設計。而在後攝部分,則配備了1.08億像素的三星HM2主攝CMOS,配以一顆800萬像素超廣角和一顆200萬像素獨立微距組成三攝模組。值得一提的是,Redmi K50 Pro的後置主攝還加上了光學防抖元件,這也使得它成為了Redmi産品史上主攝底最大、像素最高,同時還帶有光學防抖的唯一機型。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不難看出,這樣的規格“堆”下來,Redmi K50 Pro無論是在性能、快充、螢幕顯示,還是影像方面,其實都已經做到了行業裡相當高的水準。換而言之,它毫無疑問可以稱得上是Redmi品牌迄今為止最強的“真旗艦”。

那麼問題就來了,在坐擁如此豪華的配置後,Redmi K50 Pro的實際使用感受如何,又是否能夠挑戰其他“真旗艦”的價格壁壘呢?如果你對這一點感興趣,不妨接着看下去。

【【【外觀鑒賞:墨羽配色相當炫酷,大電池也并不厚重】】】

首先,讓我們來仔細看看Redmi K50 Pro此次的外觀設計。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正如大家所見,我們拿到的是此次K50 Pro四種配色(墨羽、銀迹、幻鏡、幽芒)中最炫酷的“墨羽”版本。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為什麼叫做“墨羽”?因為在機背的上半段,K50 Pro使用了相當深邃的亮黑配色,特别是在後攝模組的部分,官方宣稱還采用了“Super Black”超級黑工藝,盡可能地提升了材料的吸光性能,就像是“墨”的質感一樣。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而在将視線移向機背下半段時,由許多反光晶體狀紋理組成的裝飾花紋就會映入眼簾。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雙層钛杯表面的紋理(圖檔來自網絡)

這是什麼紋理?官方的說法是它的理念來自“橄榄隕石”,但我們反而覺得它其實更接近網紅钛杯表面的那種手工錘紋。當然,不管是哪一種,它看起來确實很華麗和與衆不同。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當然,作為Redmi的真旗艦,K50 Pro在外觀上的特殊之處不僅展現在後蓋的配色設計上。在實打實的用料方面,機身正面這塊2K AMOLED屏上所覆寫的康甯大猩猩Victus玻璃,也賦予了它符合目前行業頂級水準的耐刮擦和抗跌落性能。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作為一款搭載了旗艦SoC,5000mAh大容量電池,并且依舊保留了立體聲揚聲器、獨立紅外發射孔、全功能NFC單元的“堆料”機型,Redmi K50 Pro此次的機身厚度和重量還分别僅為8.48mm和201g。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雖然這算不上有多“輕薄”,但在一衆真旗艦普遍都已接近半斤的目前,多少讓我們窺見了Redmi此次在機身内部堆疊結構上的一些用心之處。

【【【性能實測:這一次,Redmi把天玑9000發揮出來了】】】

聊完了外觀設計,接下來我們來看看Redmi K50 Pro此次的性能表現。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衆所周知,K50 Pro這次使用了聯發科的天玑9000方案。作為聯發科重新崛起後推出的第一款真旗艦5G SoC,天玑9000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使用了目前最好的台積電4nm制程,同時配備了主頻高達3.05GHz的Cortex-X2超大核、三顆2.85GHz的Cortex-A710大核,以及四顆Cortex-A510小核。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在目前所有的真旗艦SoC中,天玑9000的超大核和大核主頻都是最高的一檔。而無論是從AIDA64、還是GeekBench的跑分成績來看,Redmi K50 Pro都很明顯地将這種“高主頻”的優勢發揮了出來。可以看到,無論CPU單核還是多核成績,都已經是目前我們測試過機型中的最高紀錄之一。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3DMARK Wild Life測試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3DAMRK Wild Life Extreme測試

而在GPU配置上,天玑9000這次使用了ARM Mali-G710 MC10方案。值得一提的是,由于Mali-G710這一代将每個計算單元内部的ALUs數量都進行了翻倍,是以MC10的流處理器數量其實就已經相當于前代的G78 MC20了。而從3DMARK的跑分結果來看,它也正好超過了使用Mali-G78 MC20配置的谷歌Tensor SoC,也進一步印證了新架構GPU單核性能翻倍的說法。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除此之外,作為Redmi這一代的真旗艦,K50 Pro的閃存性能也給了我們帶來了不小的驚喜。雖然持續讀寫速度并不算特别驚豔,但在對日常性能影響更大的随機讀寫上,K50 Pro的閃存性能幾乎比目前主流的旗艦機型要高出了50%甚至更多。我們推測,這要麼是因為使用了品質更好的閃存顆粒,要麼就是Redmi此次在系統的IO性能上進行更為出色的優化。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最後在安兔兔評測的綜合測試中,我們手頭這台12+256GB的Redmi K50 Pro很輕松就得到了超過102萬分的成績。可以看到,它的CPU、記憶體,以及UX分數,基本都已經達到了目前行業的最高水準,毫無疑問是2022年的“真旗艦”表現。

【【【遊戲與充電:高畫質高幀率低能耗,充滿不到20分鐘】】】

看完了Redmi K50 Pro的理論性能,相信大家對于它這次的頂配性能都已經沒什麼疑慮了。那麼接下來,自然就到了用實際遊戲對這款真旗艦進行“考驗”的時間。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首先登場的,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原神》。我們手動将其所有的畫質選項都調節到了最高,并關閉動态模糊,然後用Perfdog記錄下了其運作時的幀率和功耗。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可以看到,Redmi K50 Pro能夠将最高畫質的《原神》幀率維持在55幀到60幀的區間内,且保持了相當程度的穩定性。在這個過程中,天玑900的峰值功耗為8.81W,不過大多數時候都隻有7.5W左右,顯著低于目前的同級競品。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其次,是同樣以高畫質作為主要賣點的競速類遊戲《狂野飙車》。在這個遊戲中除了過場動畫外,Redmi K50 Pro在高畫質·60幀的設定下,同樣能夠提供非常穩定、接近滿幀的流暢度表現。而且我們還注意到,此時它的功耗甚至更低,大約隻在3W到4W之間波動,表現相當驚人。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最後,則是一向對高幀率适配良好的《王牌戰士》。我們同樣在遊戲中将幀率與畫質選項全部開到最大,同時關掉所有自動降幀的選項。可以看到,它完全難不倒Redmi K50 Pro,不僅幀率全程穩定在120FPS,而且除了出現過一次7.6W的瞬時功耗外,絕大多數時候記錄到的功耗都隻有3.3W上下,而機身一直也都隻是微微溫熱。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除此之外,我們還測試了K50 Pro此次120W秒充的充電速度。從我們的實測結果來看,自2%開始充電後,K50 Pro在最開始的5分鐘内就充入了32%的電量,在開始充電15分鐘後電量就已經來到82%,僅用19分鐘30秒就已完全充滿。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首先在電量充到90%前,Redmi K50 Pro的120W秒充幾乎能夠一直将輸出功率維持在100W以上,不存在“縮水”。其次,就是其是僅用單電芯就實作了對120W快充的支援,也是以才能在并不厚重的機身裡塞進5000mAh的大容量電池。很顯然在這兩點背後,立功的都是自研的澎湃P1充電晶片。而它的加入,也确實幫助Redmi K50 Pro在續航與快充兩大關系使用者體驗的方面,都做到了目前的行業頂尖水準。

【【【影像:光學防抖和算法進步讓1億像素釋放潛力】】】

追溯Redmi此前推出的機型不難發現,其實他們過去也曾推出過多款配備1.08億像素主攝的機型。雖然這些機型在夜拍、變焦等方面各有優勢,但要說綜合表現有多“旗艦”,可能多少有點值得商榷。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樣張:樓房 ISO50 f1.9 0.0035s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樣張:樓房(2倍變焦) ISO50 f1.9 0.0035s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樣張:樓房(5倍變焦) ISO50 f1.9 0.0033s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樣張:樓房(10倍變焦) ISO50 f1.9 0.0086s

然而此次Redmi K50 Pro則在很多方面的影像表現上,都給了我們驚喜。首先正如大家所見,在我們的變焦測試中表現出了相當不錯的“望遠”細節保留能力,哪怕是在10倍變焦的場景下,拍出的畫面也并不顯得模糊。

但大家要知道,Redmi K50 Pro從硬體上來說是沒有獨立長焦副攝的,是以它所有的“望遠”效果本質上都是主攝+算法來實作。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K50 Pro主攝+算法所帶來的這種變焦效果,會格外地出色呢?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原因很簡單,一方面K50 Pro的主攝此次具備光學防抖,這讓它在很多時候都可以通過更積極的多幀合成,以及更長的曝光時間來減少畫面噪點、提升畫質。另一方面,據官方透露,此次的影像算法也專門針對這顆1.08億像素的主攝進行了優化,有效提升了拍照處理的速度,進而讓使用者更加難以察覺算法的“介入”。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樣張:擺件 ISO1291 f1.9 0.03s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100%放大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樣張:花 ISO110 f1.9 0.01s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可以看到,在雙重新設計的加持下,K50 Pro此次的主攝在預設情況下就能做到非常出色的細節表現。同時或許是得益于畫質的大幅提升,色彩取向也變得更偏向還原,而不再需要靠濃豔的色彩來讨好眼球了。一言以蔽之,就是相機的調校明顯更加“自信”了。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樣張:門環(夜景模式)ISO2919 f1.9 0.25s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樣張:門環(1億像素)ISO12800 f1.9 0.07s

如果看了前面的樣張還沒覺得有什麼的話,那麼K50 Pro這張在夜間拍攝的1億像素樣張,就絕對足以說明很多問題了。盡管它的确不如“9像素合1”後的夜景模式來得明亮,但細節部分卻并不見得輸,而且噪點的控制也非常優異。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樣張:耳機(夜景模式) ISO2485 f1.9 0.05s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說實在的,K50 Pro此次的主攝解析力不僅是我們從未在Redmi機型上見過的高水準,甚至放到整個行業中來說,也已經勝過了許多以影像作為賣點、而且定價也可能更高的“影像旗艦”機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Redmi或許是已經完全将HM2這款CMOS“吃透”了也說不定。

【【【總結:全方位旗艦表現,甚至不隻是堆料】】】

不難看出,相比前兩年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功的K40和K30系列,Redmi K50 Pro此次在體驗上進步是極為巨大的。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全新的旗艦SoC賦予了它頂尖的性能和能效比,蓋品牌首款2K屏帶來了顯示細膩度和“進階感”的顯著進步,大容量電池與120W快充則滿足了最苛刻的續航需求,而突飛猛進的影像表現,更是讓Redmi K50 Pro瞬間跻身“影像旗艦”行列。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最為重要的是,當縱觀Redmi K50 Pro這些巨大的體驗進步時就會發現,它們顯然并非簡單“堆料”的成果。比如120W的快充和大容量單電芯電池之間的“相容”就源自自研的關鍵晶片,而影像部分的出色表現,更是與算法和調校經驗的積累密不可分。

Redmi K50 Pro首發評測:“真旗艦”全民化的開端

如此一來,這些實際上都在告訴我們,如今Redmi不僅僅具備了做出一款“真旗艦”的硬實力,更重要的是他們也有了做好一款“真旗艦”的軟實力。而伴随着K50系列、特别是K50 Pro的登場,Redmi也有望重塑行業“真旗艦”的價值體系,打破更多的資訊不對稱與價格泡沫,并像他們當年在主流市場中那樣,為這塊頂級的細分市場帶來更多變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