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元主導地位加速崩潰,德經濟學家給出三大原因

作者:渾水報告

早在上世紀60年代,當時的法國财長就曾抱怨,美國享有“非凡的特權”,什麼特權呢?貨币特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人們對美元的抱怨依然存在,但美元卻變得更加強大,它在全球外匯存底和國際債務中的份額高達60%,在跨境銀行貸款中的份額占55%,在國際貿易中的占比高達40%。這是一種:永遠都不會缺錢用的特權;是可以随意對其他國家進行制裁的特權;是可以像對待阿富汗和俄羅斯那樣——把他國外匯存底給以沒收的特權;它讓美國的權利隻比上帝小一級,而上帝卻從不插手人間事務,是以,美元就是地球上最大強的權力。那麼,美國會失去這種特權嗎?

美元主導地位加速崩潰,德經濟學家給出三大原因

聯合國貨币聯盟

是的,美元正在以清晰的軌迹走向霸權地位的崩潰。3月13日,德國經濟學家“亨利克·穆勒”發表文章稱,至少有三種迹象預示美元主導地位的終結。1、美國對俄羅斯的懲處,讓其他國家開始擔心自己的财産被随時沒收,它們将轉向分散和多元化的财産儲備方式;2、通貨膨脹會永久損害國際社會對美元價值的信心;3、烏克蘭危機正在改變全球金融市場的平衡,去美國中心化的世界經濟格局正在形成。

美元主導地位加速崩潰,德經濟學家給出三大原因

Henrik Müller是多特蒙德技術大學的經濟新聞學教授

基于以上三點原因,穆勒在文章結尾說:“盡管美元地位長期不可替代,但這并不意味着它會永遠保持這種狀态。”

在我看來,穆勒說的三點原因可以歸納為一個主因,那就是“全世界都從俄羅斯的教訓中,做出了去美元中心化的決定。”道理也很簡單,人們在過去對美元建立的信賴,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獨立與法制精神,但現在,這兩樣都被破壞了。

什麼叫“美元獨立?”準确地說,是美聯儲獨立。最直接的描述就是美國總統管不着美聯儲主席,而且,為了防止美國總統對美聯儲的幹預,美國法律還做出了很多花式安排,確定美國聯儲主席不會受制于美國總統。因為這種獨立性,其他國家願意相信美聯儲會根據國際經濟形勢給出理性和科學的貨币政策。但自2008年次貸危機以來,人們開始懷疑美聯儲的責任心,而疫情大放水更是加劇了這種擔心;這證明美聯儲越來越按照美國資本家和美國政府的意願行事。

美元主導地位加速崩潰,德經濟學家給出三大原因

現任美财長耶倫,在2014-2018年擔任美聯儲主席

我們都知道,美國并不能随意發行美元,它需要以美債做擔保。但是,當美國債務變得越來越随意和上不封頂的時候,這種擔保就失去了意義。現在,真正維護美元信譽的不是美國政府,而是仍把美元當做共同貨币的國際貿易和财富儲備。如果以美元計價的國際貿易被縮減,就意味着美元信譽在縮減;如果美國可以随意沒收他國儲備,則意味着作為财富儲備的美元實際上變成了風險保證金。

在以前,人們找不到理想的替代貨币,黃金缺乏流動性、而歐盟并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它有先天性的制度缺陷,因為誰也不敢保證還有哪些國家會像英國那樣随時退出,希臘、意大利和匈牙利都曾發出過這種威脅;而另一種被廣為期待的貨币,目前還不能自由兌換;對美元的依賴更像是一種無奈之舉。如果有更理想的替代方式,變化就一定會發生。

美元主導地位加速崩潰,德經濟學家給出三大原因

1964年2月,雜志封面上的拳王阿裡站在現金堆上,這是“美國夢”的一部分

如果美聯儲能夠保持獨立的真實性,全世界當然願意把美聯儲當做世界銀行、把美元當做世界貨币來看待——這很友善也很省事。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美國窮了、垮了、解體了,美元依然會受到歡迎。但這種期待顯然一廂情願,美聯儲正在令各國失望,它越來越迎合美國國内政治需要,并成為美國對外施加影響的工具。也就是說,美聯儲已經成為美國五角大樓之外的第二個作戰部門——五角大樓負責打熱戰,美聯儲負責打經濟戰,白宮負責打意識形态戰,越來越衰敗的美國正變得越來越好鬥。不隻是美國,曆史上所有衰退的大國都會變得急躁與好鬥,修昔底德陷阱就是這樣産生的。

美元主導地位加速崩潰,德經濟學家給出三大原因

人們一度認為疫情提供了擺脫修昔底德陷阱的機會,但現實沒有給出安慰

次貸危機的影響遠沒有消失,持續衰退的美國變得不安與急躁。在急躁中,川普輕率地發起了貿易戰;在急躁中,拜登倉促撤離阿富汗;在急躁中,美元債務和資本市場突破天際;在急躁中,美國疫情失控并迎來不可遏制的大通脹——在“優勢成長”不再那麼突出的當下,美國祭起了虛幻的民主大旗——盡管美國憲法和《獨立宣言》都刻意回避了“民主”這個關鍵詞。務虛的美國,不能再以颠覆人類程序的耀眼科技、不能再以令人陶醉的流行文化、不能再以令世界豔羨的富裕與繁榮——去延續那個美國夢,好戰和焦慮的美國,在強硬、威脅和對抗之外,已經找不到曾經引以為傲、駕輕就熟的“軟實力”來影響世界。

美元主導地位加速崩潰,德經濟學家給出三大原因

《經濟學人》2013年文章《美國夢,安息吧》的插圖,圖中英文是“美國夢”。美國夢不是今天才碎的

所謂軟實力,就是人們夢想成為的東西。現在,人們已經不會夢想——像美國那樣在疫情中大量死去;不會夢想美國那樣嚴重的财富不平等和兩極分化;不會夢想因為膚色不同而遭遇各種跪死的可能;不會夢想越來越多的露宿街頭和種族歧視;不會夢想阿片類藥物和槍支泛濫的嚴重後果;不會夢想因為基礎設施落後而越來越糟糕的出行體驗;不會夢想連續兩屆高齡總統被要求做認知測試。

推動這個世界、這個人類一直前行的無非就是夢想,當美國夢不再是夢想的時候,對美元的前途就會産生質疑;當美元成為打擊他國的政治武器的時候,對美元的安全感就會喪失;而當這種安全感在另一個方向被滿足的時候,美元主導地位的崩潰就不可避免。

沙特正在和某大國商議本币交易的問題。沙特與美國的關系越來越糟,美國已經成為沙特石油的競争者。和美國同床異夢的歐洲,尤其是德國,仍在大量購入俄羅斯能源。正在回歸理性的歐洲能源價格證明俄羅斯仍然是可以信賴的貿易夥伴,這會減緩歐洲去俄羅斯能源而采購更昂貴能源的努力。

現實主義始終都比任何主義更能主導人類社會,而現實的結果就是,擺脫對美元的依賴會讓國家更加安全;擺脫美國制造的戰争陷阱,會讓國家更加安全;去美國、去霸權和去美元中心化,會讓國際關系更加融洽;去東方——會讓未來更有希望。當戰火熄滅的時候,新的希望之火會被重新點燃,正如汽車領域轉向更清潔的新能源是不可阻擋的大趨勢,作為污染性極強的美元經濟,也該壽終正寝了。

繼續閱讀